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成,刘志顺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龚廷贤(1538—1635年),江西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合市乡龚家村)人[1],明代医家,在其60余年的行医生涯中,足迹至江西、山东、北京、河北及河南等地[2],曾任太医院吏目。在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冬,来山东为鲁王妃医治鼓胀病,疗效较佳,鲁王以千金答谢,但其拒绝,被鲁王授予“医林状元”的额匾[3]。龚氏家学渊源,勤学博采,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和本草方面均有较高的造诣。他的代表性著作为《万病回春》及《寿世保元》,由于龚氏行医的地区在沿海,中日以海上交流为多,故龚氏在日本医界也享有很大的盛名,这两本著作也很快就传到日本[4]。这两本书中记载了丰富的脐疗法内容,而对脐疗的操作方法记述尤详。肚脐(神阙)位于任脉上,脏腑学认为,脐为五脏六腑之根;经络学认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均直接或者间接通于脐;现代医学认为,脐为腹壁最薄之处,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数学理论则认为,脐位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点上。而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明,脐疗法可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约有100余种[5]。故整理、总结这两书中的脐疗法可以为当今的临床、科研和预防保健提供借鉴和指导,现将龚氏两书中的脐疗操作分为灸脐法、药物敷脐法、熨脐法、滴脐法、浴脐法和揉脐法6个部分总结、分述如下。
在脐部运用艾灸以防治疾病的方法称为灸脐法,可分为直接和间接灸脐法。
将艾炷放在脐部,直接施灸,称为直接灸脐法。如《万病回春·卷二·中风》云:“宜艾灸脐中百壮”[6]。艾炷灸脐,回阳救逆而治疗中风昏迷。因为是重症,故多法综合治疗,结合皂角研末搐鼻,韭菜汁或苏合香丸灌耳,中药调气散合平胃散或藿香正气散内服。
将药物或其他材料放于脐上,然后再放艾炷,施以艾灸称为间接灸脐法,也称为“隔物灸脐法”,可分为隔盐、隔姜、隔蒜、隔巴豆饼和隔附子饼等多种方法。间接灸脐法除用于治疗疾病外,还用于预防和保健,如熏脐法。
1.2.1 隔盐灸脐法 如《寿世保元·卷十·灸诸病法》云:“以盐纳脐中,以艾灸”[7],壮数为不计其数。再如《万病回春·卷三·霍乱》记载:治霍乱后昏迷,“用盐纳脐中,灸七壮”[6]84。现在本法多用于治疗食物中毒、或者受寒后之吐泻并作、中风脱证、前列腺增生、术后尿潴留、痛经[8]及四肢厥冷等症。此法有温肾暖阳、回阳救逆之力,但施灸时间宜长,不拘壮数,以脉起、肢温或肠鸣为度。许凯声等[9]研究表明,本法可使部分钠离子渗透到病灶组织,具有镇痛、消炎的功用。
1.2.2 隔姜灸脐法 如《万病回春·卷二·中寒》记载,用麝香、皂荚、半夏研末,填入肚脐,“用生姜切薄片,贴脐上,放大艾火灸姜片上蒸”[6]50,而生姜有散寒止痛、温胃止呕、温肠止泻的作用,现在多将鲜姜切成直径约2 cm、厚约0.2 cm的薄片。隔姜灸脐法有两种操作,一是将姜切成薄片,放于脐部,上置艾炷,加以施灸;二是用药末填满肚脐,再放置一姜片,加以施灸。本法可用于寒性呕吐、泄泻、痛经、宫冷不孕、阳痿、痛经或风寒湿痹症。刁永霞等[10]应用隔姜灸脐法治疗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38例,有效率为81.6%。
