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地铁文化发展现状的对比与启示

2019-01-06 03:39魏持彬
艺术科技 2019年21期
关键词:捷运艺术文化

摘 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剧增的今天,地铁在为城市缓解交通运输压力的同时,也逐渐成为展示和传播多元信息文化的重要平台。地铁文化是城市地铁交通系统与社会文化艺术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新时代文化形式,从地铁站台的设计,到地铁整体环境的空间视觉体验,种种细节都体现着城市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鲜明的文化心理。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和研究国内外几大城市的地铁文化发展现状,从创新和人文角度探讨国内地铁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地铁文化;艺术;现状;分析启示

1 国内外地铁文化发展现状

1.1 伦敦地铁文化

英国伦敦地铁修建于1856年,于1863年正式投入运营,是世界上最早修建的地铁。伦敦地铁在百年岁月的洗礼下,外表已逐渐变得陈旧。然而,伦敦地铁在管理和内部维护工作上做得很好,地铁车厢非常干净整洁,历史感与现代感集于一身。伦敦地铁车厢内张贴了许多名人诗句和字画,让乘客在乘坐地铁的同时可以感受伦敦的文化气息。同时,伦敦地铁早在2000年就实施了名为“Art on The Underground For everyone,everyday”的公共艺术项目。该艺术项目的内容以当代艺术作品为主,由不同风格的艺术家创作形式多样的艺术作品放置于地铁空间内,这些作品既包括专门为伦敦地铁设计制作的极具艺术性的海报招贴,也包括体积庞大、令人深思的艺术装置,使身处旅途中的行人無时无刻不享受着艺术的熏陶与启迪。

1.2 东京地铁文化

日本东京于1927年开通了亚洲第一条地铁,作为日本的经济中心,东京市区人口数量庞大,人口密度远超于中国的北京市。因此,发达的地铁运输系统,有效地缓解了东京交通拥堵状况。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东京地铁在运营和形象管理上倾注了许多精力,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气质。早在20世纪80年代,东京地铁就在江户区创建了地铁博物馆,旨在为出行的人们普及地铁常识与新技术的应用。近年来,东京地铁每年还会在沿线站点附近的学校、医院、体育馆等场所举办形式丰富的、具有公益性质的文化娱乐活动,例如美术作品展、音乐会、演讲会,极大地活跃了当地的文化氛围。每逢日本的传统节日或文化庆祝活动,地铁车厢内都会张贴各种艺术海报和宣传广告,让来自各个国家地区的游客充分了解到日本文化。这也是对城市形象的一种传播和推广。另外,在大学生毕业季来临的时候,日本各大美术院校的师生将毕业作品展览搬进地铁车厢,琳琅满目的艺术作品布满了车厢,使地铁车厢变成了“移动的美术馆”,乘客们在出行途中就可以欣赏到最前沿的艺术信息。这对提升大众艺术审美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3 上海地铁文化

相对于国外城市地铁上百年的灿烂历史与文化积淀,上海地铁带给人更多的印象是年轻与活力。随着站点的日益增多,乘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求出行便利、环境整洁,也更希望地铁的软件设施具有文化性和艺术性。往年上海地铁在地铁广告的投放上基本分为商业型广告和公益型广告,主要是为了满足地铁运营收益和公益普及等硬性需要。近年来,上海地铁在地铁文化上的探索与尝试呈多元化趋势。2013年,上海地铁制定了《2013-2015年上海地铁公共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计划中强调了地铁文化具有公共性、公众性、开放性、互动性、愉悦性等特点,应该充分利用好地铁文化平台,传播更多有价值的文化信息,满足人民大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上海地铁在运营上提出的具有前瞻性的规划理念。与此同时,上海地铁计划将部分站点建设成为地铁公共文化车站,使乘客穿梭在地铁空间内可以欣赏到雕塑、绘画、公益项目等地铁文化作品。2018年,上海地铁实施了“1+16”美术馆市民共享计划,地铁10号线列车的车身、车厢内部都布满了具有波普艺术风格的文化元素,列车拉手上都贴上了上海市各家美术馆的标志。这项计划的目的是希望市民乘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美术馆文化,走进美术馆去体验艺术的魅力。

