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青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乡镇畜牧兽医站 362601)
后备母猪通常是指被选为种母猪的培养对象,但还没有配种的母猪。其在猪场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在生产实践中母猪每年淘汰率为30%~50%,因此,后备母猪构成了繁殖群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生产性能的优劣对整个猪群繁殖性能有重要影响[1]。饲养后备母猪必须要做到精细化。
后备母猪选育要选择具有最佳繁殖性能的母猪。这样就能在生产中获得最大的繁殖效率。还需要具有健康良好的体质体况,使用寿命长,至少能生产5 胎以上。其在选择时必须经过3 轮筛选才能选出最佳。分别是在仔猪出生时,仔猪断奶时以及打耳标进群饲养时。选择标准主要从3 个方面着手。
(1)乳头和外阴是一个方面,要求母猪至少有14 个乳头,乳头分布均匀[2]。
(2)外阴要求小而尖,且发育成熟,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3)肢蹄部是选择的一个方面,这个部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母猪的使用。还能影响其初产时间,断奶后再次发情的间隔时间及产仔数和断奶仔猪存活率。在选种时要让后备母猪不断四处走动才能观察出其肢蹄方面有无问题。评价蹄部时要求蹄部方向向外侧,且蹄之间应有一定宽度,脚趾大小均匀,尤其是后肢内侧的脚趾。大小合适、分布均匀的脚趾能让母猪在站立时受力均匀,不会出现跛行和易倒情形。脚垫完整,良好,没有任何损伤。
(4)是否有缺陷。观察母猪肛门完整与否,有无疝气,有无咬尾和咬耳等行为,一旦发现这类情况不应作为后备母猪。
后备母猪通常要求体重达到要求,4~5 月龄体重应达到50~75kg,这就要求其养殖过程中有足量的营养物质来满足其自身生长发育。这个时期对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需求不同于其他猪群,饲养时应区别对待,不能使用其他猪饲料来饲喂。后备母猪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达到15%左右,钙和磷分别达到0.95%和0.65%。饲养后备母猪应分几个阶段,60kg 以内处于育肥前期的母猪饲喂育肥期饲料,目的是为了让其迅速达到体重。在饲喂时饲料供应充足,供其自由采食。在体重达到60kg未达到100kg 时,应更换为后备母猪专用饲料,且足量供应,让其自由采食。在日龄接近150d 时体重也接近100kg。体重达到100kg 后,在配种前应饲喂后备母猪料,根据母猪膘情调整母猪饲喂量。配种前2 周后备母猪具有初情,并准备配种时,应使用催情补饲的方法来提升母猪产仔数。催情补饲是在配种前期提供充足饲料供母猪自由采食,但配种当天减少母猪采食,以便提升母猪产仔数。
后备母猪的管理是其饲养关键。管理到位能提升后备母猪的质量。
最初选择后备母猪后要对其进行分群。分群需要按照母猪大小、强弱、采食能力等方面进行分群,一般每一小群3~5头,具体还要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来确定[3]。但注意在分群时不能导致饲养密度过大,否则会影响后备母猪性能和健康。
在日常管理中,要每天定时打扫圈舍,确保清洁卫生。还要定期带猪消毒,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圈舍内要保持相对恒定的温度和湿度,不论在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季都要有适宜的温湿度。猪舍要具有良好的通风设备,能保持环境中具有新鲜空气。在管理中还要保正饲料质量,防止饲料出现霉变情况。受到污染和冰冻的饲料也不能给猪饲喂,容易引发疾病。
在对后备母猪进行健康检查中,观察外部形态是否正常,四肢是否健壮无异常,被毛是否光滑,皮肤是否正常无疾病。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及时淘汰不健康的母猪[4]。
后备母猪应做好催情与发情鉴定工作,以便能及时进行配种工作,达到最佳繁殖性能。后备母猪初次发情大概在4~5 月龄,这时只代表其性已成熟,不适合配种,7~8 月龄后备母猪身体成熟,且处于2~3 次发情,此时后备母猪体重达到130kg左右最适合配种。如果后备母猪依旧没有发情,应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催情,可选择成年公猪刺激或使用激素对其催情。后备母猪参与配种要严格控制配种计划,做好配种记录[5]。
后备母猪的疾病预防先要进行疫苗接种,在生长发育不同时期,使用相应疫苗进行接种,可以预防传染性疾病,常见的接种疫苗主要有猪瘟、口蹄疫、蓝耳病及细小病毒病,春季3~4 月份还应接种乙型脑炎疫苗。对有些细菌感染的疾病应使用相应抗生素来预防,主要预防疾病有猪痢疾、呼吸道疾病及回肠炎等。
有些寄生虫需要抗寄生虫药物进行预防,猪常见寄生虫有蛔虫、线虫、绦虫及寄生于猪体外的螨虫和虱子等。驱虫一般是在后备母猪配种前1 个月左右进行,主要针对体外寄生虫。在夏季还要进行蚊蝇消灭工作。
当需要从养殖场外引种时,需要注意进行一系列检疫工作,主要是防止引进种母猪携带传染病原,在母猪进场后要进行隔离,当其在隔离区没有出现临床症状时,可以认定为健康母猪,混群饲养。在引种后要进行疫苗接种,并做好记录。母猪引进后还需做好系谱记录,以便日后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