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军
(富宁县花甲乡林业技术推广站,云南 花甲 663408)
油茶是中国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它的功效非常多,被广泛应用在医疗、保健、美容方面,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总之其作用越来越大,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因此,云南省越来越多的人种植油茶,为了避免出现低产林现象,政府和种植人员们大力发展新技术。
选择良种种植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由于云南省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所以选择合适的土地和合适的种子非常关键。在苗木使用上,要不断持续选育和应用优质、高产良种,更应该依据本地情况适时培育良种,合理规划,降低风险性。
油茶隶属于茶科类植物,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油茶林地应避免在干旱的地区,选择油茶树适宜生长的区域,并且远离重工业企业,保证其周围环境的清洁度。
可选择丘陵及坡度较缓的山地,一般坡度应小于25°,尤其是一些退耕区域,保证其区域内部、阳光较为充足的地区,土壤pH值呈微酸或酸性。
土壤是培育植物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茶树而言,适合在土质肥沃、土层厚度较大的地区生长;另外油茶喜酸,所以酸性土壤或弱酸性土壤为主要种植地。除此之外,茶树喜水,在它生长的环境内应该配备齐全的供排水设施,以黄壤、黄棕壤、砂壤为好。
油茶地的选择一看土壤、二看地理位置,由于它需要充足的阳光,所以,一般林地的坡向都选择向南的一面地,并且林地坡度不宜太陡尽量平缓,以坡度小于15°为最佳。
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上,气候带非常多,但由于油茶比较脆弱,不宜种植在风口处,如果要种的话,旁边应该设置防风带。
油茶树木比较矮小,旁边如果杂草丛生且较高大,则会影响到茶树的生长,所以在清理林地时,要清除掉限制其生存的有害因子,为它提供一个优质的环境。当然茶林的清理方式还不尽相同,如果在低于15°的小山坡造林,可以采取全面开垦的方式,不用担心破坏土地情况,反之则需要采用块状清理的方式。
年幼的油茶在其成长阶段需要被特别照顾,一般每年需要被抚育2次,1次是在春末,1次是在秋后,不热不冷的季节,正好适合给幼苗松土,值得注意的是在松土的过程中,只能松碎油茶苗周围的表土,切记不可触碰到它的根部,这样就会伤及根本,从而损坏幼苗。由于幼苗非常脆弱,给它松土是为了给它的根部喘息的机会,有机会吸收到阳光、水等有利因子,拔掉其周围的杂草,可以降低其地表温度,进一步起到保湿的作用。
油茶在幼苗种植时,主要是以灌输营养为主,也就是施肥,通过肥料的作用促进幼苗成长。但油茶造林在第1年是不施肥的,从第2年起,开始施速效氮肥或者施专用肥或复合肥。随着油茶的逐渐长大,施肥量逐渐增加。在施肥过程中,还要尽量确保水肥同步,在每一个生长阶段采用不同的肥料,能有效补充当年结果所消耗的养分和水分,提高树体吸收水肥。
当前在我国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有生物治疗法和药物治疗法2大类,生物治疗法就是通过利用油茶林害虫的天敌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药物治疗也就是利用农药防治害虫的侵蚀。茶林大多采取的方式是以虫治虫的方式,可以降低污染,节省财力。还可以通过加强经营管理的方式,改善林地环境,保证林地健康;或者给林苗做好疫苗防御工作,不使用病苗,及时清除将病的、残缺的苗木;再者就是抓住病虫害发生的时间规律,在病发之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在整个生产中,坚持预防大于治疗的原则,努力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
4.1.1 品种良种少。低产林就是该地区的油林总体的产油量非常低,低于正常油林的产量。在云南现有油茶林主要被分为2大类:一类是曾经残存下来的老油茶林,另一部分是新种植的茶林。第1类茶林大多是利用油籽繁殖的方式,造成良种少的结果;再者就是新茶林,虽然经济水平让培植工具,种植速度有了较大提升,但全省大面积的推广试验也出现了良种纯度偏低的问题。
4.1.2 种植采用粗放式管理。从云南油茶种植的历程来看,很多地方都采取粗放式管理模式,油茶树种较特殊,在种植前期,主要以投入为主,因为它需要时间来生长,等到成熟之后才会进入到收获期,也就是丰收期,如果在投入阶段没有做好培育工作,就会影响到后续的收获,两者是成正比的关系。人们的心理容易受经济的影响,所以一般人们都不愿意过多投入,从而导致现有油茶林分大多经营管理粗放,没有一个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也就造就了今天茶树低产林的重要原因。
4.1.3 茶林分密度不合理。从云南现有低产林分分布情况来看,大多是不合理的,有的茶林种植非常紧凑,通风、透光性差,水分养分供应不足,每1株都不能被充分照顾,影响植被发育,从而出现植被娇小、产量低情况;有的则是比较稀疏,植被与植被之间空隙太大,不能起到防风的作用。
4.2.1 周边杂树及病虫枝修剪。一般情况下,低产油茶林存有大量的生长迟缓以及病植株,这些植株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到其他植株的生长,尤其是在密度非常高的油茶林中,所以为了提高产量,对低茶林进行改造很有必要。在改造过程中一定要铲除掉那些病态的、弱小的、不易存活的植株,给正常植株腾出足够的生长空间,从而保障其余茶油树的正常生长。反之,如果油茶林种植密度过低,土壤存在利用率低下,也可适当采取补栽策略,从而提升油茶林产量。在补栽过程中需要注意适当整理植株的叶子、枝干,剪除病枝、虫枝,提高油茶树的总体质量。
4.2.2 低产林垦复及铲草。开垦是提升油林产量的有效方法。低产林的开垦也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冬夏2季度开垦方式不一样。如果在1~2月份进行垦复,其深度要偏深一些,以20~30cm为宜,如果在6~7月进行开垦,其深度要浅一些,以10~15cm为宜。
4.2.3 合理施肥。为保障油茶树高产、稳产,应根据栽培区域实际情况进行种子的选择、培育,也就是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另外在做好最基础的工作之后,再结合油茶树生长状态进行合理的施肥,油茶树生长所需肥料主要为氮肥、磷肥及钾肥,这样才能保证茶林的高经济、高生态价值,也避免了不良品种的出现。
由于云南油茶基础薄弱,受环境因素、自身等原因的影响非常大,致使在油茶培育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合理问题,使得总体油茶林产量不高。虽然出现了很多不利于其生产发展的因素,但是在政府和国家的鼓励下,依托科研技术让人们培育出更多更优质的产品,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