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曌 张巧毅
【摘 要】《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中的齐灵沃斯在多种因素驱使下一步一步走进复仇的深渊,从而导致了他人和自己的悲剧。虽然一直以来,齐灵沃斯被认为是可恶的、自私的,但其实霍桑笔下的他并不是只有邪恶的一面。本文将通过齐灵沃斯的人物性格、心理活动以及情感变化三个方面分析这一人物形象,探讨他对海斯特、丁梅斯代尔的复杂心理以及他复仇心理形成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红字;齐灵沃斯;人物形象;复仇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007-0125(2019)33-0209-02
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是19世纪美国文坛上影响巨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和心理分析小说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以新英格兰为中心,带有浓重的清教主义色彩,主题往往围绕着人性固有的罪恶来展开,通过对罪恶的描写,来表达在“萨勒姆”事件中对祖先所犯罪恶的忏悔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作为心理分析小说家,霍桑擅长通过心理活动来展现人物丰满的形象,在《红字》中,对主人公的大量心理描写为刻画人物性格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分析齐灵沃斯“善恶”交织的形象提供了许多线索。
一、人物性格
齐灵沃斯是一个常年钻研书籍的学者,面容苍老、体态消瘦,俨然一副丑陋畸形的模样。而海斯特却五官端庄,气质出众,和当时的清教妇女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和海斯特的结合并不是因为彼此相爱,而是出于他对家庭温暖的追求和对个人幸福的向往,所以,当齐灵沃斯漂洋过海来到新英格兰,“看到了他本希望能体现家庭温暖和欢乐的那个女人,却成了众人眼前罪孽的典型”的时候,他选择了沉默,不去沾染海斯特身上的耻辱,而是选择暗中报复,复仇计划的开始就是找到与海斯特通奸的人。
牧师丁梅斯代尔才貌双全,宗教造诣很高,所以很受当地人的尊敬和爱戴。但他与海斯特不同,由于长期受宗教禁欲思想的压抑,他敏感而又谨慎,纠结而又困顿,从不表现自己真正的想法。他在当地人的心中是完美的,是无比虔诚的福音传播者,是上帝的化身,可在他自己的内心深处,他是有罪的,是邪恶的,是充满欲望的。即便如此,风烛残年的齐灵沃斯依旧比不过年轻牧师的成就,在他的内心深处存在着深深的自卑,当他猜测和海斯特通奸的就是年轻有为的牧师丁梅斯代尔的时候,他内心深处的自卑心理被无限放大。在他潜伏在牧师身边的时间里,复仇的想法把原本就自卑阴暗的性格一步一步变得更加扭曲。
从齐灵沃斯的形象中,我们可以看出霍桑对“原罪”的理解,人生来所具有的邪恶特性被无限放大,齐灵沃斯丑陋的外表下同样有一颗丑陋的心,在如此阴暗扭曲的性格之下,操控敌人灵魂的残酷手段也就不足为奇了。但在霍桑笔下,人物的善恶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即便是如此邪恶的复仇者,在内心深处也有一丝良知尚存,这一点在书中也有所体现。“老罗杰·齐灵沃斯有生以来性情平和、心地善良,尽管没有热烈的感情,但在处世为人方面,却一直是个正直、清白的人。”[1]在来到新英格兰以前,他长时间在书桌前钻研学术,过着埋头苦读的生活,也从未有过害人之心。另一个细节也可以体现,结局时,齐灵沃斯把遗产赠给海斯特的女儿小珀尔,或许是出于对自己所犯罪孽的弥补,或许是出于对海斯特的爱,不论如何,这都体现了他本性中“善”的一面。
二、心理活动
齐灵沃斯的心理活动随着情节和时间的发展而变得复杂。他非常善于洞察细节,一开始他就注意到,牧师在受到惊吓刺激的时候会习惯性地捂住胸口,脸色也变得苍白,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一个年轻博学的牧师怎么会有如此异常的行为呢?于是,他刚到这里就选择潜伏在丁梅斯代尔身边,假装为他就医的同时窥探他的灵魂。“这位医生对年轻牧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作为一个教区居民而与牧师形影相随,并且力求从牧师那生来谨慎克制的情感中赢得好感和信任。”[2]可以看出,齐灵沃斯令人恐惧的洞察力也暗暗推动了他对“对手”的识别以及他复仇计划的实行。
