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结合治疗犊牛腹泻

2019-01-06 11:30牛海清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初乳圈舍犊牛

牛海清

(甘肃省泾川县畜牧兽医局党原工作站,744315)

犊牛腹泻病是指哺乳期犊牛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腹泻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1 病因

1.1 传染性因素 新生犊牛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发育不够完善,加上中枢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功能较差,往往犊牛在某些饲养管理上不利因素的诱发下,一方面降低了犊牛的体质及抗病力;另一方面又促使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毒力的增强,并为其传播提供了有力条件。 从而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对胃肠道的作用,都可引起犊牛腹泻。 此时肠道菌群出现变化,特别是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与致病型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轮状病毒、B 型魏氏梭菌等条件致病菌比例发生变化,导致腹泻。

1.2 饲养管理因素

1.2.1 家用小型牛舍的环境污染 犊牛舍阴暗潮湿,阳光不足,通风不良,圈舍狭小,饲养密度相对过大,粪便不及时清除,褥草不勤换。 人工饲喂犊牛时,饲喂过多,饲养员不固定,奶温忽冷忽热;饲喂酸败变质的奶水,加之犊牛圈舍不清洁、不定期消毒, 外界环境的改变如气温骤然变化,寒冷, 阴雨潮湿, 皆可促使犊牛抵抗力下降,这时,大量的病原体对胃肠道作用,肠道菌群出现紊乱,致使犊牛腹泻。

1.2.2 集约化牛舍的环境污染 集约化畜牧生产不仅导致了动物圈舍内外空气中微生物、尘埃含量的增加,还直接影响牲畜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 舍内高含量的选择性致病菌可以借助于非微生物因素,引起敏感动物体的传染性条件性疾病。 在集约化动物生产过程中,选择性致病菌对动物健康比传导病原更有威胁性。

1.3 其他原因 还有球虫、犊牛新蛔虫和莫尼茨绦虫等也能引起腹泻。

2 临床症状

无论是何种原因所引起的腹泻,发病犊牛在临床上的表现大致相同。 典型症状为拉稀,常见肛门周围附着粪痂,具腥臭。 病初表现体温正常,精神沉郁,少数出现体温升高,低头耷耳,被毛粗乱,腹部紧缩,夹尾,拱背,后躯被粪便污染。 病程长者,肷部凹陷,肋骨外露,消瘦明显,喜卧而不愿行走。 腹泻持续时间较长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和酸中毒等。 临床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

3 治疗方法

3.1 西医治疗 犊牛发病后要立即进行治疗,可每次喂服苏打粉、 磺胺脒各4~6g 以及乳酶生2~3g,每天2~3 次,连续服用3~5 天;如果犊牛症状较重,可选择抗菌消炎类药物或者助消化类药物用于治疗,并结合补液、强心、解毒素、纠正酸中毒等措施。 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5%碳酸氢钠250mL, 葡萄糖氯化钠500mL, 恩诺沙星注射液2 支10ml,10%维生素B1注射液2 支10ml,10%维生素C 注射液2 支10ml,10%安钠咖注射液10ml。

3.2 中医治疗 应辨证施治, 较常见的证型有热泻和虚泻。

3.2.1 热泻治疗 哺乳母牛产后淤血未尽,恶露不净,或感受热邪,热毒传乳,犊牛食而生泻;或母牛使役后喘息未定,犊牛急食热乳,亦可导致热泻。 病犊多见泻粪呈糊状,色黄,混有气泡、腥臭难闻,腹痛不安,身热,口渴饮多,尿赤,舌红苔黄。

治宜清热解毒,利水燥湿,方用葛根芩连汤加减。处方:葛根30 g,黄连、黄芩各10 g,滑石、川柏各15 g,马齿苋、银花炭、麦冬、石斛、甘草各20 g,水煎候温,取汁灌服。 1 天1 剂,连服3 剂。

3.2.2 虚泻 治疗 幼犊初生, 内脏精气未充,脾肾易受伤害,亏损而致虚泻。 病犊不时作泻,粪屁其下,严重者粪便失禁,尾部及后肢均被污染,后期则四肢下部浮肿,两眼凹陷,口色淡白。

治宜理气健脾,和胃渗湿,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处方:党参、茯苓、炙甘草、陈皮、焦三仙各20 g,白扁豆、山药、桔梗、薏米、砂仁各15 g,白术20 g。 水煎候温,取液灌服。 1 天1 剂,连服3~5天。

4 防控措施

使新生犊牛能尽早吃到初乳,最好能在生后1h 内吃到初乳。 对体弱的犊牛,初乳应采取少量多次饮喂方式,因为新生犊牛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来源于初乳,不喂初乳的犊牛,其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低,因而肠道中细菌、病毒容易侵入血液,造成菌血症或败血症。 母乳不足或质量不佳时,可采取人工哺乳,做到定时、定量,乳温要保持在35~37℃。 畜舍及畜栏应定期消毒,垫草应经常更换,粪和尿应及时清除。

猜你喜欢
初乳圈舍犊牛
初乳口腔护理对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的影响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犊牛肺炎巧防治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初生犊牛喂初乳注意事项
一种新型肉鸡圈舍的研究和应用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