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低薪制与匿名投票选人

2019-01-06 10:58:04宋圭武
甘肃农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低薪选人公务员

宋圭武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 兰州 730070

从历史看,中国古代官员在个别一些朝代,享受过高薪制,但总体和平均看,是低薪制,或者是中高级官员高薪,一般基层官员低薪,呈两级分化状态,甚至在历史的一些时期,还实行过无薪制,如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等。为什么会是这样,从经济角度看,也是一种均衡,是皇权利益最大化下的一种均衡。另外,匿名投票选人制度不能盲目用,要谨慎选择。一般情况是:匿名投票选人制度的有效性与群体的道德存量总体成正比例。

一、中国古代官员低薪制也是一种均衡

从历史看,中国古代官员在个别一些朝代,享受过高薪制,但总体和平均看,是低薪制,或者是中高级官员高薪,一般基层官员低薪,呈两级分化状态,甚至在历史的一些时期,还实行过无薪制,如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等。为什么会是这样,从经济角度看,也是一种均衡,是皇权利益最大化下的一种均衡。

其次,由于经济剩余有限,除了对官员普遍实行低薪制以外,对最基层的管理者,还往往采取不付报酬的方式,来实现对社会的控制。如中国古代有所谓皇权不下县,但皇权不下县,并不意味国家政权不下县。皇权不下县,只是意味皇帝对官的任命只到县这一级,但县以下,国家往往通过保甲制或类似保甲制的东西,通过连坐治罪等形式,实现了对基层社会的严密控制。除非在动乱时期,国家没有力量对乡村管制,乡村社会才可能处于自发管理状态。一般在国家政权稳定后,统治者往往都是要加强乡村管理的。但对县以下的基层管理者,国家往往是不付工资报酬的,但减免其家庭或个人税收。通过这种管理形式,国家一方面实现了管理投入的最小化,另一方面实现了管理产出的最大化,从而为庞大的官僚社会实现正常运转提供了稳定基础。所以,中国古代乡村社会存在的管理形式,实际也是一种在生产力水平落后尤其是在小农经济所提供的农业剩余十分有限情况下的一种制度均衡,也是国家力量和社会力量博弈的一种均衡。

再次,由于经济剩余有限,即使个别朝代实行高薪制,也最终会变为实际的低薪制。如清朝雍正的养廉银改革,最终由于物价上涨,让官员的报酬变为实际的低薪制。

第四,针对低薪制的不足,为了维持官场的稳定和调动官员的积极性,皇帝又不得不默许一定程度的腐败。从历史事实看,对于官场的腐败,有些皇帝并不是不清楚,而是很清楚的,如清朝的康熙,但迫于多方面的考虑,他们又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

第五,一方面,为了维持官场稳定,皇帝需要容忍一定程度的腐败,但另一方面,为了维持社会稳定,怕激起民变,皇帝又不能让腐败太厉害太严重,于是,中国社会的反腐败,往往是严厉和放纵并存,并往往和权力斗争交织在一起,成为权力斗争的一种武器。

最终,在这样一种利益分配格局中,皇帝实现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均衡,而各级官员,也按照各自的权力大小,进行了利益分配,实现了利益均衡,最终受害最大的,是最基层的管理者和最底层的老百姓。但这种均衡终究是一种短期均衡,而不是一种长期均衡。因为随着皇朝人口的增加,在土地提供的剩余有限的情况下,这种财富的分配方式最终必然导致社会财富两级分化,一边是朱门酒肉臭,一边是路有冻死骨,最终不断催生农民起义,让中国历史陷入循环的怪圈。而且在这样一种利益分配格局中,由于最基层的老百姓受害最深,所以,他们对社会的反抗也最为激烈,最终这种激烈的情绪往往会以十分残暴的形式出现,尤其对富人和官员的报复,会显得更为残酷残暴。

从我国古代低薪制困局看,如何推进我国公务员工资改革,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第一,要真正提高公务员的收入水平,必须要大力发展经济。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真正要提高公务员的收入很难,即使实行高薪制,也不能持久。第二,公务员工资水平应和社会平均水平大体一致。公务员工资不能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一再高度评价巴黎公社的如下三项措施:一是普选产生公职人员;二是一切公职人员的工资相当于熟练工人的工资或社会平均水平;三是人民群众监督并可随时罢免公职人员。恩格斯认为,这些措施,能可靠地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也能可靠地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另外,根据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区分,专业技术人员群体的工资水平应是全社会最高的。第三,公务员职业应体现稳定性特点。不提倡公务员打破铁饭碗,但要提倡打破铁帽子。对一般工作人员,需要保证工作的稳定性,不能轻易辞退,但对于领导岗位则应具有高变动性。对不称职的领导,应及时更换或撤职,不能搞终身制。打破铁饭碗的弊端是多方面的。一是没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二是容易导致单位内部人际关系恶化;三是在竞争秩序不规范的情况下,让弱势群体变得更为弱势;四是不利于单位内部民主建设。最终,这种打破铁饭碗的行为,并没有真正提高工作效率,反而导致了社会整体效率的下降,如维稳成本的增加等。第四,公务员工资应体现阳光特点。包括各种享受的福利待遇,都应公开化。第五,对公务员队伍实行业绩重奖制度。对公务员普遍实行高工资既不现实,也不合理,但对于真正有贡献的公务员,国家也不能亏待,建议实行业绩重奖制度。比如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若某干部确实成绩突出,不妨给予其个人几千万或几百万的重奖。这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好处。对个人而言,可以让真正为社会干事的不寒心,名利双收,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其腐败的积极性;对社会而言,让有本事的人积极发挥正能量,对社会也是一种大福利。另外,实行业绩重奖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业绩识别制度,能对突出业绩进行有效识别,否则,业绩重奖制度意义不大。第六,以法治手段规范公务员队伍的各种收入。为了防止公务员队伍收入的不规范化,应充分运用好法律这个武器。重奖与严惩并重,胡萝卜与大棒应同时使用。对于公务员队伍收入中存在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应严惩不贷,决不能姑息迁就和放任自由。

