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菲 汪真 马陶钧 史俊杰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215200)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用于农业养殖的土地面积不断被压缩,加之环保因素,一些农业用地也不适合用于养殖业,苏州地区的养殖业正在逐步萎缩。为响应中央关于环境整治的政策,本地位于禁养区和限养区的散养大户均签订拆除协议,而规模化的养殖企业为数不多,导致本地畜禽产品供应量锐减,尤其是猪肉,满足不了居民的日常需求量,目前只能通过从外地引进来达到供需平衡。要打破现状,必须寻求一种适合本地情况的养殖模式,区域特适度的生态农业养殖模式或许能成为一条可走之路。
本地属于河道较多地区,水资源丰富,渔业养殖业较为发达,部分城郊地区有较大的农业用地,可以综合利用,推广立体的生态养殖模式,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类似“猪—沼—果—鱼—鸭”[1]“鱼—鸡—猪—稻” 等这类立体养殖比较适用。结合各方因素,打造一个综合、立体的生态农场,包含养殖生猪、鱼类、家禽,种植水稻和果树,这样的模式更贴合本地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在农田较多地区可推广“猪—沼—稻—鸭—鱼” 模式。稻田中养鱼和鸭,鸭可以帮助水稻去除病虫害,鸭的排泄物可以变成水肥滋养水稻,稻田也能给鱼提供食物,让鱼也能成为副产品,提高农民收入。秸秆可以变成饲料,猪的发排泄物可以通过沼气发酵池转变成能源供给周边。在种果树较多的地方可以推广“猪—沼—果—鱼—鸭” 模式。鸭替果树捉虫,鸭粪用来肥水。猪粪肥经沼气池发酵后作饲果(草),猪场排泄物经干捡粪和固液分离后,粪渣固体经过堆积发酵制成有机肥,用作肥料。污水进入沼气池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作照明,沼液用作果园的肥料。通过这种模式,有效解决有机肥的来源和粪污污染问题,形成良性循环[2]。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推广综合农场,建立立体化养殖模式,形成“畜—沼—果—稻—禽—鱼” 的多元化模式。鸭可以驱虫,家畜和各类家禽的排泄物可以作为鱼的饲料、果树和稻田的肥料、沼气发酵的原料,沼气发酵后的沼液也可以用作肥料,鱼池的塘泥也可作为肥料,植物秸秆经过加工后可以作为家畜的饲料,形成良性循环,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该种养殖模式能将土地利用率达到最大化,能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发展多元化农业,从而提高农民收入。该种模式也适合由企业投资,可进行规范的专业管理,达到环保标准,也可提升农产品品质。可循环的生产模式加之配备一定的粪污处理设备,尽可能达到零排放。
在如今的形势面前,综合生态农业养殖模式将会成为一条可行之路,提升本地自给自足能力的同时也不会给环境带来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