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含琳,李 楠 ,张顺全
1.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 兰州 730070;
2.甘肃农业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30
1978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的1.8%,2017年为15.2%,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二地经济体。但是,到2018年底,中国经济仍然存在三大结构性短板: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5.9%,发达国家在40%以上;城市化率只有59.58%,发达国家在95%以上;贫困发生率仍然有3.1%,而发达国家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实事求是地说,从1983年开始的中国大面积扶贫工作主要是靠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和社会援助,市场和企业的作用非常有限。贫困问题说到底是个经济发展能力问题,而决策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不能不充分考虑市场机制的因素,考虑市场因素又不能饶开企业这个主题。本文认为,精准扶贫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市场因素,要把打造民营企业群体作为从根本上化解贫困的核心战略、长远战略。
党的十八大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问题,提出了“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和“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等多个政策和战略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1]在阐述乡村振兴战略的时候,又进一步强调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他说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1]
不仅如此,在 2018年11月1日召开的全国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指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2]总书记说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由此可见,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总书记关于农村经济发展决策的理论和思路上已经明显有两个战略导向:一是农村经济发展一定要高度重视企业成长问题;二是用“民营经济”概念替代“非公有制经济”概念。这有非常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改革与经济发展为什么要关注民营企业群体问题?因为,企业是所有市场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微观基础,也就是市场体制基本元素,或者说是构成要件。在总结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和教训中,许多专家认为,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非常成功,他们成功的经验很多,如体制转型、机制构建、全面开放、科技创新、市场体系等。但是,我们认为,东部沿海地区之所以成功的另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很好的解决了微观经济基础问题,也就是建立起来了完整高效的民营企业群体。现在的东部经济结构,可以说是民营企业的天下,是市场机制在主导经济决策和运行。
相反,我国的其他地区、特别是西部的大多数地方,在改革开放40年当中没有解决好的主要问题就是市场和企业问题,由此,在基本经济关系上存在许多差异性和不协调性。比如,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常规,政府应该是“外在于”经济运行的,政府的投资和政策调节应该属于间接调节,不能搞直接调节。从扶贫的角度看,按照市场规则,应该建立“市场+企业+农户”的关系架构,企业要成为市场与农户之间的连接载体。而我们现在的格局是“市场+政府+农户”,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一体化”,政府行为与经济行为的关系非常密切,也越来越难以分割。
另外,能不能把打造民营企业群体作为扶贫的战略重点,与扶贫的具体经济工作密切相关。比如,是以企业为主体和还是以政府为主体,在产业选择和资源开发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效果甚至截然不同。我们现在的大多数运行模式要么是“政府+资源+产业”,要么是“农户+资源+产业”。从市场运行机和产业发展的规律性上来看,究竟谁最了解市场的奥秘?那既不是政府,也不是农户和农民,而是企业,企业最了解市场的奥秘。中国西部贫困农村的大多数地方,目前最缺的就是民营企业,更不要说民营企业群体,许多贫困农村到乡镇还有几个小企业,到了行政村大多数根本没有企业。
那么,打造民营企业群体到底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精准扶贫有什么独特的作用呢?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才是农村市场经济真正的微观基础,也就市场生产和运行的基本单位、或者说是元素。二是民营企业成长起来了,他们完全可以根据市场行情,自主选择产业、产品、技术和销售渠道,打造经营模板。三是农村企业成长起来了,就自然可以加快以土地为核心的农村资源的流转和开发过程,做到资源优化配置。四是农村企业成长起来了,就可以按照市场规律促进农民的分化和职业化,也就是把农民变成农业产业职工。五是农村企业成长起来了,农业经营的风险就会由企业来承担和处置。所以,精准扶贫最重要的是要扶企业,而不是扶农户。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在推动经济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科技创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和推动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 700万家,其中,个体工商户超过6 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习总书记也讲过,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税收贡献超过50%,经济总量超过60%,创新贡献70%,就业贡献80%,企业数量90%以上。[2]
