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甲状腺切除术在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9-01-07 03:39:40陆海涛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3期
关键词:甲状腺癌分化有效率

陆海涛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普外四科,辽宁 沈阳 110024)

分化型甲状腺癌属于甲状腺癌的一种,其发病原因与患者自身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以及缺碘等密切相关,对于该疾病主要是采用手术以及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可有效的清除患者的病症,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为了探究全甲状腺切除术在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上的临床疗效,特开展本次实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自本次研究的患者,均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疾病,是2008年3月至2018年3月入院的患者,随机选择100例,使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有23例,女性有27例,年龄在20~65岁,平均年龄为(40.23±5.92)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有24例,女性有26例,年龄在21~67岁,平均年龄为(40.82±5.82)岁。

符合实验要求的100例患者,必须通过以下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均符合临床诊断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疾病,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本次研究的全部过程处于知情状况,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体力状况、精神状况、交流状况均属于良好;排除标准:不得同时伴有恶性肿瘤、传染疾病、携带传染病毒、精神疾病、重大器官衰竭等疾病,依从性较差的患者。按照上述要求将选出的参与实验的患者的一般资料收集,使用软件进行处理,上述数据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接受次全切除术治疗,协助患者采取卧颈过伸位,麻醉后,在患者的胸骨上做切口,切口大小为4~5 cm,随后将括约肌切开,将周围的皮瓣进行分离,将腺体暴露至视线范围,依次将甲状腺体以及固有包膜进行分离,且囊内切除术。

1.2.2 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根据检查结果评估患者的肿瘤所在位置,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在患者麻醉后,沿着患者的胸骨上切选择一适宜部位作为切口,根据患者的肿瘤大小,沿着胸锁乳突肌边缘进行切开,在甲状软骨下缘以及患者的胸骨柄处停止,计算好患者的甲状旁腺的大小,使用血管钳将甲状腺全部切除,手术完成后逐层缝合,给予对症治疗措施[1]。

1.3 观察指标: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术后恢复效果良好;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术后恢复效果一般;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仍存在,术后恢复效果不理想;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有效人数+显效人数)/总人数×100%;将数据收集整理,使用Excel表进行分类后使用软件进行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将所有的观察指标使用Excel表进行分类,分类完成后,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数据分析软件使用SPSS20.0,α=0.05作为数据的检验标准,若最后得出P值<0.05,视为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有效34例,显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44例),对照组患者中,有效21例,显效1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2%(36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甲状腺癌[2]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分化型甲状腺癌属于甲状腺癌的一种,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导致早期的误诊、漏诊率较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且近期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针对分化型甲状腺癌,主要是让其接受手术治疗,多数实验均证实了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次全切除术治疗[3]。

本次研究中,选取了10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进行本次实验研究,对照组患者接受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接受全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患者的中,显效人数34例,总有效率88%(44例),对照组患者中,有效21例,总有效率72%(36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我院接受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为其实施全甲状腺切除术,可有效的巩固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意义,值得在全院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甲状腺癌分化有效率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Cofilin与分化的研究进展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of osthole binding to human serum albumin
精细解剖保护甲状旁腺技术在甲状腺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
知识如何在分化中造就语言(上)
当代修辞学(2011年4期)2011-01-23 06: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