1.2.3 隔蒜灸脐法 《万病回春·卷三·痼冷》云:“用大艾炷灸脐中,予将蒜捣汁,擦脐上,后放艾,多灸之”[6]103,用于治疗阴证,但将艾灸涂蒜汁的范围扩大到脐的上下左右各开八分、四分。《寿世保元·卷五·二便闭》记载更详细,先放烧过的盐入脐,“蒜片上灸之”[7]203,用于治疗便秘。现用大蒜,切成0.2~0.3 cm的薄片,置于脐部,点燃施灸。蒜有回阳救逆、解毒杀虫的作用,古代多用于治疗阴证、寒证,如肺痨、瘰疬、疮毒及腹中结块等,现在多用于治疗缩阴、四肢厥冷或慢性泄泻等病证。
1.2.4 隔巴豆饼灸脐法 《寿世保元·卷十·灸诸病法》云:“以巴豆肉,捣为饼,填脐中,灸三壮,可至百壮”[7]385,治疗腹中有积、大便闭结,壮数宜多。巴豆有急性毒性及致炎、溶血作用,现在内服和外用均需谨慎。
1.2.5 隔附子饼灸脐法 《寿世保元·卷四·痼冷》云:“大附子,一治阴症,用大艾炷灸脐中”[7]139,用于治疗阴证、厥冷。此法现在也常用,即将附子研细末,用面粉、水或蜂蜜调成直径3 cm、厚0.8 cm的药饼,放于脐上,再置艾炷施灸。附子有回阳救逆、温肾壮阳的作用,用来治疗各种阳虚证,如疮疡久溃不愈、阳痿、早泄、男子不育、宫寒不孕或闭经等病症。王东梅[11]应用隔附子饼灸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观察到隔附子饼灸神阙穴可以调节外周血淋巴细胞,降低血清IL-8、IL-6水平,延缓肾小球硬化,减少蛋白的漏出,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并能改善症状。徐飞等[12]将40例中风后尿潴留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针刺气海、关元、中极为主穴,治疗组加上隔附子饼灸神阙,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治疗均有效,且在愈显率、平均起效时间、残余尿量、日均单次排尿及平均膀胱容量5个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此外,还有熏脐法,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用于预防保健、益寿延年,有两个方剂。一是“益府秘传太乙真人熏脐法”,见于《寿世保元·卷十·灸诸疮法》,诸药“共为细末,入脐中,用艾灸之”[7]388,由麝香、附子、乳香、没药、虎骨、蛇骨、龙骨、胡椒、五灵脂、夜明砂、小茴、两头尖、青盐、雄黄、朱砂、南木香及丁香各等份,研末,填于肚脐内,上以槐树皮相隔,然后放艾炷施灸。龚氏对药物的组成、制作,面圈的制作,药粉在脐中的放置顺序、施灸壮数等均作了说明。二是彭祖小接命熏脐秘方,“每年中秋日熏蒸一次”[6]114,见于《万病回春·卷四·补益》,药物有乳香、没药、川续断、豭鼠粪、青盐各一钱,麝香二分。且对施灸的方法、时间、程度、作用、灸后调理及效果等均有详细描述。
用药范围较小,仅在脐内,用于治疗癃闭。如《寿世保元·卷五·小便闭》云:先将半分麝香填入脐中,“上用葱白、田螺,各捣烂成饼,封于脐上”[7]200,《万病回春·卷四·小便闭》治小便不通,用麝香、半夏末、葱白、螺蛳封脐[6]139,再用布固定药物。封脐法可以将丸剂、散剂、膏剂、丹剂,加入水或者蜂蜜等调和,然后封于脐部。
治疗湿热痢疾,如《寿世保元·卷三·下痢不治症》云:“一治噤口,药食俱不受。用田螺数枚,连壳捣烂。入麝香少许,调匀,填满脐内,引热下降”[7]94,再如《万病回春·卷四·汗证》治自汗、盗汗,“五倍子,用津唾调,填满脐中”[6]123,散剂、丸剂、丹剂均可应用于填脐法。现在仍然应用五倍子或者加味研末贴脐治疗汗证,如盗汗[13]、肺结核盗汗[14]、小儿汗证[15]、晚期肿瘤多汗症[16]和婴儿久泄[17]等病症。
将药物安放于脐部的方法称为掩脐法,此法用药范围较大。如治大小便不通,《万病回春·卷四·大小便闭》有“掩脐法”[6]140,所用药物有连须葱、生姜、淡豆豉和盐,同研烂捏饼,掩于脐部。
