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生习惯“再养成”的教育思路与策略研究

2019-01-06 03:36朱磊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10期
关键词:早操榜样习惯

朱磊

[摘           要]  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语言和思维习惯。目前各个层次、各种机构在养成教育方面的研究都有一定收获,对适龄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已渐渐步入正轨,为中小学学生的习惯养成、终身学习建立了灯塔,很好地指导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但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养成教育相对缺失,缺乏指导性的建设。针对中职学生的行为习惯现状,提出习惯“再养成”的教育思路,并且总结了一些方法策略。

[关    键   词]  中职生;习惯“再养成”;养成教育;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9-0216-02

由于中职生所处人生阶段以及生活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面对一些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中小学的现有养成教育理论有些捉襟见肘,适应性有些欠缺,并不能生搬硬套过来。中职生养成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中职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而现阶段的中职生接触社会事物逐渐增多,各类资讯、手机等电子设备对中职生影响较大,很多不良习惯也在慢慢养成,对中职生的成长极其不利。另外,各种恶习慢慢凸显出来,影响了中职生的健康成长。为此,中职生的习惯“再养成”教育方案探究与实际应用探讨迫在眉睫。

以“职业素养”养成为目标的中职生的习惯“再养成”是一个漫长、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个漫长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重点,我们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

一、创造习惯“再养成”的养成环境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是优良习惯形成的必要条件。中职生在各种因素的冲击下,各种陋习显现,打架斗殴、恶语漫骂、懒散至极;人人与手机为伍,“王者”加身,沉迷于游戏之中。在这种纷杂的大环境中,我们期望学生优良习惯的养成。

为此,必须建立一个独立的、符合习惯“再养成”教育实施的校园环境才能更好地去服务学生。前不久,山东省立法禁止手机类电子设备进入教室,从某方面反映出手机游戏对教育的冲击,在这种不良的冲击下,学校必须有一定的应对措施。如果不加阻止,任由其发展,处于未成年的学生哪个能经得起诱惑?久而久之,中职生在这种“舒适”“安逸”环境下,机不离手,成瘾难消。学习?健康?优良习惯的养成?都不如一把游戏来的安逸。为此,创造优良的校园教育环境,是习惯再养成教育实施的先决条件,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然而能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环境并不是仅靠禁止就能营造的,在禁止某些行为的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地去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组织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促进新习惯的“再养成”。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起来,让学生有事可做。我们可以以时间段为引导,挤占学生原有不良习惯使用的时间。如早晨,我们可以设立早操制度,形成早起习惯。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爱好,我们可以把早操多样化,各类体育项目都可创立早练模式,我们还可以成立不同项目小组,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综合探索能力等。晚课时间,手机使用泛滥,游戏团战此起彼伏。这种环境下,部分学生想学习,充实自己都成了一种奢望。最终结果就是团战游戏“成员”又多了一人……为了挤占晚课“游戏”时间,可以设立不同兴趣小组,由老师有组织地去培养学生的某些习惯。可以组建手工兴趣小组、书画兴趣小组、机加工兴趣小组等,并定期组织比赛和展览,这样挤掉游戏时间的同时又增加了学生本身技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感和成就感,进而培养一个健康的兴趣爱好。而这些教育活动的开展,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优良习惯的养成,创造良好学校环境。

对于打架斗殴、脏话连篇等日常不良习惯,我们可以开展不同的教育周活动,并把这种活动固定化、长期化,让学生明白,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举止习惯能够帮助他们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而拥有不良习惯的人,会被人反感和厌恶。另外也可以通过一些团队活动让学生之间培养良好的同窗关系,化解矛盾,增加情谊,比如拔河、足球、篮球、大合唱等,通过这些团体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团结的力量,脱离个人主义和校园帮派,形成正常竞争关系。从校园层面去建立这么一个氛围,以便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为良好习惯的再养成做好基础准备。

二、注重榜样的引导

榜样的示范力量是无穷的,积极的人生目标能够指引人生道路的方向。在中职学生习惯再养成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树立起目标榜样,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会促使中职学生远大的理想的形成,以豁达心态和务实精神去实现人生目标。在习惯“再养成”过程中,每个中职生都应该找到自己的目标、自己的学习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榜样的力量我们的学生才会更好地约束自己。很多中职生成绩相对较差,毕业后入伍就成了很多人的一个选择。然而正是由于有入伍作为后路,就造就了松散的校园生活,加速了学习成绩的下滑。這时候我们就应该加强宣传,为这批学生确立自己的正确方向。特别是我们可以对优秀士兵的事迹进行宣扬,在参军这条路上为学生树立目标、树立方向。进而引导学生去关注优秀榜样的日常,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慢慢形成优良日常习惯的“再养成”。为了更能贴近生活,我们的榜样不需要多么的高大上,有时候本校的优秀从军人员更能激励学生,现场的讲座会更有感染力,亲口传述的事迹更能为学生指明方向。

