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明君
壮族布洛陀文化研究的拓展与提升
廖明君
壮族敬奉布洛陀为创世神、文化英雄,是珠江流域原住民族的人文始祖,具有历史的悠久性、强烈的信仰性、鲜明的活态性和价值的多元性。布洛陀文化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需要进一步的拓展与提升。
壮族;布洛陀文化研究;拓展与提升
Abstract:Zhuang people worship Baeuqlugdoz very much,so they view him as a god of creation,a cultural hero,and a human ancestor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s in the Pearl River Basin.Zhuang’s Baeuqlugdoz cul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long history,strong faith-based,distinct living nature,and the value of diversity.Studies on Zhuang’s Baeuqlugdoz Culture have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but they also need further expans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Zhuang,studies on Baeuqlugdoz culture,expansion and promotion
近年来,在广西壮学学会的带领和推动下,在区内外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下,布洛陀文化在资料的搜集、整理、译注、出版以及考察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有壮族创世史诗性质的《布洛陀》经诗也于2006年入选由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布洛陀文化,需要在已经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提升布洛陀文化研究,促进布洛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深化布洛陀的文化定位
自然生态决定生产类型,生产类型又决定文化特征。因此,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常常产生出不同类型的文化形态和文明类型。在此基础上,在某一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的民族 (族群),总会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具体而言,由于每一条大江大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使得其所产生的文化形态和文明类型也不尽相同,各具特点。作为珠江流域主要原住民族,壮族先民不但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更在其文化的创造过程中,产生了本民族的人文始祖布洛陀。可以说,人文始祖是布洛陀的总体文化定位,具体包括创世之神和文化英雄。
1、创世之神布洛陀
创世之神通常指的是某一民族 (族群)在观念上所集体认同的最早的祖先。这一创世之神一般并不是一个历史上真实的人物,而通常是一个观念性的集体创造的人物形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往往不约而同地把本民族 (族群)的诞生、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本民族 (族群)在文化创造上的重大业绩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并将之神化。因此,在总体上,创世之神大致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创世之神一般是神话人物,或者是一个传说人物,民间认为他在历史上为本民族 (群体)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在文明和文化创造上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其次,认同某一创世之神的人通常属于一个民族 (族群),他们之间可能有血缘或亲缘关系,也可能没有血缘关系。第三,某一创世之神可以是有世系可考的,也可能是无世系可考的。总之,在一定意义上,创世之神实际上就是某一民族 (族群)在文化上集体认同的祖先。
在壮族民间广泛流传的布洛陀创世史诗以及有关布洛陀的神话传说中,都叙说了布洛陀创造天地、创造人类、创造火种、创造干栏、创造稻作、规范秩序等,集中反映了生活在珠江流域的壮族先民的物质文化创造。同时,布洛陀创世史诗以及有关布洛陀的神话传说还讲述了农作物来源与耕种、耕牛和其他禽畜的创造、河渠泉塘的开挖等。如在《造谷米》中,就叙述了先民种植的粮食作物包括粳米、糯米、旱谷、黑糯谷、小米、高粱等,还叙述了开田造地、犁田、耙田、播种、移秧、灌溉、耘田、施肥、收割等稻作生产的全过程。
从历史上看,壮族民众一直认同布洛陀是本民族的创世之神;从现实来观察,数十万的壮族群众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都自发地集中到广西田阳县的敢壮山举行规模盛大的祭祀布洛陀的活动。而在壮族地区的其他地方,也有规模不等的祭祀布洛陀的活动。
因此,在壮民族的文化理念中,布洛陀就是本民族的创世之神。
2、文化英雄布洛陀
人类社会形成之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和支配自然的力量逐渐增强。到了原始社会后期,随着一些大部落以及部落联盟的出现,这些部落和部落联盟的首领和其他早期文化的创造者具有了莫大的力量与权利,并为部族的发展特别是文化的不断壮大以及文化特点的进一步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于是,这些部落和部落联盟的首领和其他早期文化的创造者便被该族群视为所谓的“文化英雄”。
也就是说,文化英雄不但为人类获取或制作了各种文化器物,例如火的使用、农作物栽培、工具发明等,还为氏族扫除了各种妖魔鬼怪。文化英雄不但将各种生产、生活技艺传授给氏族,还为氏族制定婚丧习俗、礼仪节令、伦理道德,等等。此外,文化英雄有时还参与了自然秩序的制定。在一定意义上,文化英雄可以说是氏族集体力量的集中体现,更是氏族文化成果的集中代表。
