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在退役军人就业培训中的作用研究

2019-01-06 03:36边帅刘艳刘晋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10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岗位培训

边帅 刘艳 刘晋

[摘           要]  退役军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其管理服务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军队建设,而帮助退役军人解决就业问题是管理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职业院校的特点进行分析,思考如何依托其特有模式,通过对退役军人开展不同形式的就业培训,提升退役军人的职业技能,缓解其再社会化的不适,协助政府完成对退役军人就业的帮扶工作。

[关    键   词]  职业院校;退役军人;就业培训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19)29-0040-02

党的十九大提出: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随后,退役军人事务部正式挂牌成立,为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保障。系统开展退役军人就业培训,提升其就业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重要环节[1]。而职业院校根据其注重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在帮助退役军人就业的过程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一、职业院校教育的特点

(一)注重教育教学的实践性

与普通高等教育模式不同,职业院校教育更注重教育教学的实践性。职业院校的教育模式是根据岗位需要,通过实习实训,使培训对象能够熟练掌握特定职业所需的特定技能,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并重。

因此,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除完成理论课程教学外,还采用现场观摩、专题调研、实习实践等多种模式进行教学。依托职业院校自身的实习实训场地、设备,进行实践操作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学员的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

(二)具有专业性强、特色鲜明的师资力量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教师具有“双师”素质,不仅可以讲授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具有指导实习实训的能力。一方面,职业院校教师长期接触实践操作,因此能够在讲授专业理论课程中,把握重点,解决难点,把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映在理论教学中,使理论课程的讲授更加生动、实用;另一方面,职业院校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在对学员进行实践指导时,能够主动适应现场需要,避免纸上谈兵的情况发生。

另外,职业院校拥有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能为就业培训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基础课教学可以指导学员实现职业生涯规划、完成社会适应、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缓解就业压力,让学员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三)具有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职业院校具有和企业深度合作的特点,为企业培养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根据这一特点,职业院校以“订单式”“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有效衔接。实现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职业院校就培训什么样的人才,让学员在学校有老师教,在企业有师傅带。同时,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让企业参与全程,在培养中融入企业文化,加深学员对企业的认识。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学员带着对企业的了解、岗位的认识、企业急需的专业技能上岗,更容易融入新的环境并获得企业的重视。

二、退役军人现状分析

(一)基本素质特点

退役军人多在20岁左右,正值青年时期,严酷的部队训练磨炼了他们的意志品质。他们严于律己,重视团队精神,自尊心、荣誉感强,对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珍惜[2]。他们善于服从指令,责任心强,能积极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被领导意识强于领导意识。同时,由于社会对军人的尊崇,他们有着军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二)再社会化及心理特点

再社会化,即改变或调整社会化对象原有的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使之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和参与新的社会生活。退役军人从部队退伍进入社会后,面临着再社会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部队生活与社会脱节、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工作岗位与预期有差距,一部分退役军人退役后出现社会适应困难、心理压力大、荣誉感流失等情况,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并且,他们退役后远离了战友,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尚未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系统,这可能会使他们在出现心理压力或不良情绪时,无处宣泄、倾诉。另外,一部分退役军人在就业过程中存在“坐、等、靠”的依赖心理,希望政府能够安排满意的工作,在结果未达到其预期,可能出现抱怨的情绪,导致心理失衡。

(三)文化程度特点

根据一项退役士兵就业现状的调查显示[3],大部分退役军人退役时的学历为高中以下学历,仅有37%的军人能达到专科以上学历,大部分退役军人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差,使他们对书本内容的理解,较一般学生有一定差距,可能会导致他们在掌握理论知识时学习吃力,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职业院校系统开展退役军人就业培训的建议

(一)培训课程设置有所侧重

采用职业技能培训与社会适应性培训相结合的模式,根据退役军人的不同就业情况,制定出不同的课程标准、培训标准。对已确定就业单位即将就业的退役军人开设职业技能培训及社会适应性培训,保障其在掌握岗位技能的同时,还能够快速融入新的工作环境,适应社会生活,完成社会角色转化。对就业去向尚未确定的退役军人,根据社会需求和退役军人自身意愿,着重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使他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就业所需的一技之长,增加就业机会。