实际上,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重要性除“五六七八九”特征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特征,如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出现规模化和做大做强的态势,在国内投资中已经占到60%以上,中国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影响力越来越大。2018年,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企业由2010年的1家增加到2018年的120家,其中,2/3是民营企业。因此,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其实就是民营企业成长的40年。在这些40年当中,从东部沿海到西部边陲,农村企业成长形式多种多样。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成功模式。[3]
这类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往往是由一个核心的人群创造的,核心成员基本事实都是家族成员,这些人都有原始积累过程。在这些人群完成原始积累之后,企业的成长如核反应堆的聚变过程一样,通过各类资本运营手段使企业的规模迅速扩张。该模式的主要代表者为深圳的华为集团、东北的东方集团、四川的新希望集团等。
该模式往往脱胎于20世纪80、90年代的城乡集体企业或非民营经济机构,企业创业者通过增量资本的产权清晰化和股份制变革达到民营化的目的。这类企业往往依托核心技术和产品,从而形成自己的核心经营能力,有自己培育的品牌。这一模式的成功典型就是联想集团。联想集团的早期就是从集体企业演变过来的,并且打造出了著名的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制造业以及联想品牌。
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民营企业由改制而来,无论是MBO或是协议转让股权。企业的核心战略逐步由原来的单一产业转向专业化基础上的多元化发展,战略核心由具体的产业转向资本经营,这类企业的前身或者是纯粹的国有企业,或者是集体企业,或者是乡镇企业。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和广东一带的一大批企业都是这样转换来的,如浙江的万向集团和华立集团等。
该模式的核心是家族内部的发展衔接比较好,靠的就是血缘、工作、所有权这三种共同体构成企业的精髓。这些家族企业的创业之初,其创始资本往往来源于家族内部成员,资本积累过程也主要是通过自我滚动完成的,产业开始是比较单一,后来逐步结构化。宁波的方太厨具公司、温州的大虎打火机厂和东艺鞋业公司以及北京的曲美家具公司都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
该模式的企业早期的创业资本主要来自家族成员,最初的股权结构也是家族成员组成的封闭性特征,但当企业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之后,就开始分解和甚至分裂成若干个新的企业,手段主要有扩股增资、直接募资、公开上市、股权多元化等。这种模式的主要代表有四川的希望集团、温州的德力西、正泰集团等。
这实际上是合伙制、股份制甚至混合所有制企业,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创业。这种模式在民营企业的创业初期和成长阶段是比较少见的,但在某些阶段或者某些行业则比较普遍,如管理咨询行业等人力资本突出的行业,如2000年以来。比较成功和典型的如庄吉服饰公司、东艺鞋业、正泰集团。
在改革开放40年当中,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与民营企业成长分不开,同样道理,西部等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很慢也与民营企业成长太慢直接相关。关于这方面的情况,我们以甘肃省作为典型案例试图说明问题。
如果总结甘肃省在过去的40年当中经济发展方面的主要缺陷,其中一个重要缺陷就是没有重视企业成长战略和企业成长规律问题。也就是说,政府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经济实体数量的增长上,不太关注企业质量增长。另外,在企业宏观发展战略格局上,甘肃比较重视城镇企业成长问题,而在相当程度上忽视农村企业成长问题,认为只要城镇企业发展了,能够把转移到城镇的农民吸收掉就已经很好了。还有一个致命的短板,就是如何培育和扶持农村企业家成长的问题也没有解决好。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甘肃农村的企业成长格局非常不理想。根据统计,到2017年,全省市场主体总量高达150万个,其中,非公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46.58万户,占市场主体的97.8%。民营经济增加值3 700亿元,占GDP的48.2%。投资占全省的44.4%,就业占50%以上,税收占40%以上。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甘肃省一个都没有。农村民营企业成长不顺也导致县域经济基础十分薄弱。2017年,全省86个县(市区)平均的经济总量大概在35亿元左右,而全国100强县域平均达到1 000亿以上,甘肃省一个没有。第一县域江苏省的昆山县,2017年GDP达到3 700亿,而兰州市为2 400亿。全省县级财政的自给率仅为17.09%,最高的兰州市城关区也刚达到70%,最低的东乡县仅为3.2%。
不仅仅是个经济总量的问题,从结构上看,甘肃农村民营企业的问题更多,短板明显。一是在战略决策上没有把农村企业成长和打造民营企业群体作为战略重点,政府明显忽视了这个要害问题,这些年以来,在几乎所以的政府规划和政策框架中,都没有明确提出农村企业战略问题,更何况民营企业战略。二是虽然从2012年以来甘肃出台了大量关于扶持城乡经济发展的政策,包括扶贫政策,但是仍然没有直接针对农村民营企业的政策。三是如何提高城乡民营企业的发展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导致企业数量很大,但是个体规模又太小。2017年,全省所有民营企业,不包括农业产值的平均每个企业的增加值约为40万元;如果不包括国有经济产值,平均增加值约为15万元左右。四是因为规模做不大,创新能力和出口能力都难以提升。2017年,全省具有外贸经营资质的企业为3 709家,高新企业只有437家,研发投入比只有1.2%。
