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
(江苏省常熟市董浜动物防疫站 215500)
根据常熟市政府于2019 年1 月10 日发布的《2018 年常熟市大规模养猪成本收益调查简析》:常熟地区于2018 年在养猪行业中“猪价全年低位水平运行养殖收益同比去年减少”,并认为“多少年生猪养殖怪圈始终未能破解,这使养殖收益时好时坏”。同月,为防止非洲猪瘟疫情传播,常熟市政府出台《禁止使用餐厨垃圾(泔水)饲喂生猪和规范我市生猪养殖行为的实施意见》。根据“实施意见”,常熟市生猪养殖户禁止使用餐厨垃圾(泔水)饲喂生猪。而在过去的一年半中,国内非洲猪瘟疫情严重,已累计有30 个省份先后发生上百起起非洲猪瘟疫情,虽然目前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解除了疫区封锁,但也极大地影响了生猪消费市场,对养猪收益造成负面影响。
生态猪养殖技术可以很大程度降低这些政策和疫情对养猪收益的影响。与传统养猪技术相比,生态猪养殖技术更加利于防控,对环境更加友好,对猪肉品质的提升也有积极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生态猪养殖技术进行介绍,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简单分析,希望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不断进步,消费理念不断改变,生态养殖的生猪凭借绿色环保的养殖技术、健康美味的口感及丰富的营养价值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作为生猪消费大国,猪肉产业对生态猪需求呈高速发展,而且随着气候变化,高温天气频发,非洲猪瘟等疫情防控需要,生态猪养殖是养猪行业的发展趋势,养殖人员应尽快改变自己的观念,提升养殖技术,建立和完善生态猪养殖体系,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卫生、绿色的猪肉[1]。
生态猪和生态猪养殖技术与圈养猪的养殖有非常大的不同,生态猪养殖采用的是对环境友好,无公害养殖方式,采用放养方式进行放牧养殖,猪的饲料必须是无公害、无污染的自然食物,如青草。而且禁止使用泔水喂食,这不仅保障猪食物来源的健康和安全,还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大自然。生态猪养殖技术还能推进我国养猪行业的快速发展,将散户养殖模式向集约化模式推进,增加产能,改变行业生态模式。生态猪的养殖不仅在自然界内是可循环的,而且可以帮助行业成长,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能从中受益。自然界为生态猪提供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生态猪排出的废物为作物提供肥料。
2.1.1 利于疾病防控
生态猪养殖是养猪行业的发展趋势,生态猪养殖的饲料是绿色无污染的新鲜草料,比起传统泔水或饲料更加健康新鲜,可以减少猪在饲料喂养上的感染风险。而放牧式养殖可以增加猪的活动范围和活动量,提高猪的抵抗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疫情传播。最后,由于生态猪养殖方式是集约式规模化,这种大规模养殖方式必将伴随更加科学严谨的监管,这些都会更利于疫病防控。
2.1.2 提升猪肉品质
生态猪的猪肉品质高于圈养猪的品质已被市场承认。生态猪的饲料健康新鲜,活动量大,利于培养肌肉和脂肪,生态猪身体更加健康,肉质更加坚韧鲜美[2]。
2.1.3 对环境更加友好
生态猪养殖是一个循环利用的过程,自然界可以为生态猪提供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而生态猪排出的废物为作物提供优质无公害的肥料,甚至作为人类提供燃料。放牧式养殖可以建立小型生态圈,加快牧场牧林发育。
2.1.4 有利于行业发展
不能否认,生态猪养殖技术对养殖人员、养殖条件、养殖环境等都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自然会淘汰一批不合格的养殖户,挑选出更符合社会发展的养殖户。而且由于较高的条件和要求,行业联合也是可以预见的,规模化养殖可以帮助行业朝着更有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2.2.1 较高的要求
生态猪养殖技术的要求高于传统养殖方式。无论是对养殖人员还是养殖条件的要求都会造成中小养殖户无力承担的现象。而中国2600 万养殖户中,年出栏量低于500 头的中小养殖户占99%。近年来,随着生产需求的发展,行业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但短时间内庭院式养殖方式难以改变。而这种改变必然伴随着一些阵痛。根据《2018 年常熟市大规模养猪成本收益调查简析》 “我们建议政府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分析市场情况的手段,“适度”推进生猪规模化养殖”建议,这种转换也应是循序渐进的实施。
2.2.2 没有完整的技术体系
生态猪养殖技术是一种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态理念发展的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这种技术还没有形成一种完整的技术体系。而且我国养猪地域广泛,地理和生态环境迥异,形成可以全面推广适用的生态猪养殖技术体系还需要大量的地理环境研究和技术研究。这也制约了生态猪养殖技术的推广。
