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9-01-06 03:39冯超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方法核心素养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而小学生心智发育尚未成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在学习数学抽象概念时难度较大。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视频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空间思维,增强数学课堂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多媒体;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冯超,安徽省亳州市夏侯小学分校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安徽  亳州  236800)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6-0047-02

小学数学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核心素养观的指导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生动、直观、形象和信息量大等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小学数学知识对于正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有些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将这些抽象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易接受的具体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师要在学习中巧用多媒体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学习和讨论,提升教学质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作探究,认识生活中的数学原理,并根据教师设置的学习任务,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图像、音频资源丰富的特点,创设融情于景的课堂学习情境,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此外,教师利用多媒体可以对不同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情境创设,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丰富性和多样化优势。在教学情境中,与教学内容对应的图片和音频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参与数学课堂学习,提高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

例如,在“加与减”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将加减算式中的数字用图形表示,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解决图形数量的计算问题,如50-20-8=?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卡通人物教师提出问题“学校组织学生春游,我们班一共有50名学生,目前还有多少人没有上车呢?”此情境中有两辆大巴车,一辆车载有20人,另一辆车载有8人。要求学生据此情境解答问题,学生首先要将问题情境转化为算式计算。这个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紧密联系,是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数学应用能力的提高。数学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将抽象知识具象化,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小学数学中的图形类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时需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以理解图形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图形,进行图形演示,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图形的动态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多媒体展现的画面与动画视频,对比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师口头讲述与板书教学有直观可感的优势,将抽象知识变得更加具体,更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图形的变化”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各种图形变化有更加具体的认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图形变化,让学生根据展示图案折一折、做一做,通过剪纸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学习剪纸方法,然后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图形裁剪。教师可以展示一些简单的图形,如加粗的汉字“王”、国旗上的“五角星”以及“三叶草”等简单图形,这些图形均可经由纸张折叠与裁剪得到,学生在裁剪过程中,可以感知图形的动态变化过程,使抽象的图形内容具象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三、强化数学实验演示,促进学生理解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需要探究的问题,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传统教学中,受实验器材与空间所限,实验探究类的数学问题往往很难进行深入探讨,利用多媒体能有效解决这一教学难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数学实验,让学生在电子设备上进行数学实验模拟操作,再动手实践,教师从旁辅导,引导学生选定数学实验方法,选择实验所需软件,然后进行实验操作并且验证实验的正确性。在这模拟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学会将课堂所学数学理论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例如,在“调查与统计”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调查班级同学喜欢的动物,如兔、猴、鱼、熊猫、狗等的数量,并且将数据输入设备进行模拟实验,然后将所有学生喜欢的动物进行排序,可以运用直条图或者圆形图的方式呈现调查结果,让学生对喜欢动物的人数和比例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并且分析喜欢人数最多的动物与喜欢人数最少的动物是什么,还可以观察喜欢各種动物的人数之间的差值等。在模拟实验的过程中探究问题,并且进行实验演示,贴近学生的生活,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数据与多媒体进行结合,做好教学实验演示,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促进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小学数学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将多媒体教学手段积极地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让数学中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转变为更加具体并且为学生所接受、能够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红霞.浅谈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学大众,2009,(7).

[2] 李雨兰.中学数学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教育界,2011,(11).

[3] 戎杰.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6).

[4] 李鑫.引入科技活力  优化课程教学——浅谈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9).

[5] 王利华.巧用多媒体教育设备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中国教育科技装备,2019,(19).

责任编辑 彭思敏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方法核心素养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