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布洛陀”的数字动画传承研究

2019-01-06 02:16李强
戏剧之家 2019年32期
关键词:布洛陀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强

【摘 要】“布洛陀”文化是壮族传统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一文化也在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在对“布洛陀”文化所具有的内涵以及数字动画在“布洛陀”文化传承中的优势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运用数字动画提升“布洛陀”文化传承效果的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在充分发挥数字动画技术作用的基础上,拓展“布洛陀”文化传承方式、提升“布洛陀”文化所具有的社会吸引力与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布洛陀;数字动画;传承方式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2-0204-02

一、“布洛陀”文化内涵

“布洛陀”文化具有丰富的存在形式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具体而言,从“布洛陀”文学文化来看,《布洛陀经诗译注》中的神话传说、《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中的诗经以及创世歌、祭祀歌等,共同构成了“布洛陀”文学体系。与此同时,在这些文化作品中,“布洛陀”所具有的神格也得到了鲜明的刻画,即他创造世间万物、全知全能、至善至美、神通广大,而这些神格也对壮族人民所具有的民族品格做出了反映;从“布洛陀”宗教文化来看,“布洛陀”被认为是壮族麽教的始祖与主神,二者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麽经围绕“布洛陀”神话,对“布洛陀”神格的形成过程以及神谕进行了塑造,并以此来宣传教义;另外,“布洛陀”还包括歌圩文化,如敢壮山歌圩的形成与“布洛陀”祭祀文化和祭祀活动具有紧密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歌圩还具备了传承壮族民间艺术,反映壮族婚姻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功能。

二、数字动画在“布洛陀”文化传承中的优势

在对“布洛陀”文化进行传承的过程中,数字动画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数字动画在“布洛陀”文化传承中的运用,能够推动“布洛陀”文化保护与传承方式的创新。当前,数字动画技术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广泛应用到文化遗产保护当中,而这些国家在运用数字动画技术中所形成的案例以及所积累的经验,都能够为“布洛陀”文化传承和数字动画技术的融合提供借鉴,这对于拓展“布洛陀”文化保护与传承路径、提升“布洛陀”文化保护与传承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数字动画技术在“布洛陀”文化传承中的运用,能够对多元化的“布洛陀”文化形态进行保护。这种优势主要得益于数字摄影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三维信息获取技术以及高保真全息存储技术的发展,依托这些技术,“布洛陀”文化的保护工作能够实现数字化。与此同时,数字化的保护方式不仅不会限制“布洛陀”文化的发展,而且能够进一步推动“布洛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最后,作为保护与传承“布洛陀”文化的有效方式,数字动画技术还可以与其他技术实现融合,从而提升“布洛陀”文化保护与传承成效。如通过对“布洛陀”文化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可以将“布洛陀”文化所包含的多元化形式和丰富内容移到互联网与新媒体之上。与此同时,也可以依托数字动画技术构建数字文化博物馆、APP、游戏等,从而拓展“布洛陀”文化的存在形式,优化“布洛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环境,提升“布洛陀”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效果。

三、数字动画在传承“布洛陀”文化中的运用

(一)依托数字动画创造“布洛陀”影视动画作品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布洛陀”进行传承的过程中,深入挖掘“布洛陀”文化内涵并依托数字动画技术创造“布洛陀”影视动画作品,是提升“布洛陀”文化宣传范围、知名度与影响力的重要路径。

事實上,随着数字动画的发展,数字动画技术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作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这不仅是因为数字动画技术能够对各种机位、高难度镜头进行模拟,来完成摄像机难以展现的长镜头,而且也是因为当前的影视动画市场呈现出了良好的市场前景,这为“布洛陀”影视动画的有效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受众基础。在此背景下,创作者能够以展现“布洛陀”文化魅力、提升“布洛陀”文化传承成效为出发点,将“布洛陀”文化内涵以及创作者希望传递的思想,透过极具吸引力的试听元素进行展现,从而促使社会大众了解“布洛陀”文化以及对这种文化产生高度认同,进而为“布洛陀”文化的传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当前,依托数字动画创作影视动画作品来推动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案例屡见不鲜,而在使用这种方式对“布洛陀”文化进行传承的过程中,则可以对成功案例所积累的经验做出借鉴。如纪录片《圆明园》与《大明宫》,利用数字动画艺术对已经是残垣断壁的两大建筑进行了还原,并对两大建筑的覆灭过程进行了展现,这种呈现形式带给了受众无限的感动与震撼。显然,由于圆明园与大明宫已经不再完整,因此,现实拍摄并不能对这些撼动人心的内容进行呈现,相对而言,数字动画技术则展现出了更为明显的优势。当然,在依托数字动画对“布洛陀”文化进行传承的过程中,使用影视动画的方式也得到了尝试,如广西领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了13集的《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动画系列片之布洛陀》。另外,广西百色系列动画中的第九集《壮族先祖布洛陀》也是专门介绍“布洛陀”文化的影视动画作品。