在壮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布洛陀不但创造了宇宙天地,创造了人类生命和自然万物,是一位丰功伟绩的创世之神。布洛陀还为壮民族制定了相关制度、文化习俗,等等。如在布洛陀创世史诗以及有关布洛陀的神话传说中,都叙述了布洛陀制定氏族部落社会的制度和习俗、伦理道德观念、原始宗教观念等,包括村规民约、风俗习惯以及怎样处理好父子、婆媳、兄弟关系等。因此,布洛陀同时又是一位文化英雄。
总之,一方面,布洛陀在宇宙起源、开天辟地、人类起源等方面具有神奇伟大的力量,为壮民族的诞生、生存与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确实是一位创世之神。另一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始祖布洛陀运用其颇具力量的智慧,安排、协调壮族先民与自然万物的文化关系。始祖布洛陀是一位安排、协调壮族先民较好地处理与自然界诸多关系的智慧之神。更为重要的是,布洛陀在完成创世伟业以及帮助人类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的同时,针对家庭成员,如父子、母女、兄弟、婆媳之间的矛盾,通过相应的各种“解冤经”予以调和化解,并以勤勉和睦作为家庭伦理的主题,从而使得壮族社会得以稳定、和谐、发展。可以说,在特定的历史年代里,始祖布洛陀立下的以和谐为本的伦理道德观,对于约束人们的道德行为,调整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因此,如果说,布洛陀在开天辟地之时是壮民族的创世之神,在创造世界万物之时是智慧之神,那么,在安排人间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之时,布洛陀则是至善之神。布洛陀是壮族一位集创世之神和文化英雄于一身的人文始祖。
鉴于壮族与珠江流域原住民族所具有的渊源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布洛陀也是珠江流域原住民族的人文始祖。
至于布洛陀与东南亚相关民族的文化关联,需要进行深入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有关布洛陀的文化定位,存在着“人化”和“历史化”——将布洛陀视为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的现象。这是不符合布洛陀文化的基本定位的,也是不科学的。在有关布洛陀文化研究和宣传中,需要尽量避免再出现这样的观点。
(二)探究布洛陀文化的主要特性
1、悠久的历史性
布洛陀文化源自远古的神话传说和民间祭典,是壮族及其先民文化理念和民间习俗长期积淀的具体再现,具有悠久的历史性。
2、强烈的信仰 (宗教)性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如果说民间艺术像一个人的服饰一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在表现,那么,民间信仰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所在。具体到布洛陀文化,不论是文化内涵、艺术形式还是举办场域、传承体系以及发展脉络,千百年来无不都体现着壮民族宗教信仰与文化观念,具有强烈的信仰性。
3、突出的活态性
布洛陀文化形成于民间,也传承于民间,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至今仍在壮族民间流传,是壮族民众现实生活有机的组成部分,具有突出的活态性。
4、价值的多元性
布洛陀文化反映的是壮族先民氏族部落社会的情况,反映了人类从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走向农耕时代的生活图景,蕴涵着宗教、神话、文学、语言、艺术、民俗等多方面的价值,具有价值的多元性特征。
(三)明确布洛陀文化的主要价值
布洛陀文化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壮民族的经济状况、文化面貌和心理素质,体现了壮族民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适应自然环境而所具有的独特的创造力,是一部民族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
1.有助于全面了解壮族历史、社会与文化
2.有助于重建壮族文化传统
3.有助于加强壮民族的文化自信心
4.有助于增强壮民族的凝聚力
5.有助于提升壮民族的文化自觉
6.有助于推进壮族社会的和谐发展
7.有助于推动壮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一)突破狭隘的民族主义局限
一方面,狭隘的民族主义会导致文化虚无心理的产生,进而使得整个民族缺乏自主性,难以获得继续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会导致文化自大心理,进而使得整个民族缺乏包容性,难以获得继续发展的活力。
因此,面对布洛陀文化,我们既要突破导致民族缺乏自主性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局限,也要突破导致民族缺乏包容性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局限。
(二)强调客观性、真实性和整体性,坚持在特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时空中考察研究布洛陀文化
1.鉴于布洛陀文化所具有的丰富性,坚持以跨学科的学术视野来考察研究布洛陀文化。
布洛陀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性、变异性特别是价值的多元性,决定了需要采用跨学科的学术视野来观照布洛陀文化,特别是需要运用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神话学、宗教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前沿理论来考察研究布洛陀文化。
2.鉴于布洛陀文化所具有的活态性,坚持以扎实的田野考察作为布洛陀文化研究的前提与基础。
坚持布洛陀文化考察研究的客观性、真实性和整体性,布洛陀文化考察研究要争取做到“五个在场”:文化传统在场、文化活动在场、活动主持与表演者在场、传统受众在场以及研究者的在场。
文化传统“在场”——指布洛陀文化的活动行为是合乎传统规定性的现实存在与动态传习,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文本考古中的历史传承来加以简单地映证。
