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消化内镜高水平消毒对乙型肝炎病毒灭活的效果评价

2019-01-07 03:39:40郭春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3期
关键词:高水平胃镜乙型肝炎

郭春芳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消化内镜作为临床常用的诊治消化系统疾病方法,同时被广泛用于胃肠道疾病以及胰胆管道等微创治疗中,但随着消化内镜技术发展,病毒经内镜传播发生率也明显增加,成为当前临床学者以及患者关注的重点[1-2]。为减少预防内镜交叉感染,采用快速有效的内镜消毒灭菌方法至关重要。本次研究中,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消化胃镜高水平消毒方法,评价肝炎病毒灭活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我院经HBV DNA检测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消化内镜检查后内镜160条,排除感染多种病毒肝炎、合并分支杆菌感染者。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甲组80条,乙组80条。

1.2 研究方法

1.2.1 加强消化内镜消毒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挑选2名副主任医师,确定本次研究的目的、流程、质控及具体分工内容,参加培训的医务人员包括两名主管医师、2名护师、1名检验师,培训内容:项目研究内容、资料收集原则、操作流程、项目入选标准、生物学监测流程、内镜消毒清洗等,共进行为期1个月培训。培训结束后,项目负责人逐向考核参加培训人员的培训结果;收集实验中资料、实验指标控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患者的性别、年龄、内镜号、消毒情况以及生物监测结果,规范资料收集。

1.2.2 消毒处理方法: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一般高水平消毒、特殊高水平消毒两种方法进行消毒处理。一般高水平消毒:消毒处理流程:床侧清洗-初洗-HBV专用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剂处理(消毒10 min)-干燥处理,经专用多酶清洗液对内镜进行清洗,采用2%碱性戊二醛进行消毒。特殊高水平消毒:具体的消毒流程:床侧清洗-消毒(2%碱性戊二醛浸泡0.5 h)-初洗-HBV专用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剂处理(消毒10 min)-干燥处理,经专用多酶清洗液对内镜进行清洗,采用2%碱性戊二醛进行消毒。

1.2.3 采样检测:HBV DNA可反映消毒剂灭活HBsAg阳性患者胃镜应用情况,相较于HBsAg定性,应用HBV DNA作为HBV灭活指标更为准确可靠。临床应用PCR技术检测,灵敏度高,分别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胃镜消毒前后,经HBV DNA监测,判断监测结果。采样取胃镜管腔留样取本,并应用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和相关仪器,采用荧光PCR技术,经样本核酸纯化后,快速定量检测HBV DNA。

1.3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工具,两组均数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间的正态分布间率对比用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胃镜应用后污染率:纳入研究的160例HBV感染患者中,胃镜消毒前,检查胃镜洗脱液中HBV-DNA感染阳性患者18例(11.3%)。其中一般高水平消毒组8例,感染率为10.0%,特殊高水平消毒组10例,感染率为12.5%,胃镜消毒前对比两组的HBV-DNA感染率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P>0.05)。

2.2 比较两组HBsAg水平:一般高水平消毒组HBsAg水平为(114.44±58.30)ng/mL,特殊高水平消毒组HBsAg水平为 (107.11±61.80) ng/mL,两组HBsAg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t=0.772,P>0.05)。

2.3 两组胃镜消毒后生物学监测结果对比:消毒后,两组均未检出HBV-DNA水平,消毒合格率为100.0%。

3 讨 论

我国为乙型肝炎高发地区,加强乙型肝炎的筛查以及预防工作是当前临床工作的重点。普通人群HBsAg阳性携带率高达10%,HBV感染是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主要经胆汁、唾液、血液及其他体液传播。在临床检查中,多采用消化内镜检查,HBsAg阳性患者接受胃镜检查治疗机会较多,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患者咽喉部及胃黏膜组织损伤,加大乙型肝炎交叉感染发生的可能性,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增加了临床诊治风险[3]。

内镜自临床应用以来,被临床广泛用于诊治各种内科疾病,但同一内镜在同一单元时间内多次检查,洗消时间不足,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交叉感染发生率[4]。为减少内镜应用过程中交叉感染发生,预防乙型感染的传播,人们一直积极探索有效的消毒方法。当前国内消化内镜检查,普遍存在受检人数多、检查间隙消毒时间不充分等问题,因此研究一种消毒效果良好、耗时短、操作简单方便的内镜消毒方法十分必要。本次研究中,分别给予受检对象采用一般高水平消毒、特殊高水平消毒处理,经两种消毒方法处理后,胃镜洗脱液中均无HBVDNA阳性检出,表明两种消毒方法有效率为100.0%,表明这两种消毒方法均可有效灭活HBV。临床关于内镜消毒操作要求中,选用酸性氧化电位水、领苯二甲醛、戊二醛消毒等方法,关于消毒液的优劣、消毒时间以及消毒效果方面的研究表明,均可达到高水平消毒效果[5]。相关研究提出,规范消毒操作过程,可有效阻断HBV病毒传播。本次研究中,160例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后的胃镜分别接受高水平消毒,均严格按照消毒操作规范,达到要求的消毒效果。这表明采用一般高水平消毒处理可节约消毒成本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但考虑到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样本例数少,研究时间有效,仍需临床进一步深化研究。

此外,针对当前内镜检查中感染问题存在,临床建议:加强消毒灭菌观念,建立洗消制度;根据消化内镜诊疗目的不同,提出具有针对性消毒灭菌方法;加强消化内镜应用质控措施,定期实施细菌培养,保证消毒效果;针对特殊患者应用过消化内镜,需强化灭菌消毒处理措施;加强内镜操作人员以及洗消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6]。

综上所述,乙型肝炎检查应用后的内镜采用一般高水平消毒与特殊高水平消毒,均可达到有效的HBV灭活效果,但相比较而言,一般高水平消毒应用能节约成本,减轻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猜你喜欢
高水平胃镜乙型肝炎
四个聚焦保障高水平安全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中国外汇(2022年12期)2022-11-16 09:10:38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中国外汇(2019年23期)2019-05-25 07:06:22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特别健康(2018年9期)2018-09-26 05:45:32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
中医研究(2013年1期)2013-03-11 20:26:20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