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滢
(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结局,由于老年人身体素质和各项生理数值因为年龄不断降低,使得该病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十分高。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社会中老龄人口开始不断增加,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临床上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针对性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疾病的发展,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疾病预后[1]。为了了解循证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1 患者资料:选取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4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39~80岁,平均年龄(62.9±4.2)岁,病程10个月至10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38~79岁,平局年龄(60.7±2.5)岁,病程9个月到十年;经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患者纠正吸氧,对心脏负荷进行有效缓解;对患者进行心率检测并进行相关药物治疗;指导患者食用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保证患者进行有效的休息。
1.2.2 观察组: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循证护理;具体内容如下。循证问题:①提出相关问题:对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病情进行了解和评估,根据其临床症状等相关信息,提出符合患者情况的科学的护理问题;②查找文献: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关于患者护理相关知识,为科学护理提供参考。具体措施:①患有心理衰竭的患者往往会伴有胸闷、心慌以及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在开展护理工作是要先给患者提供氧气吸入的相关护理,提供完善的吸氧设备,并且将设备的流量设置为每分钟2~4 L,保证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趋于正常,改善其临床症状;②在一般情况中心力衰竭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其身体素质较差,病程较长,相关并发症也比较多,因此在对于患者的护理时要注意保持护理环境的清洁与安静,控制探视患者人员的数量和探视时间,保证患者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促进患者的治疗,对于精力较充足的患者也可以安排其进行适量的运动,促进心功能;③患者日常饮食中要忌辛辣等刺激性食品,增加患者低钠、清淡、易消化食品的食用,日常饮食要遵从少吃多餐的食用原则;同时要禁止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行为;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程普遍较长,并且疾病的复发率也比较高,所以患者的体质一般较弱,抵抗力也比较差,而这些会导致患者在日常治疗中容易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在护理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患者的心理状况,在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对患者的心理加以引导和疏通,帮助患者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确保患者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对关于前后的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评价,评价方式为对患者进行6 min步行试验,要求患者在平直的道路环境下快速行走,通过步行的距离来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判断。步行<150 m为重度心功能不全,步行距离>150 m且<425 m则为中度心功能不全,步行距离>425 m则视为轻度心功能不全[2]。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0例,干预前观察组患者心功能评价(313.12±21.32)m,对照组患者心功能评价(312.54±20.91)m,t=0.123,P=0.903;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评价(467.53±20.98)m,对照组患者心功能评价(422.29±18.98)m,t=10.113,P=0.000;可以看出干预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并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均有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要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慢性心力衰竭时内科中常见的进展性危重疾病,其发生于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心脏病住院患者中有20%是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更是占住院患者的40%,如何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成为了临床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循证护理则是指护理过程中遵循目前医学领域中最佳证据的新理念、新思想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结合临床实际与患者的需要而开展护理工作,减少患者的病痛,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4]。本次研究中通过对于4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性治疗,发现在循证护理干预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要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中,循证护理是有效的干预手段,能够有效地帮助心力衰竭患者控制好疾病的发展,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