以药物研末或捣碎,以水、醋、酒、姜汁、葱汁或蜂蜜等调成糊状或膏状,敷于脐部,外以辅料固定。膏状药物,利于皮肤吸收。如《寿世保元·卷五·大便闭》治疗便秘,“一人大小便闭,数日不通,用商陆捣烂,敷脐上,立通”[7]202,治疗癃闭、便秘。再如治疗小儿泄泻,《万病回春·卷七·泄泻》云:“治小儿水泻不止,五倍子为细末,陈醋调稀,熬成膏,贴脐上即止”[6]224。治疗外肾着惊缩小,如《寿世保元·卷五·颓疝》云:“麝香(二钱)、朝脑(三钱)、莴苣子(一茶匙),上用莴苣叶捣为膏,贴脐上”[7]188。《万病回春·卷三·痢疾》治疗痢疾,“外以田螺捣烂,安脐中”[6]78。
可将药汁直接涂于神阙,或者将药末调成糊状,涂于脐部或脐周围,治疗盗汗、自汗、泄泻及阴证,如《万病回春·卷七·吐泻》云:“秘方治小儿水泻,白矾、黄丹各五钱,用葱白捣烂,涂脐上即止”[6]225。
将药物研末或捣烂,放于脐中称为安脐法。药物覆盖范围较小,治疗大小便不通。如《寿世保元·卷五·二便闭》云:“二便闭结甚难医,急炒盐来塞满脐。蒜片覆盐推艾熨,利便良方少人知”[7]203。另方,生姜、葱白、盐及豆豉,“上捣烂,须烘热,安脐中”[7]203。
搭脐法可以治疗汗证、脐风、阴证、癃闭及脱肛。如《万病回春·卷七·小儿杂病》用香螺膏治脐风,“田螺三个,入麝少许,捣烂,搭脐上”[6]229,《寿世保元·卷二·出汗良法》云:“用生姜、连须葱、淡豆豉等分,共捣烂为饼,搭脐上”[7]51,《寿世保元·卷四·痼冷》云:“握药搭脐上,盖被出汗即愈”[7]140,《寿世保元·卷五·小便闭》云:“以皮硝煎化,用青布蘸水搭脐上”[7]201,《寿世保元·卷五·脱肛》云:“以生蜘蛛,捣搭脐上”[7]207。搭脐法一是将药末以水、醋、蜂蜜、酒或者姜汁调成糊状搭于脐部,二是用毛巾、纱布浸蘸药汁搭于脐部及其周围。
如《万病回春·卷七·小儿杂病》云:“枯矾散治小儿因剪脐外伤于风邪,以致脐疮不干”[6]232,药物有枯矾、龙骨,共研末,干掺脐上。掺脐法一是将药末直接渗于脐部,二是将药末先渗于膏药上,再贴于脐部。枯矾散古代主要应用于脐部疾患,但现代的应用范围较大,包括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病有渗出性液体、疮面久不收口者。
将膏药或药饼贴于脐部称为贴脐法。氏将制作工艺叙述甚详,可操作性强,如治疗泄泻、痢疾的狗皮膏和泻痢膏[6]79见于《万病回春·卷三·痢疾》,狗皮膏的药物有乳香、没药、木鳖子、杏仁、柳枝及桃枝,“以狗皮摊膏贴脐上”。泻痢膏的药物组有赤石脂、罂粟壳、诃子及干姜,共研末,“摊贴脐上”。益寿比天膏为补益类膏药,贴脐上或两腰眼上,使用方便,适用于下元虚冷、半身不遂、五劳七伤、脚膝酸麻、阳痿、遗精或遗尿,《万病回春·卷四·补益》记载其功能为“添精补髓,保固真精不泄,善助元阳,滋润皮肤,壮筋骨,理腰膝”[6]114。
将盐、葱、韭菜根、豆豉、麦麸或艾绒等药物炒热,直接或者布绢包后在脐部温熨,或用药末作饼加热后敷于脐部,或者用熨斗温熨脐部称为熨脐法。两书中记载的熨脐法如下。
《寿世保元·卷十·葱白治验》治疗小便不通、小腹胀满,即“急用连根葱白一斤,捣烂炒热,以帛裹,分作二处,更替熨脐下,即通”[7]365。此法现在常应用于痛经、前列腺增生症及术后尿潴留,取鲜葱适量,捣烂,用布包裹好,微波炉加热后,放于脐部,也可将葱和药物同混合后温熨。曾治疗一孙姓女子,25岁,行经前后或经期小腹疼痛、坠胀间作4年余,近半年来加重,每次疼痛均剧烈难忍,坐地上捂小腹,经针灸可缓解,剧烈时需要注射药物而止。平素该女子喜食冷食、喝冷饮,冬天爱美,穿衣单薄,故痛经属于寒证,以葱白轻轻捣烂,炒热后布包,敷于整个下腹部,凉后再炒热,再敷1次,治疗约30 min,疼痛明显缓解,第2天继续治疗1次,疼痛未再发作。嘱下次来月经前7天即做葱熨法,连做4天,疼痛未作。半年后偶遇,言自此痛经未再发作。
