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声
“小城故事多,景色也不错。”这句邓丽君的歌词用来给安徽凤阳做标签也是十分贴切的。
恢宏壮丽明皇陵
元朝末年,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捷报频传、势如破竹,朱元璋一心想把将来的国都建在自己的家乡安徽凤阳,便派人在凤阳修建规模庞大的都城——中都。
朱元璋称帝第二年便在其父母坟墓处修建皇陵,历时十年。当时的皇陵分皇城、砖城和外土城三部分,占地两万余亩,城内殿堂房舍千余间,仅护陵的人就有3340户。陵园规模宏伟,园内有大量精湛的碑石雕刻,其气势甚至超过南京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只可惜陵园内大部分建筑皆被毁于明朝末年。
走在明皇陵内的大道上,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大道两旁的32对排列整齐的石像生,而大家所熟知的北京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乾陵都只有18对石像生。陵园导游自豪地说:“这里的石像生数量之多、雕刻之精美,为历代所有帝王陵园之冠,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石像生自北向南成对排列,这些用硬度极高的青石雕刻的石像生,无论是麒麟、石狮、石虎、石羊,还是华表、文臣、武将、石马与牵马人,无不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1982年,这里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如今正在申请世界级文化遗产。
沿着石板铺就的大道继续往南走,过了金水桥就会看到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飞檐斗拱的凉亭。西侧的凉亭里放置的是朱元璋御制的皇陵碑,碑上镌刻着朱元璋亲自撰写的碑文。皇陵碑高6.87米,由碑座、碑身、碑帽三部分组成,碑额上刻有“大明皇陵之碑”六个大字。其实,建造皇陵之初已有文臣儒士撰写了碑记,但朱元璋认为这些粉饰之文不足为后世子孙戒,于是又亲自撰写了碑文,碑文共1105个字,内容主要记述了朱元璋的身世、僧侣生活、戎马生涯以及开创大明江山的全过程,阐明了昌运兴盛的道理,以作为子孙后代的训典。
在皇陵碑对面的凉亭里树立着一块无字碑,形态规格与皇陵碑一模一样,但碑体上没有一个文字,这是朱元璋专为其祖辈歌功颂德而立的,他认为其祖辈的功德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于是树立无字碑以彰显功德无量之意。历经六百多年风雨的皇陵碑和无字碑被后人称为“皇陵双绝”。
走过两座碑亭,大道两侧出现两片茂密的松树林,这里便是享殿遗址。享殿是皇帝祭祀祖先和休息的地方,明代皇帝在祭祀祖先时,为了躲避陵寝过重的阴气,到了享殿就不再前行,所有的祭奠活动都在这里进行,这里曾是皇陵中最恢宏奢华的建筑,可惜早已被焚毁。
享殿以南有座像小山似的大土丘,朱元璋的父母和兄嫂就埋葬于此。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曾多次考虑为父母迁葬,因有臣子劝说迁葬会破了“兴龙宝地”的风水,于是才就地建造了园陵。
皇帝扫地龙兴寺
凤阳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奇故事:朱元璋当小和尚时,每天都要打扫寺院,他嫌泥塑菩萨碍手碍脚,便随口说:“你们都到门外待着去,等我扫好了再进来。”话音刚落,菩萨们竟真的跑出去了。等朱元璋扫完地,菩萨们又回到了原位。一天,方丈发现菩萨们都立在门外,问:“你一个小和尚怎么把菩萨搬到外面去的?”朱元璋说:“是他们自己跑出去的。”方丈不信。朱元璋便喊道:“你们还是回到原位吧。”果然菩萨们又回到了原位,这下可把方丈惊呆了,猜想这小和尚定非凡俗之辈。
朱元璋扫地之处正是位于明皇陵之侧的於皇寺,当年他在此出家仅五十天,寺庙便因荒年无以为继,朱元璋只得云游四方。三年后,朱元璋复入於皇寺,始知立志勤学,并与反抗元朝政府的红巾军有了来往。又过了四年,寺庙被元兵烧毁,朱元璋便投身郭子兴手下的红巾军,从此南征北战,直至1368年推翻元朝,统一天下成为明太祖。十五年后,朱元璋下令重建於皇寺,整座寺院气势恢宏,有“僧童骑马关山门”之说。
朱元璋对重建於皇寺相当重视,赐名“大龙兴寺”,还为其特别制定了一部《御制大龙兴寺律僧法》,这在我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也大大提高了龙兴寺在明代的名气和地位,数百年来一直被视为国内名刹之一。
龙兴寺中房屋飞檐处的风铃与别处寺院所见大为不同,全都铸成了龙形,发出铮铮的脆响,让人顿时感受到皇家气派。
“东方芭蕾”凤阳花鼓
《凤阳歌》是凤阳花鼓的代表曲目,其产生的背景有多种说法:一说它来自民间歌舞,是安徽民间歌舞《打花鼓》中的歌曲。花鼓又称“双条鼓”、“花边鼓”、“花鼓小锣”,歷史上由于淮河流域经常闹水灾,老百姓四处逃荒,沿路乞讨,乞讨的手段之一就是身背花鼓、手执小锣边敲边舞边唱,所唱的曲子大都是当地的秧歌、小调,因这种歌舞形式最早流行于凤阳,故称“凤阳花鼓”。二说它来源于明代戏曲,依据是清乾隆年间的戏曲集《缀白裘》第六集梆子腔《花鼓》中出现过这首歌,唱词基本相同,并被称为《凤阳歌》,又因为这段词出自明万历年间周朝俊所编传奇《红梅记》,故有人说《凤阳歌》产生于明代。但从安徽与南京相距很近,且歌词中有直接讥讽朱元璋及明代文字狱的内容来看,后者的说法似乎不太可能,所以说它流行于明末清初较为妥切。
《凤阳歌》的曲调共四个乐句,首句中的两个乐句都以Mi作尾音,而后面的三个乐句都结束于Re音,形成乐句结束音一边倒的趋势,这在以起承转合为典型结构原则的汉族民歌中较为少见。四句共同构成两头高、中间低的格局,不仅掩盖了同音结束的不足,反而使之成为民歌文献中大胆创新的范例。此外,每唱完正词段落后,再一连补唱四句“咚咚咚咚呛”,并仍结束于Re音,既突出了花鼓的特征,又使结束音更加稳定。而在歌曲反复时,第一、二乐句的一些变化则是作曲家任光1935年在影片《大路》中引用原民歌时所作的改动,这一改动使原曲增加了新的光彩,也为后人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