在监视牧师的过程里,由于牧师过于谨慎,齐灵沃斯很长时间都一无所获,可是决心复仇的他已经不能回头了,“他本以为他是以法官般严肃和正直的态度开始一项调查的,只想知道事实真相而已……但是在他着手进行的过程中,一种可怖的魔力,一种看似宁静、实则强烈的需求,牢牢地控制了这个年迈的人。”[3]他选择进一步接近牧师的生活——暗示牧师的朋友把他们安排在同一间屋子里。这一举动证实了齐灵沃斯复仇手段之狡诈,借他人之手复一己之仇,在外人看来,二人关系的发展理所当然。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加尔文主义和清教主义盛行,人们把禁欲当作生活的准则,普通人都要时刻以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何况高尚的牧师。一旦违背了宗教道德,不仅要受尽身体上的折磨,更可怕的是来自众人的谴责和唾弃。齐灵沃斯报复的手段就是通过揭露牧师内心的秘密,却又让他无法弥补罪行,只能终身活在忏悔之中。他看穿了牧师懦弱的本质,也看穿了世人的想法,他深刻地知道,让牧师这种貌似高尚虔诚、清心寡欲的公众人物负罪苟活,远比让他说出真相或者以死解脱更痛苦,所以他选择了前者。
三、情感变化
《红字》中三位主人公的命运因为情感交织在一起。海斯特对牧师的感情始终坚贞不渝,为了爱人的名誉地位,她宁愿终身佩戴A字,忍受众人唾弃也要保守秘密。当看到牧师被敌人控制了精神世界,生活如此痛苦煎熬时,她毅然决定告诉牧师真相,鼓励牧师和她离开这个充满痛苦的地方,从头至尾海斯特都在为牧师着想,她爱得纯粹而坚定。而牧师对海斯特的爱却被宗教道义牢牢困住,在对爱情的追求和对宗教的信仰中,他始终无法做出果断的决定,在纠结和困顿中无法解脱,对所犯罪行终生忏悔。
不可否认,丁梅斯代尔对宗教事务的信仰和热爱是始终如一的,当海斯特在树林中要和他一起私奔时,丁梅斯代尔仍然放不下自己的事业和信仰,他认为只有尽力为教民服务,他内心的负罪感才会得到一丝慰藉,“我无力离开。我作为一个可鄙的罪人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在上帝为我安排的这片地方苟延残喘。虽然我的灵魂已经失落,但我仍然将竭尽全力服务于其他灵魂……其报答唯有死亡和耻辱。”[1]
齐灵沃斯是《红字》中感情变化最曲折的人物,因为他的特殊身份——海斯特的前夫,牧师身边的“挚友”和医生,他的人生轨迹和这两人纠缠在一起,对立却又相互依存。他对海斯特的感情由爱到恨,再到爱。首先,在海斯特来到新英格兰以前,他们的生活虽平淡却也算有家庭的躯壳,年迈的齐灵沃斯长期钻研书籍,把自己最好的年华献给了寻求知识的路,他性情平和,为人友善,只是天生丑陋畸形。虽然他和海斯特的结合并没有让海斯特感觉到爱,但他也并没有伤害海斯特,他渴望家庭的温暖,渴望幸福,也想用因海斯特的存在而产生的热情来温暖海斯特,可以看出他对海斯特是有爱情的,虽然是单方面的爱,但他也纯粹地爱过。
直到他看到示众台上带着红字的海斯特,他终于把他长期得不到回应的爱慢慢扭曲成了恨。他恨自己愚蠢,以为智力上的天赋可以掩盖生理上的缺陷,能留住年轻貌美的海斯特的心,他也恨海斯特不忠的行为,但他觉得他们是互相伤害,“是我先伤害了你,因为是我那时把你含苞待放的青春引入歧途,与我的老朽不协调、不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我不寻求报仇,也不计算着怎么伤害你。现在你与我之间,天平已经摆的很平了。”[2]当他去牢房里见海斯特时,给海斯特和小珀尔送去药剂,“我不会打搅你和你的孩子,也不会打搅你那个红字。”这里也体现了齐灵沃斯对海斯特的情感在由爱到恨的过渡中,他想让海斯特活下去,也想让海斯特受红字的折磨。
参考文献:
[1] 纳撒尼尔·霍桑著,吴笛译.红字[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24-26.
[2] 刘美林.浅谈霍桑小说《红字》中不同人物的心理描写[J].决策探索(下),2018,(7):96.
[3] 唐建怀.拯救灵魂的忏悔录——《红字》的救赎主题解读[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9):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