由此可见,在“布洛陀”文化的传承中,依托数字动画技术来创作影视动画作品的方式,能够在提升“布洛陀”文化传承成效的过程中发挥出不容忽视的作用。在之后的“布洛陀”文化影视动画作品创作中,创作者有必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在取材方面,创作者需要重视呈现壮族人民生息繁衍的过程,其中,壮族神话传说、文学作品等都可以作为影视动画创作的灵感源泉;其次,在剧本内容的创作方面,创作者需要重视对民族性格、时代特征等进行反映,兼顾娱乐性、故事性以及文化性;再次,在人物、道具设计方面,创作者需要从壮族绘画、壁画等作品中提取设计元素,并对这些壮族造型艺术进行参考。当然,创作者也可以围绕壮族地区传统文化以及传统艺术等,提取符号化的设计元素并对角色形象、道具形态等进行再创造,从而进一步丰富角色与道具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最后,在背景音乐的制作构成中,创作者需要重视呈现壮族地区传统音乐作品,从而确保影视动画作品具有统一的文化风格,并深化观众对“布洛陀”文化的认知;最后,在细节处理方面,创作者可以对纪录片《圆明园》与《大明宫》等先行者创作理念、技术运用手法等进行借鉴,从而确保影视动画作品具备较高的品质。

(二)依托数字动画丰富“布洛陀”文化表现形式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布洛陀”进行传承的过程中,数字动画技术不仅能够为影视动画作品的创作提供技术支撑,而且能够提升“布洛陀”文化体系中各类文化形式所具有的吸引力,从而为“布洛陀”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发挥助力。具体而言,“布洛陀”文化具有多元化的载体,其中,舞台表演、音乐表演是十分重要的形式。

从数字动画技术与舞台表演的融合来看,这种艺术尝试能够提升传统舞台文化所具有的现代科技感和视觉表现力,特别是对舞台表演中的神话剧类型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数字动画技术能够更好地表现出演员所难以表现出的部分,从而为观众带来更大的视觉冲击。在此方面,黄梅戏文化与数字动画技术的融合经验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即安徽大剧院在推出3D版《牛郎织女》后,获得了良好的反响,这体现出了现代社会大众对数字动画技术所具有的青睐之情,也体现出了依托数字动画艺术对传统舞台表演内容所开展的再创作,符合现代社会大众的审美期待,能够被现代社会大众所接受与认同。在运用数字动画技术对“布洛陀”文化舞台表演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创作者有必要重视展现传统舞蹈艺术难以呈现出的内容,并适当强化传统舞台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现代意识,从而在提升舞蹈表演水平与吸引力的基础上,促使更多的年轻人对“布洛陀”文化产生兴趣,进而对“布洛陀”文化进行传播与传承。

从数字动画技术与音乐表演的融合来看,壮族地区具有很多与“布洛陀”文化相关的音乐作品,而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壮族地区传统艺术也会受到国外交响乐艺术、音乐剧艺术的影响,如果壮族地区能够通过推动数字动画技术与音乐表演的深度融合、实现传统音乐表现形式以及内容的创新和突破,则能够促使承载“布洛陀”文化的音乐作品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并引发更大的社会反映,这对于优化“布洛陀”文化的传承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如在对“布洛陀”文化进行传承的过程中,可以将综合声光电数字媒体技术、虚拟互动技术、数字投影技术等引入音乐表演过程当中,也可以通过创作与“布洛陀”文化以及音乐作品内容紧密相关的动画作品以MV的形式出现,从而推动音乐表演呈现出兼具听觉冲击力与视觉冲击力的艺术活动,进而为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促使受众对“布洛陀”文化做出更为深入的认知。

除此之外,在“布洛陀”文化的传承中,也可以依托数字动画技术开展游戏开发、科幻类主体公园建设等活动,从而拓展“布洛陀”文化展现与传播載体,进而有效提升“布洛陀”文化传播范围,为“布洛陀”文化传承成效的提升构建良好保障。由此可见,数字动画技术的发展为“布洛陀”文化形态的多元化发展发挥出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为此,在“布洛陀”文化的传承中,需要认识到数字动画技术的价值并强化创新艺术,从而推动“布洛陀”文化形态呈现出更强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布洛陀”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数字动画技术则在“布洛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展现出了明显优势。为此,在对“布洛陀”文化进行传承的过程中,有必要认识到数字动画技术所具有的价值,并充分发挥出数字动画技术所具有的价值,通过围绕“布洛陀”文化打造影视动画作品、运用数字动画技术提升“布洛陀”多元化文化形式的吸引力与影响力,从而有效提升“布洛陀”文化的传播效果、拓展“布洛陀”文化受众数量,进而为“布洛陀”文化传承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刘芳.新媒体时代布洛陀文化受众的培育方式[J].今传媒,2019,27(02):142-143.

[2]陈洪波.重构布洛陀文化的历史依据与当代价值[J].钦州学院学报,2018,33(09):20-26.

[3]黄露,居靖雯.“一带一路”背景下面向东盟的区域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研究——以壮族布洛陀文化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8(08):53-56.

[4]张志巧,张建春.布洛陀文化与壮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04):82-86.

[5]毛巧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节庆文化的建构——基于广西百色市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的考察[J].贵州社会科学,2018(03):52-57.

猜你喜欢
布洛陀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媒体环境下“布洛陀”文化传播业态创新研究
广西少数民族创世神话的概念隐喻认知分析
——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西卷》为例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壮族麽经布洛陀中的“麽汉皇”与布依族摩经中同类题材文献对比研究
《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所收录抄本年代上限考
壮族布洛陀文化研究的拓展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