付丽双
(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0)
精神分裂症发病因素复杂,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患者多表现为知觉、思想、情感行为障碍,心理活动异常,严重影响了患者身心健康,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1]。精神分析疗法是基于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上建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人的情感和行为通常被各种自己都未意识到的因素所影响,精神分析疗法的应用,分析患者无意识心理过程,了解无意识因素对患者关系、行为及心理状态的影响[2]。精神分析疗法的提出,认为所有精神病的心理基础是为人际关系障碍,早期情感创伤的压抑和分离是精神病理生理产生的基础[3]。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认为各种疗法均有一种积极性作用,并尝试于各种有益治疗技术。本次研究对非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精神分析疗法,对患者康复效果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期症状消失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与国际精神疾病分类-10(临床用的是ICD-10)[4]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相符合;患者家属知情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研究同意书;排除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患者未合并心、肝、肾器质性功能障碍;无相关药物过敏症;随机双盲分组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1.63±12.84)岁;病程1~20年,平均病程(10.36±5.42)年;对照组36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0.94±12.90)岁;病程1~20年,平均病程(10.40±5.36)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之间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患者在院行封闭式管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同时进行精神分析治疗。由专业的分析师针对患者情况,制定每周1次晤谈,对患者进行治疗。①尊重理解患者。精神分析师应必须要努力去倾听患者陈述,努力理解、尊重患者。若无法理解,也需尊重患者,重视患者的陈述。同时根据患者陈述情况,努力去理解,认识复杂行为背后所存在的意义,并积极探索其中意义。②识别患者防御机制,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根据患者情况,营造让患者身心放松的治疗环境,适当转换医疗关系,了解患者当前生活中的障碍、各种症状表现,通过患者语言、态度、姿势等,了解患者症状背后隐藏的潜意识根源,帮助患者人际交际关系重建,提高患者对社会与生活的适应性。③识别移情和反移情。先从患者和分析师角度去分析医患关系。分析师需保持足够、真诚的耐心,至患者能最终接纳他,与患者进行有意义的、真诚的交流。同时分析师也需承受患者负性移情,接纳、包容、共情,提供情感可及性。并要了解自身焦虑,避免利用欠考虑的安全操作减轻患者负担。④分析师应关注患者童年时期具体情况,给予患者童年时期所缺乏的爱与关注,帮助患者评估实际存在的人际关系。
1.3 评价指标:精神状态评估[5]:采取阳性症状量表(SAPS)评估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估患者阴性症状,SAPS评估:从患者幻觉、妄想、怪异行为、阳性思维形式障碍四个角度去评价,总计34个条目,每个条目计0~5分,总共170分,分数越高,患者精神阳性症状越严重。SANS评估:从患者情感平淡、迟钝,思维贫乏,意志缺乏,兴趣社交缺乏,注意障碍5个角度出发,总共24个条目,每个条目计0~5分,总共120分,分数越高,患者阴性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研究中相关研究数据。呈均数标准差表示的计量数据,采取独立配对t检验,当检验数据显示P<0.05时,说明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护理前SAPS评分(124.72±12.93)分,SANS评分(91.75±10.54)分;护理后SAPS评分(57.42±8.63)分,SANS评分(38.76±8.85)分;对照组护理前SAPS评分(123.40±13.10)分,SANS评分(90.86±11.20)分;护理后SAPS评分(89.76±11.37)分,SANS评分(59.86±9.48)分;两组护理前SAPS评分、SAN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PS评分、SANS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t=13.594,9.762;P=0.000,0.000)。
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抗精神药物维持治疗,对减少患者复发有积极作用。但在药物实际应用过程中,对巩固期、维持期药物的剂量减少等,都尚有一定争议性,甚至患者存在治疗依从性差,治疗效果不佳[6]。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精神分析疗法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受到鼓励后,很容易放弃自我满足的撤回状态,说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人际交往有着极为强烈的恐惧感,但也有着极为强烈的渴望。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精神分析疗法,去理解患者的行为和语言,尊重理解患者,满足患者人际交往的渴望,去让患者有足够的信心回归到真实现实世界中。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精神分析疗法后,患者SAPS评分、SANS评分明显降低,且低于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精神分析疗法的应用,通过相应培训,改变患者既往自我的生活行为状态,纠正患者功能缺陷,提高患者人际交往技巧,改善患者精神状态。
对分析师来说,分析师需具备包容、共情、洞察力、承受力等,对患者的行为、意识,应毫无畏惧,了解患者病史及治疗期间的变化,以此不断改进治疗方式,促使患者更好恢复。总而言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精神分析疗法,能提高患者康复效果,促使患者精神状态改变,临床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