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2019-01-07 03:39:40金丹玲刘兆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3期
关键词:射血血尿酸脂蛋白

金丹玲 刘兆军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二科,辽宁 沈阳 110034)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是当今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尤其是心力衰竭患者,尿酸(UA)是人体内嘌呤类化合物代谢的最终产物,研究表明,血清尿酸(SUA)通过氧化应激和炎症活化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1-2],也是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及房颤发生或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关于血尿酸水平与房颤发生的关系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冠心病患者,对于心力衰竭患者中血尿酸对房颤发生的影响研究甚少,本文旨在表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150例,无性别限制,诊断符合《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疗指南》的诊断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室检查:入院后隔夜禁食12 h以上,取静脉血,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素、肌酐、C-反应蛋白、血清NT-pro-BNP,采用日本Olympus AO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超敏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尿酸水平。

1.2.2 心律失常检查:所有患者经Holter监测并自动分析记录或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记录房颤的发生情况。

1.2.3 心脏彩超: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选取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和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根据方差齐性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比率和组成比表示,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房颤和血尿酸等相关因素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总体情况: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入选患者年龄43~85岁,男性患者占48.67%,血尿酸平均值(410.44±98.12)mol/L,三组间在年龄、性别、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血肌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阵发性房颤组(A组)和持续性房颤组(B组)的血清NT-Pro-BNP、C-反应蛋白、血尿酸值均较对照组(C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患者房颤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研究对象有无房颤为因变量,以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肌酐、血清NT-Pro-BNP、LAD为自变量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患者的尿酸、LAD与房颤的发生显著相关。

3 讨 论

近年来,血尿酸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当一部分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升高,血尿酸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死率密切相关[3-6]。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房颤时心房辅助泵功能显著下降,心衰症状恶化更加明显,本文通过各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组的血尿酸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持续性房颤组较阵发性房颤组血尿酸水平升高,揭示了血尿酸水平与房颤的类型相关,血尿酸越高越容易发生持续性房颤,因此对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控制血尿酸水平更加有临床意义,但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未对于药物治疗降低血尿酸水平后对于房颤发生的是否有降低进行随访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射血血尿酸脂蛋白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0:52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影像学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益寿宝典(2018年5期)2018-01-28 09:59:49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