(二)利用多种形式完善教学

职业院校对退役军人开展的就业培训,除采用传统的书本、黑板、多媒体完成理论教学外,还可以在实训场地进行设备操作,工具使用。通过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实际工作,将教学过程中学习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践相结合。退役军人可通过参与式学习,短时间内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掌握实习实训经验、学习与他人相互协作[4]。此外,退役军人的集体荣誉感极强,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可采用自由结组的形式,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某项作业,组内成员可进行互助,且成员会有为小组争得荣誉的动力,从而促进课程的学习和知识的掌握。另外,考虑到退役军人基础知识薄弱,但自尊心强、不畏困难的特点,运用网络教学、远程教学[5]等现代化培训形式,使他们能对课堂上未理解的部分在课下进行反复的观摩、学习。同时,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向老师提问留言,将对课程的看法需求与老师在线沟通。这样既能使授课教师及时掌握退役军人学习动态,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能满足退役军人强烈的自尊心和获取知识的信心。

(三)培训内容定向、务实

职业院校对退役军人开展的教学工作,应区别于对普通职业院校学生的教学。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教学是全面而多元化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重,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都需要学习。而对退役军人进行的专业技能培训,其目的是使之成为具有某种职业能力,能快速胜任某一岗位的专才,而非全才。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课程应瞄准某一职业,课程内容为这一职业服务,从而完成与就业目标的对接[6]。缩短退役军人与工作岗位的距离,使退役军人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够胜任岗位要求。对与岗位要求连接不紧密的课程内容,应根据需要进行删减,做到用什么就学什么。

另外,对退役军人进行的社会适应性培训,应以解决退役军人退役后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主。社会适应性培训的目的是让退役军人掌握一定的技能和调适方法,缓解当前面临的压力,重在助人自助,而非单纯的安抚。在社会适应方面,退役军人离开了熟悉的部队环境,在进入社会后面临着再社会化不适,周围倾诉对象减少,即将进入新的工作岗位焦虑不安以及面临成家立业、养家糊口的经济压力,这些会导致退役军人心理压力骤然增加。因此,对其进行的社会适应性培训,应以如何适应环境、学习与人交往、缓解心理压力、缓解不良情绪为主要内容。培训可以以互动为主,对退役军人存在的共性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

(四)利用校企合作增加就业机会

根据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特点,了解企业急需的专业技术岗位有哪些,能否通过短期培训上岗。对尚未就业的退役军人介绍企业及所需岗位情况,鼓励其报名参加专业技术岗位培训,再根据报名情况,开班授课,进行订单式培养。对政府而言,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增加了退役军人的就业机会,协助国家完成退役军人就业的帮扶工作,且企业与退役军人可以双向选择,能够减少双方被硬性指派的抵触情绪;对企业而言,对退役军人的订单式培养可以及时解决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缺乏的问题,且退役军人多为本地人口,人口流动性较普通学生稳定,他们的生理及心理年龄较普通学生偏大,更为成熟稳定,这些情况能够减少企业员工入职后的流动性;对退役军人而言,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能够减少他们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对久处部队与社会脱节的退役军人,新的工作岗位能为他们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使他们快速融入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于京天,郭静.加强部际协同 系统开展退役巨人教育培训:国际经验与本土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2):38-43.

[2]范利軍.铁路复原退伍军人岗前培训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以郑州铁路局郑州职工培训基地开展复员退伍军人岗前培训为例[J].中国培训,2018(65):57-58.

[3]丁耀,吴红斌.退役士兵就业现状调查及就业满意度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6(5):78-84.

[4]陈希思.退伍军人优抚安置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的研究:以成都市S镇为例[D].成都:西华大学,2017.

[5]张雪峰.当前我国退役士兵的职业转向障碍及社会工作介入:以上海P区H街道为例[J].青年学报,2014(1):61-64.

[6]朱虎.退役军人再就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盐城市为例[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岗位培训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