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证据意识贯穿整个科学课堂

2019-01-06 03:37刘永祥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证据身体意识

刘永祥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这就要求学生在提出猜想和假设后能用事实、证据去论证自己的猜测。这种证据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对世界保持好奇心的同时,能用更加严谨的科学态度去描述和解释世界。

所谓证据意识,是指人们对证据作用和价值的一种觉醒和知晓的心理状态,是人们面对争议时重视证据并自觉运用证据的心理觉醒。要培养和强化这种意识,教学中需要浓郁的实证氛围,而非流于形式,更不能重结论而轻证据。为此,以执教的《原来是相互关联的》一课,来谈谈我对如何让证据意识在科学课堂中扎根的一些举措和反思。

一、贯穿主线,凸显证据意识

在引入中植入证据意识,开门见山,使整堂课的主线更加清晰。每一节课的引入是一门艺术,好的引入,可以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在这个环节中渗透证据意识,可以很好地起到导向、铺垫的作用,营造一种良好的寻找证据的氛围。

教学片段一:

出示多张动植物图片。

师:是什么使这些生物的身体特征各不相同呢?

生:环境。

师:真如同学们所猜测的那样,环境与生物身体特征真是相关联的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证据。

板书:是相互关联的吗?

以寻找证据的方式拉开探究的序幕,并使这种方式贯穿了整个教学的主线,使科学探究具有明确的导向性。这样的引入给整堂课打下了一个主题明确的基调,围绕着“寻找证据证明环境与生物的身体特征是否相关联”展开研究,摒弃了其他因素的干扰,使整个探究变得简约而高效。由此形成的用事实说话的氛围,使探究瞬间变得严谨而不失挑战趣味,对于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有着较好的作用,初步凸显出了证据意识。

二、以小見大,深化证据意识

要得出一个结论,需要充足的证据支持。如果选择的依据太过空泛,学生缺乏经验或已有知识的支撑,这种概念的构建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更别提用科学知识去描述和解释世界。因此,我们选择的证据要“小而精”——既浅显易懂,又具有针对性。事实上,对于本课来说,符合这个要求的例子是非常有限的,很多例子对于教师来说都具有一定的难度,更何况是让儿童去理解、去解释。而教材选择的几组事例比较符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体现了一种以小见大的思维方式。

通过观察比较不同植物的某几个小部位——根、叶的特征,证明植物根、叶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并使学生初步意识到植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身体特征。这种以小见大的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证据意识的提升更加扎实、有效。教材选择的两组例子也极具对比性,很是典型。但是执教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对不同植物的根与水分的关系以及叶片的蒸腾作用的了解都是片面的,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这就导致证据的收集出现了障碍。基于这种情况,我在课前谈话时就出示了关于蒸腾作用的小资料,为下面的探究降低难度。也可以在学生表述完自己的理解后出示小资料进一步完善证据,这样搜集的证据更具说服力,更加严谨。

但是阅读、分析资料的方式毕竟缺乏儿童趣味,亲手实验来验证猜测才更具说服力。

教学片段二:

师:纺锤形真的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吗?我们需要用事实说话。

出示材料:用胡萝卜制作的长方体和纺锤形(重量和体积相近)

有挂钩的棉线

六枚回形针

装有水的水槽

师:猜一猜,这些物体分别模拟什么?

生:不同形状的胡萝卜分别模拟不同体型的鱼。

生:棉线和回形针模拟的是鱼的动力,装有水的水槽模拟的是江河。

师:你能否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比一比哪种形状游得更快?

在探究动物的身体特征与环境是否相关联时,我们用一些模拟实验去验证猜测。但是在选择模拟对象时,如果选择的研究对象过多,虽然获得的证据增加了,但是本堂课的研究主题会相对分散。因此我们选择一个典型的身体特征——纺锤形,展开研究,也体现了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思想。在设计对比实验时既能回顾和加深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又能使探究更具针对性,更加高效。

三、拓展延伸,升华证据意识

如果证据意识只是体现在引入和几个教学环节,这样的意识培养是非常有限的,只是在这一节课粗浅地接触了一下实证思维。因此,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升华证据意识,让这种思维带入到课后,延伸到以后的科学探究,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在下结论前需要充足的证据,而完全归纳法正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所谓完全归纳法,是指以某类中每一对象(或子类)都具有或不具有某一属性为前提,推出以该类对象全部具有或不具有该属性为结论的归纳推理。在前面的研究中,我们得出植物、动物的某些身体结构与环境是相互关联的。在拓展延伸环节,我用两个相同的问题引起学生对证据意识的重新认识:“现在,我们能下结论说所有的生物都与环境相互关联吗?”这两个问题其实是这堂课的点睛之笔,是非常有必要的。一前一后,反复强调了我们在下结论前需要充足的证据,不断冲击学生对证据意识的认识,使他们的思维更加严谨。开放式的结尾也为下一节课继续寻找更多的证据做好了铺垫,让人意犹未尽。

当一堂课的引入、探究、延伸都以寻找证据的方式展开探究时,整个教学就会展现出一种虎头、猪肚、凤尾的良好效果。在这样的浓郁的氛围中,证据意识在学生脑海中的形成和提升将变得水到渠成,在科学课堂中的扎根将更加有力。

【作者单位: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布政小学  浙江】

猜你喜欢
证据身体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对于家庭暴力应当如何搜集证据
“大禹治水”有了新证据
手上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