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舒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时代性与政治性都比较强的科目,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文章主要探讨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中应如何遵循“三贴近”原则,从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三贴近”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34-0050-02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还能够让学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和理论有所了解,让学生能够在更深层次上认识我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法规等,从而对基本的国家治理方式有所了解。因此,学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中遵循“三贴近”原则的重要意义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很多内容都比较抽象,归纳总结性的理论以及说教性较强的文字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因此,在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丧失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产生厌学心理。为了让学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能够产生更强的参与感、认同感以及获得感,教师应优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式,不断提升教学效率。“三贴近”原则在教学中的运用,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案例教学是一种必备的教学方式,使用案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并在案例中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上,教材的编写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因此教材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涵盖的内容也不够全面。这就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积极主动地发挥自身作用,及时扩展教学案例,根据学生特点、现实热点以及生活实际进行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中遵循“三贴近”原则,可以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同时也能解决学生“不爱学”“不会学”“学了没用”等问题,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更大的收获。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中如何遵循“三贴近”原则
1.开展贴近学生的案例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论何种形式的教学,都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学设计、案例设计等都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方式与价值判断标准。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互联网时代对各种网络工具的运用也十分得心应手,因此,从某些方面上来说,初中生每天接触的新生事物是十分丰富的。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案例选择上,教师不应该墨守成规,选择老生常谈的案例,要尽可能迎合学生的心理,从社会热点中找寻一些案例线索,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案例要符合学生的年龄与认知,要多关注社会上的真人真事,尽量减少化名的使用。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并非仅仅是为了取得应试成绩。
例如,在《珍惜新起点》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让每个学生谈一谈对新阶段学习的理解与认识。然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偏远山区的初中生如何上学的新闻与大家一起分享,可以是视频片段,也可以是新闻报道等,让学生真正地看一看,偏远山区的孩子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是如何坚持刻苦学习的。案例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认同感,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开展贴近生活的案例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还要贴近生活,要选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案例。初中生的生活环境都是不同的,案例教学要贴近生活,就是要根据学校所在地的生活实际进行举例。例如,在教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时,所举的案例就要贴合学生实际,对于农村学校的初中生来说,所在村镇的道路上可能没有红绿灯,也没有大型商场,但是可能会有流浪狗,有无人监管的水库等。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学校教师所举的案例就要贴近农村学生的实际生活,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日常生活关联不大的问题简要说明即可。
案例教学只有贴近生活实际,学生才更容易接受,也更乐于接受,从而使学习入心入脑。如果案例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离得太远,学生觉得学习无用,学习热情就会逐渐减退。贴近生活的案例教学,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从而增强学习政治的热情。例如,在教学《过富有情趣的生活》这一课时,要因地制宜,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健康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根据当地的人文环境,给予学生合理化的建议。在周末假期,远离游戏机和电脑,与家人朋友到周边的风景区游览,放松身心,愉悦精神,也算得上是一种富有情趣的生活。
3.开展贴近实际的案例教学
道德与法治教学源于实际,归于实际,案例教学更要贴近实际,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与实际紧密连接起来,才能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和思想运用到實际中,做到知行合一,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实际发生的事情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能够让学生得到更深入的教化。借助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反思,从而对学生的实际行为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例如,中学生中有庞大的“追星族”,“追星”行为小到买一些画报、专辑,大到成立“后援会”“粉丝会”,跟着明星跑。在中学生“追星”这个问题上,要对中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与教育,避免中学生误入歧途。明星有很多种,不是只有影视明星、偶像明星,还应当有各行各业的明星,如科学家就是科学界的明星。“追星”不能仅仅追求其外在样貌,有许多明星只有靓丽的外表,却无任何实际精神内涵。例如,范冰冰拥有大量的粉丝,但是她偷税漏税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国家的法律。追一个违法乱纪的明星,是错误的。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举出实际案例,增强案例的说服力,引导学生理性认识明星。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包括对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对学生个人思想政治观念的淬炼,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只有遵循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原则,让学生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收获更多的感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 参 考 文 献 ]
[1] 丘银生.“三贴近”让政治课堂更有生机[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7):75-76.
[2] 梁瑞泽.浅析“三贴近”教学原则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8(7):53-54.
[3] 张冬云.坚持教学三贴近,提升课堂实效性[J].教师,2018(2):79-80.
[4] 向正群.深入贯彻“三贴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评《“三贴近”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5(8):113.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