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防治仔猪坏死性肠炎

2019-01-07 00:59茆高宝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奶头魏氏梭白头翁

茆高宝

(江苏省沭阳县茆圩乡畜牧兽医站,223654)

仔猪坏死性肠炎是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1 周龄内的仔猪,尤以1-3日龄仔猪多发,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以下痢、小肠炎症变化为主要特征。2016年8月上旬,本乡青坊村姜朋军养猪场仔猪发生了一种急性传染病,通常来不及治疗就发生死亡。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仔猪坏死性肠炎。经采用中、西结合防治,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与病因分析

8月1日,该场一窝2日龄仔猪突然开始发病2 头,翌日仔猪发病增至3 窝、17 头,已死亡8头。见患猪突然不爱吃奶,精神沉郁,四肢无力,体温为40.5℃,腹泻,粪腥臭。以后发病仔猪日渐增多,畜主曾连续交替使用青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类等药物治疗均无效。至确诊之日(8月10日)存猪共发病9 窝、58 头,死亡31 头,致死率为53.4%。由于刚出生数日的仔猪气血不足、卫外不固,加之饲养管理不当,猪舍环境污秽,仔猪吮吸被污染的母猪奶头感染病原微生物,致使病源微生物内侵,损伤肠道,导致其气血凝滞,滞而化热,湿热蕴结与下注而遂成其患。

2 临床症状

本病发生极快,常在仔猪出生后数小时或1-2 天发病。在急性病例中,见病猪突然不吃奶,精神不振,抽搐而死亡。病程稍长的病例,见患猪不爱吃奶,精神委顿,离群独处,怕冷,四肢无力,行走摇晃,背毛无光,体温为40-40.5℃。腹泻,病初排出灰黄色稀粪,后变为红色糊状,故又称红痢。粪有特殊的腥臭味,常混有坏死组织碎片及多量小气泡。最后全身震颤、摇头,倒地而死亡,病程1-3 天

3 剖检变化

经剖检病死猪3 头,均见尸体膘情无明显衰退、背毛干燥无光、肛门周围被黑红色粪便污染。主要病变在小肠,见空肠呈深红色,病变和正常肠段两端界限明显,肠内充满红黄色或暗红色内容物,且夹有多量气泡。肠粘膜潮红、肿胀、出血、呈灰黄色麸皮样坏死。腹腔内有多量红黄色积液。心包膜内少量积液,心冠脂肪出血,心内、外膜及心肌出血。肝有出血点,质较脆。脾脏边缘和肾皮质部有小点出血。

4 实验室诊断

4.1 镜检 取病死猪空肠内容物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见有大量的形态一致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单个、两连或短链,菌端整齐。

4.2 细菌培养 取病死猪空肠内容物分别接种于厌气肉肝汤培养基中和葡萄糖血液琼脂平皿上,置37℃恒温箱培养3-5h 后,肉肝汤呈均匀混浊,并产生大量气体。培养24h 后,琼脂平皿上出现圆形、淡灰色、表面光滑湿润、中央隆起的菌落,菌落周围有双溶血环。

4.3 肠内毒素检查 取病死猪空肠内容物,酌加1-2 倍生理盐水稀释,混均后,以3000 转/ 分钟离心30 分钟,取上清液,用于尾静脉注射小白鼠2 只,0.2ml/只,小白鼠约5 分钟死亡。此外,再取上述上清液2 份,每份0.2ml,分别加入C 型和D型魏氏梭菌抗毒素血清各0.1ml 作中和试验后,静脉注射小白鼠各2 只,前者小白鼠未死亡,均健活,证明这种毒素即被C 型魏氏梭菌抗毒素中和;后者小白鼠均死亡,证明这种毒素不能被D型魏氏梭菌抗毒素中和。这表明死亡仔猪肠内容物中的有毒物质是C 型魏氏梭菌产生的毒素。

5 防治方法

5.1 将发病仔猪及时隔离,病情严重者予以淘汰。对病情轻者,以清热解毒、燥湿健脾、凉血止痢为治则。方用自拟白头翁汤(白头翁、瞿麦、黄连、黄芩、地榆、诃子、白术、苍术各20g,甘草10g,供10 头仔猪服用)。用此方加2 倍剂量进行治疗患病仔猪29 头,日服1 剂,水煎2 次,候温,让仔猪自由饮服或灌服2 次,连服3 剂。除因体弱而发展为重病例6 头死亡外,其余患猪均逐日恢复正常。方中以白头翁清热解毒为主药;黄连、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瞿麦、白术、苍术利湿、行血、健脾,五药合用能助主药清热解毒,均为辅药;地榆凉血止血,诃子涩肠止泻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各药合用,共成清热解毒、燥湿健脾、凉血止痢之功。

5.2 对怀孕母猪于产前1 个月和产前半个月各肌肉注射C 型魏氏梭菌铝胶灭活苗10ml。

5.3 对猪舍及其周围环境用1:200 倍百毒杀稀释液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尤其将产房清扫干净、消毒,日消毒1 次,隔日1 次,连续消毒5 次。母猪临产前做好接产准备工作,母猪奶头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洗干净,以减少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5.4 对刚出生的仔猪,立即用自拟白头翁汤加减(白头翁、瞿麦、黄连、黄芩、大黄、诃子、白术各20g,甘草10g,供10 头仔猪服用)进行预防性口服,日服1 剂,水煎2 次,待凉时让仔猪饮服或灌服2 次,连服2 剂。

5.5 将病死仔猪一律深埋、消毒、无害化处理,以避免传染源的蔓延与传播。经采取上述措施后,病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仔猪停止死亡,未再出现新的病例。

6 小结与体会

6.1 根据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由C 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仔猪坏死性肠炎病。

6.2 该病主要因猪舍环境卫生条件差,尤其是接生前母猪的奶头未进行清洗、消毒,仔猪吮吸被污染的母猪奶头感染魏氏梭菌而所致。故应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清扫、消毒猪舍及其周围环境,以保持环境卫生。同时,应特别注意母猪奶头的经常性卫生消毒,以防该病的发生与流行。

6.3 该病由于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往往来不及治疗就死亡),故在兽医临床中宜采用中、西结合防治,尤其应做好免疫注射工作,防患未然,提高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奶头魏氏梭白头翁
东北虎魏氏梭菌感染诊治一例
对有关猪魏氏梭菌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
白头翁
猪魏氏梭菌病的防治
猪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乳汁的颜色
我和白头翁的“战斗”
崔三嘴
不摸白不摸
奶头河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