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春
甘肃省成县水土保持局沙坝镇水保站,甘肃 成县 742500
成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西秦岭山脉,属长江上游嘉陵江水系,全县辖12镇5乡245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1 679km2,其中土壤侵蚀面积1 292.33km2,占土地总面积的76.97%,土壤侵蚀面积中轻度侵蚀面积1 152.68km2,占侵蚀面积的89.19%,中度侵蚀面积139.65km2,占侵蚀面积的10.81%。千百年来由于盲目地、不尊重自然规律无节制地开发水土资源,使地面失去树草的庇护,土壤不断地受冲刷,造成如今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耕地的肥力越来越减退,农业产量越来越低,昔日的山青水秀之景色已不复存在,严重影响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水土流失是人类不合理开发、滥用水土资源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水土流失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劣程度的重要指标,严重的水土流失直接导致水土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进而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水和土壤是一切生物繁衍生息的根基,如果离开水和土壤,人类将失去生存基础,文明也将难以继续。欲见山河千里秀,先保大地一寸土地。
水土保持工作是我国应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1991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又进行了修订,水土保持从此走上了法制轨道。1997年,江泽民同志发出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的伟大号召。随后,中央领导又多次指出,水土保持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治理江河的根本措施,要求“各地一定要抓好这件关系子孙后代的大事”。目前,国家已全面启动了跨世纪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水土保持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
第一,水土流失使耕地表土变薄,土壤肥力下降,蓄水能力降低,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威胁。
第二,水库淤积,河床抬高。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淤塞了下游河道和水库,削弱了河道的泄洪能力。如城关镇辖区修建于七十年代的王家河水库和牛郎沟水库,在短短的几十年就被淤为平地,完全丧失防洪能力。
第三,滑坡、泥石流频发。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时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如2010年8月12日成县黄渚的特大暴雨就引发了山洪和泥石流,使六十多人丧生,数千人无家可归,数百家工矿企业陷于瘫痪状态而无法生产。
第四,水质恶化。水土流失常携带大量的化肥、农药等的残余有害有毒物质进入江河湖库,污染水体,使水质恶化。
第五,生态恶化,贫困加剧。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生态恶化,农林牧业生产量降低,人们生活贫困。
成县地势西高东低,土地面积中大部分为山地和丘陵。由于特殊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全县绝大多数乡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境内的东河、南河、西汉水和洛河四大流域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几乎涉及所有乡镇。
由于自然、历史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态系统失调,生产结构很不合理,农业经济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徘徊。为了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水土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从五十年代开始,成县就有组织地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以党的十一届全会为标志,成县的水土保持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1989年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将成县列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以来,县委、政府带领全县人民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坚持以治理为基础、开发为途径、科技为手段、效益为目标的指导思想,“长治”工程的总体要求,着眼于培植流域经济和加快产业开发,通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农业生产基本条件逐步由单纯保土向综合治理转移,由传统治理向科学开发过渡,把水土保持推向了一个以质量为前提、效益为中心的新阶段,实现了高、深、细的目标。“长治”工程建设既谱写了成县水土保持工作的新篇章,也创出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现在,全县自然生态面貌明显改观,农村经济发展显著加快,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经过治理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减少58.4%,植被覆盖率由26.49%增加到76.21%,生态效益的发挥为发展持续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本达到了丰产高产,灾年稳定的目标,改变了长期以来有雨怕流,无雨怕旱,小灾小减产,大灾大减产的被动局面,实现了由温饱农业向效益农业的跨越。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的持续、协调、快速发展。
为了实现科技兴“长治”,“长治”出效益的目的,在突出抓好以坡改梯工程为主的配套治理措施落实的同时,我们将优化和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作为巩固提高“长治”工程建设成效,加快区域经济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按照粮钱并举的要求,以农业资源区划成果为依据,在主攻粮食单产,稳步增加总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以畜牧、林果、蚕桑、蔬菜、中药材为主的支柱产业,以形成多业并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良性循环的大农业生产格局。同时由于林草面积的增加,还从根本上扭转了成县丘陵地区长期以来植被稀少、三料俱缺的困难局面。彻底改变了以农为本、以粮为主的单一传统经济结构。农业生产走上了依靠物质能量大循环和农村产业大环流的良性发展轨道。在加大力度抓好农业综合开发的同时,我们从发展现代化农村大产业入手,引导和鼓励农民加快发展非农业,以期形成增产增收、富民富县的农村经济新格局。
“长治”抓治理,科技促效益。在抓好新修梯田、培肥改造的基础上,大力推广了保护地栽培、立体种植、撮苗坑种和扩大复种等多项保土保水农耕措施。特别是地膜栽种和立体种植技术的迅速兴起,既增加了地面覆盖度,发挥了良好的保土保水性能,又通过一年多熟和一地多用等手段,为新修梯田探索出了一整套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新修梯田上创出的高效农业,不仅使“双千田”上山、进沟,由川坝向山区发展,而且为山区群众致富奔小康增添了信心,积累了经验。
二十多年的长治建设不但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业开发步伐上发挥了突出成效,而且也为今后水土保持工作和农村产业开发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随着水土保持工作的深入发展,治理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有明显改善,农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得到同步提高。
通过科学配置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措施,成县已初步形成了从山脚到山顶,从坡面到沟道,全方位多功能的综合防护体系,使水土流失初步得到了控制,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成县在实施水土流失治理中,牢牢抓住改造坡耕地建设高效基本农田这一关键措施不放松,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针对县境内降雨少且集中,易形成旱灾和洪灾的特点,科学布设坡面水系工程、沟道拦蓄工程及其它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使农业基础得到了加强,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农林业生产抵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使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初步扭转了大起大落的局面,出现了稳步增长的势头。
治理区以长工程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经果林支柱产业,带动了相关产业和后续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多业并举,协调发展的大农业格局。目前,40万亩核桃基地已初具规模,并且建成了以西部半干旱地区的纸坊、苏元、索池。黄陈等乡镇为主的花椒基地,南康宋坪的杜仲基地,红川和纸坊的蚕桑基地以及城关、店村、抛沙等川坝地区的桃、李、杏和大樱桃等为主的新鲜水基地。经济林果建设已初具规模,促进了支柱产业开发和农业结构调整,经果林收入已成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近年来,成县在充分挖掘治理区的资源潜力,通过综合治理,增加了基本农田,配套了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和生产道路,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从根本上转变了传统粗放式、广种薄收的农业生产方式,扭转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局面,实现高效集约化经营。
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大力培育治理区的支柱产业,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据调查成县陈院镇大垭村,2000年人均纯收入只有700多元,男青年30多岁还娶不上媳妇。如今绿树成荫,花果飘香,梯田层层,麦浪滚滚,一跃成为全县有名的林果村、科技村。2007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绿色小康村。小流域治理实践表明,水土保持是农村最具有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和重要途径。
长期实践证明,通过水土保持综合防治,可以真正实现将生态改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