二、论匿名投票选人制度

匿名投票选人制度不能盲目用,要谨慎选择。一般情况是:匿名投票选人制度的有效性与群体的道德存量总体成正比例。

具体而言,需要分情况讨论。

这个设备利用晶体管取代开关。与上述的装置一样,开启和关闭电压用来检测传感器的工况。与利用开关的装置一样,由发动机ECU提供一个5V电压给传感器,当晶体管打开或关闭时会产生端子电压的变化,ECU使用端子电压的变化来检测传感器的工况。另外,有些装置使用12V的电源。

对于被选的人而言,有四种情况:有德有才;有德无才;无德有才;无德无才。

对于选举,有如下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投票人和被投票人有利益关系;一种情况是投票人和被投票人没有利益关系。而投票人和被投票人有利益关系,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竞争利益关系;一种情况是合作利益关系。所以,总起来,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对于投票人和被投票人是竞争利益关系的匿名投票,注定投票结果是十分糟糕的。这种情况,选出来的人最大可能是有德无才或无德无才。因为有竞争利益关系,必然投票者会最大可能选择选一个对自己威胁最小的或与自己差距最大的。

第二种情况:对于投票人和被投票人是合作利益关系的匿名投票,在这种情况下,投票人会最大可能选择一个最优的人,投票结果会最大可能接近有德有才情况。比如要选一个服务自己的领导,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但前提是领导必须要真正成为服务者。但在现实中,由于领导与下属未必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实际领导与下属更多是竞争利益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下属选领导自己的人,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一个有德无才的人。

第三种情况:投票人和被投票人没有利益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投票的有效性取决于这个群体整体的道德存量。道德存量越多的群体,投票结果就可能越有效。若这个群体道德存量很少,整体麻木自私,尽管被投票人与自己没有利益关系,但这些人也未必会认真投票,也可能随意涂鸦,乱投一气,导致结果毫无准确性。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小,投票的准确性也可能越高。

由于匿名投票选人有效范围较小,所以,在现实中,应尽可能少用匿名投票方法选人。

一般情况,以为社会服务或贡献的业绩选人,应成为普遍形式。因为对社会服务或贡献业绩,既代表一种才,也代表一种德,是德才兼备的真正载体。为此,首要的选人方式,应是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标准,然后按考核标准对业绩进行科学考核排队,然后按排队名次选人。

以业绩选人的好处是:实现了公正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实现了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有机统一;有助于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在选人用人方面,腐败会大大减少;为真正的人才提供最大发展空间,尤其为年轻有为的同志提供了最大发展机会。

但以业绩选人,难在如何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标准,尤其对行政部门,更是如此。为此,在确实没有办法建立有效业绩考核的部门,论资排辈也不失为是一种好办法。论资排辈其实也是一种间接的业绩考核,其隐含的命题是,是通过工作时间长短来衡量业绩,时间长的,自然业绩多,时间短的,自然业绩少。所以,论资排辈也可以看成是业绩考核的一种次优选择。

或者在没有办法对工作成绩进行有效衡量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通过衡量出错率来间接考核业绩。不求有为,但求无过,对社会而言,也是一种次优选择。在这种情况下,要对出错率进行考核排队,要优先考虑提拔工作没有出错或出错率较少的同志。

另外,对学术研究而言,通过投票方式选学术人才,误差也很大。因为学术成果的鉴定只有本领域的权威专家更有发言权,若再加上投票人和被投票人有利益竞争关系,其结果必然是十分糟糕的。

另外,在匿名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如何防止匿名投票的误差,一是要给匿名投票者提供充足的信息,因为充足的信息也有利于抑制道德机会主义;二是要尽可能缩小匿名投票的空间,能公开的环节和材料都要尽可能公开;三是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不能一匿名就了之,要对整体出错的匿名群体建立一个整体谴责和责任追究机制,要实行团体追究。比如,一个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在选学校学术人才时,若出现重大失误,就要追究这个学术委员的整体责任,要么整体解散,要么学术委员会要整体给学校做出检查或道歉。

总之,任何制度的设计,重点都是防小人,因为对君子而言,本身就很自觉,制度本质就是多余的。如何建立防小人的有效制度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建立制度前,应把人都设想为小人,然后考虑如何设计制度。若把人都设想成君子,然后建立制度,这样的制度设计注定是坏的,设计出的制度也注定是坏制度。设计投票选人制度,也不能例外。

猜你喜欢
低薪选人公务员
习近平选人用人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精准科学选人用人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2
篮球公务员
NBA特刊(2018年14期)2018-08-13 08:51:50
从羊祜将军选人用人说开去
公务员
艺术评鉴(2015年1期)2015-02-03 10:52:03
为什么中国的孩子最优秀却总是“低薪”
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破解“四唯”难题
为什么中国孩子最优秀却永远“低薪”
意林(2014年2期)2014-02-11 1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