2.2.3 复杂化的安全和卫生问题
面对传统圈养养殖方式中出现的安全和卫生问题,养殖行业已有配套的技术和规章制度进行检疫检验和制约。而生猪放牧式养殖会面对新的挑战,如圈养猪只要把猪舍清理干净即可,而生态猪不仅要把猪舍处理干净,还要遵守生态养殖的一些要求。如必须确保放牧场地干燥或无污水;同时对放养密度等的要求也是生猪养殖的制约条件。
如前文所述,生态猪养殖技术比起传统圈养模式有更高的技术要求。虽然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但已经有明显的技术要点。以下是几点技术要点分析。
饲料是生态猪养殖的重点,是多种病毒微生物的重要传播途径。传统养殖中的中小养殖户多以厨余泔水喂养圈养猪,间或购买饲料。生态养猪的饲料来源于有机农田或放牧场,这些饲料来源安全、健康,可以保障猪肉品质。而生态猪的粪便可以作为农田有机肥料,确保整体生态循环更加绿色安全[3]。
生态猪养殖的养殖环境是生态猪养殖技术的基础。放养是生态猪养殖的主要养殖模式,只有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放养,才能保证猪的健康安全。放牧场的整体规划和建设除了要符合猪的生理习性和要求之外,还要保证对养殖中造成的污染有合理科学的处理方式,避免放牧场的污染和被污染。这些都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支持,也需要不间断的监测和管理。
圈养猪的主要水源来自饮用水,而放养式生态猪的水源来自自然界,放牧场的水源监管成为重中之重。虽然在放牧场建设规划期做好水源调研工作,但在放牧场使用期间还需要做好水源监管。水体变化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所以要定期抽检,不间断监控,保证水源安全。
生态猪养殖环境较圈养猪复杂多变,疫病监管防控条件也随之提高。加上放养模式,猪的活动范围加大,防控难度也有所提高,所以疫病防控需要比圈养猪更加频繁和密集,以防止疫病潜伏,扩大影响。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生态猪养殖肯定会走上行业化道路。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方式才能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收益。而且这种养殖方式还能提高行业竞争力和抵抗力,避免养猪业出现大规模的波动,影响国民生活。
现阶段我国养殖行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模式基本上为“公司+基地+养户”模式,生态猪养殖也遵循这一操作简单的模式。统一供种、供料、采购的模式可以把行业改进的阵痛减少到最低。不过这种模式下的生态猪养殖还有很多改进的方面,这就需要不断的技术和生产发展。总体来说,在这一模式的推动下,生态猪养殖方式的确在快速发展[4]。
现代化养殖业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已成为常态。种猪培育可以利用基因生物技术,放养利用GPS 定位技术进行追踪和管理也不少见。牧场建设和培养使用无人机喷洒技术。天气水文预测利用现代气象技术,这些技术都是生态养猪技术可以利用的方向。而利用大数据分析,现代物流运输也可以科学规划调配生猪养殖产量和出栏量,从而合理市场规划,稳定物价。而检测遥感技术可以帮助放牧场及时监控疫情,自动化水体检测分析仪器也可以提高水体安全系数,减少突发问题。配套养猪技术研发的设备也可以减少放牧式养殖需要的人力资本,提升盈利能力。
生态猪养殖技术应该是生态养殖模式中的一环。我国养殖模式需要转型,进行产业升级,打造养殖品牌。如日本和牛虽然是高成本养殖,但盈利情况远超其他品种。
自然界有成套的生态系统,如果可以建立起生态养殖圈可以减少整体养殖投资,提高养殖效益,而且有利保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不同的动物需要不同的生态环境,完整的生态链可以保持各种动物的生态安全,降低生物病疫风险,提高生物品质。利用食物链建立立体化养殖还可以有效避免食物浪费,如“草-猪-肥料-沼气-稻田-果园-草场-猪”等立体化养殖方式。
生态猪养殖技术可以促进提高生猪品质,提高猪肉整体质量,促进种猪培育,对行业整体起到提升作用。比起传统圈养养殖模式,生态猪主要采取放养模式,在自然放牧养殖过程中,保证生态猪的活动范围,保障生态猪活动量和活动频率,在自然界中提高生态猪的抵抗,营造出自然猪适合的成长空间,实现自然环境与生态养殖的结合,构建一个更加完整有序的生态系统。这些能使生态猪肉质得到提高,保障优质猪肉产品[5]。
本文主要对生态猪养殖目前的发展状态、优缺点和技术要求及发展趋势进行简要分析。综上所述,生态猪养殖是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趋势。在适当政策引导下保障投资和技术投入,我国生态猪养殖发展潜力不可限量。生态猪养殖不仅对生态环境有益,而且还可以帮助行业成长,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能从中受益。生态猪养殖技术的优点可以随着科学技术经济发展逐步加大,缺点也可以进行合理规避。而这一过程是漫长的,也是困难的,需要长时间发展和规划,这种发展需要我们养殖人员尽快更新观念,跟上脚步,不要落后于人,落后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