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晓林
胆囊炎、胆结石均属于外科常见疾病类型, 目前, 临床主要通过手术方式对其进行治疗[1], 其中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疾病中应用广泛。近几年来, 我国微创技术发展迅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逐渐普遍, 该手术治疗方式具有诸多优点, 如手术切口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2]。但由于两种疾病并发时胆囊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 尤其是急性病症。因此, 目前临床对于是否能够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文主要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现将具体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96例胆囊炎、胆结石患者, 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8例。对照组男27例, 女21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61.58±6.03)岁。观察组男25例, 女23例;年龄46~78岁, 平均年龄(62.04±5.9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经临床确诊均符合胆囊炎、胆结石相关诊断标准;通过手术前检查确定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适应证, 且均能够耐受手术;所有胆结石患者均为经药物治疗无效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存在腹部手术治疗史、感染史患者;存在肿瘤或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存在严重脏器损伤以及功能障碍患者;保守治疗患者;存在精神障碍无法正常沟通患者。
1.4 方法
1.4.1 对照组 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具体方法:实施全身麻醉, 行气管插管, 常规消毒铺巾, 保持平卧位。于右侧肋缘或右腹直肌取长斜形切口, 大小为4~8 cm, 逐层分离皮层以及皮下组织, 对腹壁肌肉实施钝性分离, 使胆囊三角、胆总管充分暴露在视野中, 对腹腔进行探查。分离胆囊动脉, 潜行分离胆囊至胆囊管处并结扎, 完全切除胆囊动脉与胆囊管,取出胆囊。完成以上操作后, 电凝止血, 对伤口进行常规缝合。
1.4.2 观察组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 具体方法:行与对照组相同准备工作, 保持患者头高足低体位, 将手术切口位置选于脐下缘, 取1 cm弧形切口, 向其中置入套管(Trocar), 建立CO2气腹 , 气腹压力维持10~12 mm Hg(1 mm Hg=0.133 kPa)。分别于腋前线交汇肋弓处、肝缘韧带右侧实施穿刺, 置入相应腹腔操作镜, 依据腹腔镜直视探查腹腔病灶, 结合患者实际病情以及手术标准对胆囊三角实施解剖, 分离并取出胆囊组织, 之后行常规止血并缝合伤口, 当出现胆囊切口压力较高情况时, 可穿刺并吸取其中胆汁。
1.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具体包括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区疼痛程度评分、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其中术区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取一条10 cm线, 从头部至尾部每隔1 cm做一处标记, 0 cm处表示无疼痛, 10 cm处表示剧烈疼痛, 从0~10 cm疼痛依次加重。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出血、切口感染、胆漏、胆管损伤等。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3.46±0.68)cm短于对照组的 (5.78±1.32)cm, 术中出血量(41.18±10.27)ml少于对照组的 (66.29±12.47)ml, 术区疼痛程度评分(2.14±0.61)分低于对照组的(4.08±1.12)分, 手术时间(65.82±8.95)min、下床活动时间(6.36±2.03)h、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5.13±7.16)h、术后住院时间(16.84±5.24)d均短于对照组的(95.67±14.38)min、(11.78±2.69)h、(37.15±10.67)h、(25.01±9.65)d, 住 院 费 用 (4578.95±401.28)元 低于对照组的(5892.44±397.65)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25、10.769、10.539、12.210、11.143、6.481、5.155、16.108,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出血1例、切口感染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6.25%(3/48);对照组患者发生出血3例、切口感染4例、胆漏2例、胆管损伤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0.83%(10/48)。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60,P=0.037<0.05)。
胆囊炎及胆结石均属于临床常见疾病, 其中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3]。经分析可能是由于人体各项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退化, 胆囊功能出现障碍, 同时胆汁滞留问题进一步导致胆囊炎、胆结石的发生。治疗中需注意胆囊炎、胆结石并不是完全合并, 两种病情可相互影响。随着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 近几年来, 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 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患者临床常表现出腹部疼痛、发热等症状, 通过影像学检查能够实现快速诊断, 传统保守治疗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患者病情, 但具有局限性, 未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4]。因此,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方式对其进行治疗。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会对患者造成一定损伤, 且术后极易发生黄疸、切口感染等诸多术后并发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借助腹腔镜影像为医护人员提供清晰、准确的手术视野[5], 明确病灶具体情况,减少对机体不必要的损伤, 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 帮助医护人员尽量在短时间内完成手术操作, 获得广大患者支持与认可。术中沿病灶部位准确切除, 手术切口小, 术中出血量少,能够缩短手术治疗时间, 降低手术风险, 减轻患者治疗痛苦,间接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 完全克服了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存在的弊端[6]。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区疼痛程度评分、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优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可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 缓解患者疼痛感,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完全封闭环境下进行, 避免腹腔大范围暴露, 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及腹腔受损等并发症的发生。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的20.8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360,P=0.037<0.05)。与张鹏[7]的研究结果一致。在张鹏[7]的研究中,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胆囊炎、胆结石患者88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组和 B 组, 每组各44例。A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 B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 结果表明, A组并发症发生率4.5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1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疾病中, 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相比, 效果更加显著, 能够缩短手术治疗时间, 减少术中出血量,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提高康复进程, 安全性高,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