文化活动在场——布洛陀的文化活动有着场合上的严格限制,要发生于真实的仪式生活。
活动主持与表演者在场(“演述人在场”)——指在田野调查中,不但要有布洛陀文化活动的主持与表演者,更需要将主持与表演者的相关情况纳入考察研究的范畴。
传统中的受众在场——布洛陀文化活动往往是民俗生活的重要事件,有时甚至是仪式的中心内容,是文化活动参与群体共同关注的主要内容。因此,他们既是布洛陀文化活动的接受者,也是布洛陀文化活动的参与者。这就是说,我们在考察研究布洛陀文化的时候,也必须关注传统中的布洛陀文化活动的受众。
研究者在场——这并非是指研究者单纯地置身于田野或有一段田野经历,而是说针对具体的布洛陀文化及布洛陀文化活动之间的关联来寻找自己的研究视界与进入文化活动传统的融汇点。
(三)围绕信仰性,从与布洛陀文化相关的仪式活动入手,立体性地考察研究布洛陀文化
1.信仰性是布洛陀文化的最为重要内核,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视野,考察研究信仰性与布洛陀文化的内在关联,推动布洛陀文化考察研究的深入开展。
2.相关仪式活动是布洛陀文化的重要载体,需要充分运用相关仪式理论来考察研究布洛陀文化的有关仪式活动,在立体性、动态性方面加强布洛陀文化研究。
(四)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观照布洛陀文化的变迁脉络
1.布洛陀文化内涵丰富,传承方式多样,影响深远,需要用全面的眼光才能够较好地观照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脉络。
2.布洛陀文化历史悠久,代代传承,活态性强,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才能够较好地把握住其在文化长河中的变迁脉络。
鉴于布洛陀文化是一项珍贵 (国家级)的活态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壮民族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因此,在对布洛陀文化本体进行考察研究的同时,也需要深入探究如何在现代化背景下传承和发展布洛陀文化。
(一)增强认识,改变观念
布洛陀文化传承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需要全社会的支持。要大力加强布洛陀文化的宣传工作,采用多种方式,加大传播力度,大力宣传布洛陀文化的重要重要价值,改变观念,增强认识,实现在文化心理上由文化自卑乃至文化虚无到文化自尊、文化自信乃至文化自觉的转变。
(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1、政府的主导性
文化建设属于政府的三大建设即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的一项,当然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另外,为公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传承发展布洛陀文化,也是壮族地区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政府主导,不光要拿钱,还要进行指导和规划。
2、学界的指导性
布洛陀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因此,需要围绕布洛陀文化及其传承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共同开展有关布洛陀文化的认定、保存、传播、保护和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加大布洛陀文化传承发展的学术支撑力度。
3、民众的主体性
布洛陀文化所具有的活态性,要求布洛陀文化必须在特定的文化生态中来保护与传承,这就决定了作为布洛陀文化的创造者、所有者和传承者的壮族群众必须是保护传承布洛陀文化的主体,政府和学界起到的应该是支持、帮助、引导民众的作用,而决不能代替民众来保护传承。因此,要充分发挥民众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自觉地开展保护传承工作。就目前而言,这方面的工作还需做出努力。
总之,要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利用民间力量,开创布洛陀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的新局面。
(三)立足传承,以民为本
坚持以民 (民众)为本,注重整体保护和动态保护。由于布洛陀文化的活态性,决定了传承发展是布洛陀文化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进而决定了布洛陀文化保护工作必须是以民众为根本,以传承人为核心,注重传与承的关系,避免传与承的断裂。同时,以民为本又决定了布洛陀文化保护工作必须实施整体保护,也就是必须抓好普查、传承、开发、利用、发展等保护工作的各个环节。
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建立全新的传承机制:坚持传统传承方式 (民间传承——社会教育——师徒之间的口授身传)与现代传承方式 (学校传承)相结合。
(四)加强保护,合理开发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是布洛陀文化保护的立足点,我们要坚持布洛陀文化的真实性和整体性,科学地传承发展布洛陀文化,防止对布洛陀文化的误解、歪曲或滥用。
同时,还要坚持“合理利用,继承发展”。只有在流传中发展,布洛陀文化才会有生命力。适当的合理利用,也有利于保护布洛陀文化。我们要坚持以保护传承为前提,以开发利用为手段,以传承发展为目的。在保护传承布洛陀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通过开发利用来促进布洛陀文化的保护传承。
总之,布洛陀文化传承发展应该坚持:以观念改变为前提,以民众自觉为基础,以民间信仰为支撑,以传承教育为核心,以合理利用为动力,以民族振兴为目的。
〔责任编辑:覃彩銮〕
Extension and Promotion of Studies on Zhuang’s Baeuqlugdoz Culture
Liao Mingjun
C912.4
A
1004-454X(2011)01-0103-005
【作 者】廖明君,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南宁,5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