1.4 台北捷运文化

台湾人把地铁称作捷运。台北捷运处处体现着台湾的人文关怀,比如为了关照残障人士,捷运的每一个出入口、换乘站点都设置了完善的无障碍设施,捷运的车厢空间设计得非常明亮、宽敞,残障人士可以驾驶着轮椅自如出入。基本上每个捷运站都有墙绘和涂鸦,还会不定期地举办书法或美术展,使地铁空间变身为艺术空间。这展现了台湾“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使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能体会到被爱护、被关怀的归属感。2018年,台北捷运推出“设计进站”策划活动,该活动邀请了一些本土艺术家为台北捷运设计了风趣幽默、特色鲜明的视觉标语和提示类海报。另外,设计师们以“城市悠游”为主题,引导憨儿描绘出许多可爱、惊艳的作品,并将这些作品授权给企业,所得利润回馈给心智障碍群体,真正实现了艺术与公益的结合。

2 对比与分析

第一,国外城市地铁文化的发展时间比国内要早一些,地铁文化建设相对成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铁文化氛围。伦敦地铁历久弥新、大气磅礴的艺术装饰,体现出城市的历史感与包容感;东京地铁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之间的完美契合。总体来说,国外的地铁文化更加注重营造文化艺术氛围,在艺术品和装饰效果的尝试上更加大胆、多元;此外,国外地铁在整体艺术空间的塑造上,让乘客置身其中,有更加强烈的互动与体验感。

第二,国内城市地铁文化发展的标杆——上海地铁,尝试突破保守的陈旧形式,追求更深层次的市民文化艺术参与感,以期达到提高市民审美水平、提升城市形象的愿景。台北捷运在捷运系统中所增设的一些人性化设计和基础设施,使市民可以体验到更多的人文温暖和社会关怀。

3 启示

国内外一线典型城市的地铁文化,呈现出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发展现状,但随着建设地铁的城市越来越多,对于刚开通地铁的城市来说,如何汲取各大城市优秀的地铁文化发展经验,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未来的城市地铁文化究竟该是怎样的?地铁文化如何更好地服务乘客和市民?笔者通过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地铁文化发展情况,得出了一些启示。

3.1 地铁文化应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实现“全设计”

在全民素质逐渐提升、精神追求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地铁系统在满足人们日常出行需要、缓解交通运输压力之外,应该在站内平台设计、上下楼梯、电梯等硬件设施方面追求更为人性化的设计和管理。在地铁系统整体的视觉设计上诸如海报、广告、标语的设计,应该更注重人们的感官体验和舒适度,实现“全设计”理念,强调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方便和安全的关注。同时,也应关注到公共场所里所有人的方便和安全,给予乘客更多的社会关怀。

3.2 尝试新媒体和网络创新技术在地铁文化中的应用

高科技的发展以及其与艺术结合所产生的新的艺术形式,同样可以运用在地铁的环境视觉空间中,定期地将艺术家创作的作品装置于地铁站内。乘客在乘坐地铁的同时也在接受着艺术和文化的陶冶,从而实现乘客与艺术的近距离体验与互动。

3.3 在弘扬地域传统文化的同时拓展多元化艺术语言

传统文化是需要传承和发扬的,国内大多數城市地铁的站台和文化墙设计基本上都是采用地方传统文化元素。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外来人口和多样性文化同样需要被关注。地铁文化在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也要体现出城市对多样性文化的包容,让外来工作者和游客可以找到文化认同感,实现文化艺术的求同存异。现代与传统的结合、民族与世界的交融,是时代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地铁象征着时代与速度,穿梭于各大繁华城市中的地铁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它逐渐成了城市独特的文化语言,呈现着每个城市的生活状态。中国城市正在进入一个地铁大发展浪潮,地铁空间逐渐成为城市多元文化的“聚集地”。地铁文化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将呈现出形式多样、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相信未来的地铁文化可以通过不断更新和完善,实现人文性和功能性的最佳结合,更好地服务城市生活。

参考文献:

[1] 王伯瑛.地铁文化建设策略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10).

[2] 李兆友,王健.地铁与城市[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

[3] 蒉凯频.东京的交通炫在哪里?[J].观察与思考,2007(4).

[4] 周丽霞.论地铁空间设计的人文关怀[J].装饰,2007(3).

[5] 杜士英.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魏持彬(1996—),男,安徽宿州人,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201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捷运艺术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曼谷大修捷运线要十年赶超东京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