《寿世保元·卷五·小便闭》治疗小便不通七八天、遍身手足肿满,“外用炒盐熨脐上遍身肿处,良久便通,肿消而愈”[7]201,即治疗小便不通。现在本法可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8]、无月经[19]、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及失眠[20]等病证。
韭菜根用醋炒热,布包,频繁温熨脐部,则脐部、下腹部温暖,元气回复。如《寿世保元·卷三·诸气》治疗饮酒大醉后气不归元的重症,用韭菜根捶烂,加入陈醋醋,炒热,绢包熨脐,“熨至脐下温暖,气渐降而归元矣”[7]110。
将水、药汁从高处慢慢滴入脐内称为滴脐法,可以分为药物滴脐法、热水滴脐法和冷水滴脐法。如治疗便秘,《寿世保元·卷五·二便闭》云:“明矾末一匙,安脐中,冷水滴之,冷透腹内自然通”[7]203。
将药物煎煮,取汤放于适量水中,调整好温度,患者进入药汤中洗浴称为浴脐法,现在多称为药浴法。如治疗关格,《寿世保元·卷五·关格》云:“予尝以甘遂末,水调敷脐下。内以甘草节煎汤饮之,及药汁至脐,二药相反,胞自转也,小水来如涌泉”[7]199。应用浴脐法(药浴法)可以同时结合摩脐法、揉脐法及按脐法,以提高疗效。
揉脐法应用比较广泛,尤其适用于小儿;且可以结合药膏,即膏摩法,用中药做成膏剂,或者散剂调成糊状,涂于脐部及其周围,在脐部或脐的周围,作轻柔缓和的揉法、按法、摩法。如《万病回春·卷四·大小便闭》云: “用蜗牛三枚,连壳研为泥,再加麝香少许,贴脐中,以手揉按之,立通”[6]140。《万病回春·卷二·揉脐法》记载,用吴茱萸、麸皮、食盐拌匀,炒热,用布包裹,“于腹上下热揉、熨之,自然有效也”[6]50。本法有益气健脾、和胃消积、导滞通便、温阳补肾、利尿通淋、消肿止痛作用,结合温熨法、贴脐法效果更好,对脾胃、肾、膀胱及大小肠病症有较好的作用,用于治疗胃脘痛、脘腹胀满、纳呆、小儿疳积、癃闭、便秘、久泄、遗尿、月经不调、闭经、痛经、阳痿、早泄及精少等病症。
终上所述,《寿世保元》《万病回春》记载的脐疗法较多,如灸脐法、熨脐法、药物敷脐法、滴脐法、浴脐法和揉脐法等,龚氏应用比较灵活,为了提高疗效,这些方法可以单独用有,也可结合应用;有一种脐疗法治疗多种病证者,还有一种病证应用多种脐疗法者;还可结合中药内服;而除了取神阙穴外,还扩到脐部周围及关元、气海等穴。从两书中脐疗法所用药物来分析,食物类如面、盐、葱、姜、蒜、水、醋、香油、豆豉、韭菜根、韭菜汁、莴苣子、莴苣叶、蜗牛和田螺,芳香类如麝香、丁香、沉香、木香、胡椒及小茴,补阳类如附子、鹿茸、阳起石、山茱萸、倭硫、吴茱萸、巴戟天、补骨脂、杜仲、肉苁蓉、续断和干姜,安神类如朱砂、远志,收涩类如赤石脂、诃子、罂粟壳和五倍子,补阴类如菟丝子、天门冬、麦门冬、首乌、生地及熟地,软坚散结类如穿山甲、皂荚及皂角,利尿类如商陆、冬葵子、木通和滑石,枝条类如槐皮、桑枝、桃枝及柳枝,补骨类如龙骨、虎骨、蛇骨及虎胫骨,活血化瘀类如乳香、没药、夜明砂、五灵脂和牛膝,泻火类如黄柏、山栀子。另外,还有杏仁、半夏、巴豆、蛇床子、官桂、川楝子、肉豆蔻、紫稍花、谷精草、大麻子、甘草、青黛、雄黄、蟾酥、哑芙蓉、潮脑、木鳖子、白矾、黄丹、明矾、枯矾、蚕茧、热土、井底泥及伏龙肝等。两书中的脐疗药物有些有毒副作用,如蟾酥、木鳖子、雄黄及硫磺等,今以禁用;有些为加强动物保护,如虎骨、穿山甲等也要找到替代品。脐疗法在当今临床上仍然常用,如结合现代医学、药学技术,制成的肛泰、丁桂儿脐贴、仙蓉温齐膏、欣甘保等脐疗产品均疗效可靠,使用方便,易于国家大健康战略的实施。熨脐法在腹部手术后的应用要加以研究,可以治疗术后尿潴留尿失禁、术后便秘、腹胀等,疗效较好,要研发出便捷外用产品,减少操作上的复杂性。药物敷脐不宜过长,一般不能超过12 h,以3~5 h为宜,因为敷脐时间过长,容易引起脐部药物过敏,出现脐部及其周围皮肤的红肿、疱疹,还能留有瘙痒的后遗症。故而,今后仍需要继续挖掘龚廷贤的脐疗法,扩大脐疗法在内、外、妇、儿等科中的应用,以补汤剂之不足,同时结合相关边缘学科的高技术,加快药物经皮吸收的时间,减少或者避免药物过敏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