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科学实证意识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019-01-06 03:37范雪群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蚕宝宝意识科学

范雪群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小学科学可在培养孩子发展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科学的本质是实证的,提高实证意识是最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教育价值。所以,科学教师应该分析学生缺乏实证意识的原因,采取教学策略用心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这就是说明科学的本质是实证的,要求学生从事实、证据出发去探求结果。所以,科学教师应该分析学生缺乏实证意识的原因,采取教学策略用心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一、学生缺乏实证意识的现象及原因分析

(一)过于依赖老师的权威,缺乏探究的意识和精神

小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权威,具体表现在教师提问时没有思考而直接回答书本中的标准答案,或者坚信教师提出的观点而不思考、不提出质疑。例如老师在课堂上提出 “蚂蚁遇到同伴时用触角交流信息”这一知识概念时,很多学生就不思考、不提出质疑,更加不会主动去探究是否正确。出现这些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教育强调知识传统地集成,学校将教学重心放在了主要学科中,以应付考试和提高成绩作为最终目标,导致科学学习的过程往往是“填鸭式”和“应试式”的教育,这不仅导致科学探究活动的减少,也导致学生的思维仅局限于吸收书本以及老师所灌输的固有知识,而缺乏质疑能力,探究意识也逐渐淡薄。

(二)盲目草率下结论,轻易建立科学概念

科学真理、科学概念是需要经过反复验证,经得起反复检验的。有很多问题表面看起来似乎和生活中学生所见的内容和想法是一致的,因此一旦达到的科学数据或者实验结果和学生的想法一致,他们就会很快得到结论,殊不知这种结论概念的建立是很片面和未经过反复验证的。

二、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的教学策略

(一)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传统的教学是一种“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研究表明这种被动学习的模式对大多数学生是不适用的。对于小学科学来说,有效的学习要求学生从事实、证据出发去探求结果。所以,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依照新课改的要求,使自己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中走出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性学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实事求是地通过探索获得知识。教师要努力把实证意识渗透到课堂探究活动的具体指导上,深入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适时掌握情况并作及时调控。在教学六年级《滑轮组》一课时,我让学生通过实验研究滑轮组的作用,学生在分组实验过程中兴奋极了,课堂很是热闹,可能是想着老师在最后是会给出实验结论的,所以只顾着不断地组装滑轮组来玩,不及时地进行记录、小结。这种情况是很难达成探究目的的。见此情形,我马上让学生停止实验,提醒学生实验的目的,重申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课堂得到及时调控,探究学习的效果很明显。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孔子语)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就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各抒己见,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就培养了实证意识。例如,在三年级下册“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个单元里,按照教材的安排,我让学生通过养蚕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因为订购蚕宝宝时配送的桑叶数量有限,而我们当地的桑树又稀少,所以有些同学就提出:能不能用别的植物的叶子代替桑叶,吃其他叶子的蚕宝宝能不能长大、结茧的呢?于是,我充分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证明,结果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索,证明蚕宝宝也吃其他植物的叶子(莴笋叶是除桑叶外最受蚕宝宝欢迎的),虽然长得慢点、瘦小一些,但喂食菜叶的蚕宝宝也能长大、结茧的。这样一来,不但保护了学生的质疑精神,而且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尊重科学观察结果的实证意识。

三、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展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感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那么,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怎样才能提高科学实验的有效性呢?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循着知识产生的脉络去准确把握学习内容,吸引着学生进入一个充满问题、充满思考和探究的科学世界。如在教学四年级的《生活中静电现象》时,教师出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让学生上台进行演示:用气球与学生的头发相摩擦,然后吸引小纸条,再追问学生:“气球能够吸引小紙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在生活中还见过类似的现象吗?”学生们兴味盎然地讨论、交流,自然而然就引入本课的学习,产生了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二)注重实验示范,规范学生的实验过程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直观的实验示范,规范学生的实验过程,使实验要点了然于胸。这样,就可避免因只有空洞的实验交代而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问题,有效地降低了实验的误差率。如六年级下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中,因为学生没有制作植物标本的经历,老师就必须演示洋葱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并且强调关键处,如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

(三)注重意外数据,培养科学态度

科学探究活动中,数据的得出是科学概念形成的重要依据。而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组或者几组不同于师生的预测、不符合“正确结论”的数据。例如,在教学《抵抗弯曲》时,学生在进行“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测试实验中,5个小组通过实验数据得出“纸梁的宽度越大,抗弯曲能力越强”的结论,而有1个小组认为没有关系,依据是1倍宽和2倍宽的纸梁承受的垫圈个数是一样的。教师表扬了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然后又发动其他小组学生和这两组同学一起寻找原因。经过仔细分析,大家发现这个小组作实验时支柱的距离不是老师建议的10厘米,而是缩短了很多,所以1倍宽和2倍宽的纸梁承受的垫圈个数是一样,后来老师建议这个小组改进实验方法继续实验,结果就得出与其他小组同样的结论。因此,当出现“意外数据”时,教师不应惊慌和排斥,而应用积极的教学态度、合理的教学策略来应对这些意外数据。

实证意识作为科学思维的基础,势必成为提升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关键点。因此,我们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入手,实现高效益的科学探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不断适应未来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需要。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区良田第二小学  广东】

猜你喜欢
蚕宝宝意识科学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蚕宝宝养成记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蚕宝宝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蚕宝宝”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蚕宝宝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