从民营企业的成长过程来看,甘肃的民营企业与全国其他某些地方一样,也存在增长很快,下降更快的问题。据全国工商联合会编写的《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统计,我国民营企业平均生命周期只有2.9年,其中60%的民营企业在5年内破产,85%的在10年内消亡,[4]甘肃民营企业的多数存在生命周期短、内控不规范、产品质量低下、企业发展缺乏规范、人才吸附能力弱等通病。在最新发布的2018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中,江苏、山东、浙江入围企业数量增加最多,入围门槛亦在继续抬高,达到了156.84亿元。甘肃没有1家民营企业入榜。[5]从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来看,浙江、广东民营经济总量占到80%~90%。[6]到2018年,甘肃省的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只有48%,而且,大多数地中型民营企业都集中的城镇和开发区,真正的农村企业很少。
要反思和调整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在过去很长时期中,甘肃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都是两大问题,即“特色产业+农民收入”。其实,这种思路是有问题的。因为,产业概念内涵十分宽泛,选择产业和做产业实际上应该是由“市场+企业”来完成的。农民收入是结果,不是手段和过程。也就是说,要把农村经济的发展思路从过去比较虚无的方向,调整到比较具体和务实的企业方向,把培育和支持企业成长作为县域经济、乡镇经济以及村组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民营企业群体的打造问题,要从改造农村微观经济基础、重塑发展格局、建立“企业支撑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用企业促进精准扶贫等方面,去认识问题的重要性。要进一步明确民营经济与县域经济的内在关系,县域经济是民营经济的“天堂”,能不能把民营经济做好做强,应该成为判断县域经济发展效果的重要指标。同时,在编制“十四五”区域发展规划的时候,建议在相关的规划中充分考虑这个问题。
要改革农村农业规划的传统目标体系,淡化农业产值增长和农民收入目标,增加反映市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力的指标。建议结合编制“十四五”规划,在产业规划、农村规划和农业规划方面,加进与打造民营企业群体的内容,并且把目标具体化。可能考虑的目标是:到2025年,甘肃农村大中型民企的数量、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数量、农业类上市公司数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农村科技创新企业数量、农业出口公司数量等,能够达到的数量目标及其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重点是大中型民企。建议根据省情、市情和县情,创造条件,设立民营企业发展基金,专门支持有一定资产规模、技术层次、产品影响和发展前途的企业。建议对县域民营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和排队,结合县情和市场预测分析,把所有民营企业分成重点支持、政策引导、自我发展、酌情淘汰四大类,实施结构发展政策。同时,要做好对农村民营企业发展的评估工作,判断和评估一定要以质量增长为核心,注重提高民营企业的成活率,注重企业的改造提升工作。
中国农村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证明,“企业家+企业群体+市场机制”,才是高水平的农业产业化,才是特色农业的惟一出路。因此,要将打造农村民营企业群体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进行,培育农村招商新型主体,通过扩大农村招商引资提升农村企业。要积极支持城镇相对比较闲置的工商资本到农村去,投资创办公司化的农业企业。要在现有县域特色优势产业中发现、扶持、培养民营企业,将有条件的企业快速培育成各行各业中的“龙头企业”,起到“领军人才”的作用。也可以鼓励城镇人口到农村创办公司和家庭农场。
要专题研究民营经济的科技扶持问题,把县域创新发展的重点放在民营企业上面来。为了从体制和管理上解决创新动力,建议:一是实行“县域创新第一行政首长主管科技工作”的制度。即县长、乡(镇)长、村长等,直接主管科技创新工作。二是建立县域“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长、科技副村长”的“三位一体”科技人才优先使用制度。三是建议县域的科技创新可以直接实行精准扶贫政策。四是在民营企业中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和政策,提高产品的达标率和出口率。五是把部分条件成熟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成农村企业家。
甘肃目前有10多个国家级园区、36个省级园区、59个市州园区、200多个县域园区,但是,还没有一个民营产业园区。建议农村民营企业选择主导产业、打造企业群体、培育企业发展模式、集中创新和发展要素等,都能够集中到园区中去做,这样效率会更高,效果会更好。所以,建议省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重视民营产业园区问题,但是,不要再新建园区,可以在原有园区的基础上通过改造和转型解决这个问题。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既是城镇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主力军,也应该成为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主力军。所以,为了为打造农村民营企业群体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也一定要重视宣传的作用。要大力宣传,多理解多鼓励多支持。要把农村民企参与产业扶贫作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参与扶贫民营企业家,作为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人选。由此激励更多的企业家参与扶贫、参与农村产业培育、参与农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