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通渭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43300)
2013年4月,通渭县山坪养牛场发生一种类似羊败血病的传染病,死亡各类羊只100余只,经现场调查,收集了流行病学资料,采集了化验用的病理材料,通过试验室检查,分得革兰氏阴性杆菌三株,初步鉴定是阴沟肠杆菌,现将本病的临床表现及分离菌的鉴定等有关资料作一介绍,供同仁参考。
病初患羊体温上升为41~41.5℃以上,也有42℃以上者,稽留2-3天,临死前降至35~36℃。病羊精神萎顿,食欲、反刍停止,磨牙,口角浪涎,拱背站立或卧地不起,眼呆视无神,不活泼。初期有的病羊眼有脓性分泌物;呼吸次数增多,以后则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呻吟、发哼声,体躯战栗;初为干咳,后则为实咳,鼻流多量鼻液,初为灰白色清亮浆液性鼻涕,以后则变为粘稠脓性鼻涕。胸部叩诊有疼痛感,听诊肺部肺泡音粗历,有湿罗音。心区听诊,心跳每分钟140-150次,以第二音高,有杂音和摩擦音。病至后期,病畜四肢僵硬,不愿走动,喜卧地;卧倒时,头颈伸直贴于地面,最后痉挛而死。多数病羊伴发拉稀,初期呈稀泥状为黑绿色,后则为水样稀粪,杂有肠粘膜和少量血液。母羊则多数流产。病程最短者2-3天死亡,一般为一周左右,较长者为2-4周。
体表淋巴结肿大,充血和出血,皮下组织有出血点。病变以胸腔为显著,肺尖叶、心叶及隔叶为程度不同的充血、出血和肝变,以肝变和正常组织相间。肺站和纵隔淋巴结发炎肿大,胸腔有多量渗出液,呈黄褐色或淡红色。胸膜有都粗糙,有者出血和淤斑,严重者心包膜与隔膜和胸壁粘连,并有纤维蛋白样渗出物附着。气管、支气管及肺泡内均充满渗出物,心内外膜呈点状、斑块状出血型,心耳淤血和出血。膀胱粘膜出血。消化道呈轻重不同的卡他性炎症和出血性炎症变化。肝脏灰黄色,质地脆软,一触即破。脾脏呈黑紫色,边缘增厚,质地如泥状。肾脏质地松软易碎,剥面皮、髓质部界限不清。
本菌为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菌体排列呈单个散在或短链状,无芽胞和荚膜,有活泼的动动力,为革兰氏阴性。在营养肉汤中,37℃培养琼脂18-24小时,呈一致混浊,48小时后,有一层菌膜,管底有少量沉淀。营养琼脂平皿上,菌落发育为圆形凸起、表面光滑、边缘整齐、不透明的中等大小菌落,培养时间稍久(48小时以后)菌落可出现白色中心。
致病力试验:以分离菌的18-24小时肉汤培养物,接种下列实验动物。
(1)小白鼠两只:腹腔注射0.5ml,一只于12小时死亡,另一只于21小时死亡。
(2)家兔两只:皮下接种1ml,一只于五天死亡,另一只于六天死亡。
(3)绵羊(成年羊)两只:①号羊静脉注射5ml,②号羊皮下注射5ml。试验羊接种后,约6小时(1号羊)和13小时(2号羊)即表现精神不好,鼻孔流出清亮分泌物,不久即变为粘稠鼻涕,呼吸加快,关有疼痛感,体温升高41℃以上,稍后时有咳嗽,拉水样黑绿色稀粪,①号羊于接种感染后10小时死亡,②号羊于接种感染后21小时死亡。
于上述死亡动物的心血型、脾脏、肺脏及淋巴结等均分离出与注射菌相同的纯培养菌。
本菌类可分为两个生化型:A型菌一般不能发酵肌醇和甘油,如发酵也在四天内不产气,精氨配试验阳性,赖氨酸试验阴性,并能液化明胶。B型菌能迅速发酵肌醇和甘油并产气,精氨配试验阴性,赖氨酸试验阳性,并有一半菌不能液化明胶。根据特性,笔者分得的菌株应属A型菌。
分离菌在天然情况下能引起绵羊的急性或慢性胸膜肺炎,于发病死亡羊只的尸体分得的菌株,在试验条件下能产生较强的内毒素,并对实验动物小白鼠、家兔等具病原性,实验性感染绵羊也能引起自然发病羊同样的临床症状,因此,根据此次疫病的流行情况,临床表现,解剖病理变化及分离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等综合分析,通渭县山坪养牛场的羊病是由阴沟肠杆菌所致的绵羊胸膜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