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福
(甘肃省陇西县渭阳乡畜牧兽医站,748100)
泄者漏下之意,谓大便溏薄、时时溏泄,其势缓者为泄;泻者倾泻之意,大便清稀,若如水注而其势急者为泻。二者仅缓急之差,故临床习惯称为泄泻。
引起泄泻的原因很多,病情比较复杂。饲养管理不善,饲喂不规律,久则伤及胃肠,使脾胃运化失衡,小肠清浊不分是基本原因。可因外感寒湿,过食生冷,致使脏冷气虚而致寒泻;或者外感暑热,多食热草料;或者采食了霉变饲料,或饮污浊之水等,使湿热内郁而成热泻;也有脾胃受损,消化无力而成为伤食泻;又因长期喂养不善,造成脾胃虚弱,脾虚不能运化而为脾虚泄泻;还有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助脾胃腐熟水草而造成肾虚泄泻。
寒湿泄泻寒湿侵袭胃肠,脾胃升降失常,造成寒湿下注,清浊不分,并走大肠,故泻粪稀薄,甚则水泻如注。寒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阳气不足,故发凉。寒性凝滞,邪阻中焦,气机不畅,因而腹痛肠鸣、口色青黄、脉象沉迟,均为寒象。
湿热泄泻多因湿热外感,或草料不洁所致,或继发于大肠粪结,湿热互结,伤及胃肠,腐热、运化、传导之职失常,故泻粪如粥,气味腥臭。湿热熏灼,损伤肠道黏膜和脉络,故粪中脓血混杂。热盛伤津,故发热口干,贪饮,尿液短赤。口色红黄、苔厚腻、脉象滑数,为湿热内蕴之征象。
伤食泄泻由于过食谷草,食积于胃肠,腐热传化失职,腐败发酵,故粪便稀软。内杂未消化的饲料,胃气不降,浊气上逆,因而嗳气反酸,气味酸臭。中焦阻塞,肿气不宣,故见气促喘粗。口色红、苔厚赋、脉象滑数,均为积食化热之象。
除此之外,还有冬季拉稀、顽固性拉稀、迁延性泄泻、伤暑泻、乳伤泻、无名泄泻等。不同的病应采取不同的方剂,才能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3.1 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白术、官桂各30~60g,炙甘草25g,煨姜60g,红枣30g,水煎内服。
3.2 高良姜35g,小茴香25g,艾叶35g,熟附子25g,将上药共煎汁,内服。每天1 剂,连服3~5剂。
3.3 米糠(炒焦)1000g,食盐(炒)65g,生姜22g,将上药共研细末,开水冲调,内服。
3.4 大蒜30g(捣烂如泥),白酒100ml,混合内服。
3.5 枣树皮(焙干研碎)12~24g,车前草120g,白糖120g,加水煎汁内服。
3.6 绿豆1000g,煮开花,加灶心土60g、红糖120g,内服。
3.7 藿香50g,白术50g,干姜25g,上药水煎,胃管投服。
3.8 生姜60g,红糖100g,猪苓10g,泽泻15g,白酒150g,将生姜切碎,猪苓、泽泻捣碎,和红糖、白酒混合,内服。
3.9 葛根、黄连、马齿苋、双花炭、黄柏、木通各30~60g,甘草25g,水煎内服。
3.10 炒双花65g,大青叶65g,厚朴50g,板蓝根100g,败酱草100g,将上药共煎汁,内服。每天1剂,连用3~5 剂。
3.11 鸡冠花25g,地榆25g,将上药共煎汁,内服。每日2 剂,连服2 天。
3.12 大蒜100g,食醋100g,白酒70g,将大蒜捣烂,混合食醋、白酒,一次内服,连服3 次。
3.13 大青叶250g,射干50g,向日葵根(紫色)500g,将上药加水2500 毫升,煎沸1 小时,过滤弃渣,胃管一次投服。
3.14 仙鹤草150g,苦参50g,黄芩40g,木瓜50g。加水适量煎汁,一次内服。
3.15 韭菜捣汁500g,柏树绿叶捣汁125g,马齿苋捣汁250g,混合,加适量水,一次内服。
3.16 桃金娘果300g(或番石榴叶),竦蓼(鲜)600g,乌梅200g,红糖300g,将上药加水煎汁后去渣,冲糖内服。每日2 剂,连服2~3 剂。
3.17 枳实、大黄、六曲(另包冲服)各60g,黄连、白术、茯苓、泽泻、槟榔各30g,甘草25g,水煎去渣,冲六曲内服。
3.18 黄芪50g,党参30g,茯苓30g,白术20g,五味子20g,陈皮20g,炒山药30g,吴茱英30g,水煎内服。
3.19 焦山楂、枳壳、陈皮、川朴各24g,炒神曲、炒麦芽各30g,苍术、甘草各18g,共研为末,开水冲调,内服。
3.20 山楂60g,神曲60g,半夏30g,茯苓30g,陈皮30g,连翘30g,萝卜籽30g,共研为末,水泛为丸,投服,或开水冲调内服。食滞重加大黄、枳实、槟榔,水泻重加猪苓、泽泻,热盛加黄芩、黄连。
3.21 木香20g,槟榔20g,枳实45g,大黄60g,神曲45g,茯苓30g,黄芩20g,黄连15g,白术20g,泽泻15g,共研为末,开水冲调,内服。
3.22 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各50g,神曲、麦芽、山楂各100g,泽泻、茯苓、车前子各75g,鸡内金(捣碎)50g,水煎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