由于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各行各业优秀学习榜样,我们都可以展示给我们的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像有学生不喜欢知识学习,但是对实操特别感兴趣。我们就可以为其组织部分优秀毕业生,在专业道路上给予其帮助。他们之间可以结成帮扶关系,对学生在校学习技能知识进行辅导,有了毕业生的工作经验指导,会更具有针对性和导向性。

三、制订计划并实施

习惯再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坚持与努力,自我约束的作用不可或缺。而中职生经历了小学与初中的筛选后,进入了中职院校,他们是一个缺乏自我约束的群体。依靠学生自律去养成良好的习惯,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而对于中职生来说,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更长时间的坚持。有心理学家指出,习惯的形成或一种长期行为的诞生需要坚持重复21天,而要想稳定该习惯,你就需要90天以上或者更久。改掉不良的旧习惯,养成好习惯,也就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了。它需要学生将最初的三分钟热度变为一种坚持,一种持久的坚持。

为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制订自己的习惯“再养成”计划,建立适当的目标计划。我们可以实行每日打卡、记录,将习惯“再养成”计划落实在纸上,并告诉你的朋友,给自己一种压力。但切记不要贪多,保持简单,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慢慢去改变。既要追求完美,又要从一步步地做起,不要指望一次就全部改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重去引导学生,将这个习惯养成计划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职业习惯结合起来,最终形成学生的职业素养。

比如说,我们建立了早操制度,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形成早起习惯,每天早上固定时间在操场进行点名,培养学生形成严格的时间观念,迟到或者不来的学生,可以将名字记录在黑板之上,让所有学生都知道有谁没有参加早操,并且还要利用他们的课间时间,把早操的内容补上。这样学生为了避免自己“丢脸”,都会尽量参加早操,久而久之,就会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甚至不用点名,就会主动来操场做早操。

又比如,我们建立了机械加工兴趣小组,最初目的是为了挤占学生晚课游戏时间,创造小范围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后期我们就要考虑制订相应的专业总体目标和学习计划,确定每日打卡内容,坚持打卡训练等。教师可以辅助学生制订每天要定时定量完成的学习任务,设立最终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从点点滴滴做起,每天进步一点,经过自己的学习打卡记录,能让学生明确地看到自己的进步过程,体会到收获,感受到自信,看着一个个目标被完成,能够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各个专业,设立不同的专业计划培训,辅助学生优良职业习惯的养成,为学生以后的职业素养的形成打下基础。

四、注重激励与奖励

在习惯再养成过程中,作为教师要通过语言、情感和适当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取得的小进步、小突破进行肯定、鼓励和赞扬。这可以使学生获得自信与成功体验的同时,激发自己的内在动力,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對于初中分流而来的中职学生来说,在奖励方面是比较“陌生”的。小学、初中阶段,中职生一路走来,成绩不是很突出,反而散事太多,由此而引来的批评、处分、记过成为他们的常事。不要说是表扬,有时候能获得几句激励的语言也成为一种奢望。但正因为如此,激励与奖励的强化作用在中职生身上更能发挥作用。

对于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我就会着重关注,寻找他生活中的闪光点,先进行自信培养。比如有一个学生成绩不好,但是我发现他唱歌很好听,于是我推荐他加入了校合唱团,让他培养自信,然后在学习上也不再自甘堕落,经过我指导了一些学习方法,再加上他自己的努力,成绩很快就进步了一大截。对于成绩较好或者有突出特长的学生,则要进行奖励,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好或者有特长是有收获的,以此激励他们持续努力,增添学习动力,培养良好的习惯。比如可以时常举办一些测验或者比赛,可以是学习方面的,也可以是其他活动,像是“机加工大赛”“班级运动会”“绘画比赛”“争做文明标兵”等活动,都可以奖励对应方向的优秀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还能激励其他学生进步,形成良性竞争意识。

在习惯“再养成”的过程中,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我们应对学生取得的优良习惯予以及时反馈,给予激励与奖励,而且要增加仪式感,组织交流会或者是表彰大会,在奖励的同时,树立身边的典型,形成模范效应。

综上所述,在现如今的中职校园当中还是存在着很大的校园问题,需要教师通过习惯“再养成”的方式,来改进学生的缺点,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帮助学生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同学,提高学生素质,增加道德涵养,让学生拥有自信,有主动学习的动力和精神,有不甘落后的奋斗和勇气。总之,习惯“再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杨建梅.中等职业学校养成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2]李凤玲.矫正中职生不良文明行为习惯的策略[J].中国高新区,2017(17).

[3]黄瀚.中职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学校管理策略[J].科学咨询,2017(8).

[4]王越敏.中职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2018(8).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早操榜样习惯
高校“以人为本”模式下早操制度的理性思考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做早操
早操
好习惯
做一做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