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祯
(辽宁省建平县喀喇沁镇林业服务站 辽宁 建平 122400)
建平县是全国杏扁传统产区,目前全县杏扁种植面积已有0.62万hm2,挂果面积0.33万hm2。大杏扁树是一种对光照条件要求特别高的经济林树种,因此,在大杏扁树不同生长时期实行以创造良好的光照条件为目的的修剪就显得非常重要。实施科学的树体整形,对于构建合理的树体骨架、承载较多的果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进行合理的修剪,也能起到早果、早丰,延长树体寿命,增加树体抗逆性的效果。简言之,整形修剪的主要目的是:扩大杏扁树树冠、扩大杏树叶幕、改变枝量枝向、改变光照条件、调整树势、调整产量、提高果实质量、提高树体经济栽培年限。
1.1 整形修剪的主要依据。在经济林的栽培过程中发现,大杏扁树十分喜光,在基础整形修剪措施到位后,需对过密枝及过多枝条进行修剪,优化树体通风、透光条件;大杏扁树具有较强的顶端优势,往往树体上部长出的新枝条会挤压下部细小弱枝使其干枯死亡,导致下部枝组很难再度萌发新枝,光腿现象因此而产生,最终导致大杏扁树结果部位外移、上移;但大杏扁树的萌芽力很强,可对已经出现光秃的枝条进行回缩或短截,促其萌发新的枝条。因此,在整形修剪上,要根据大杏扁树上部及外部生长势强、特别喜光的特性,做到控上部、外部,促下部、内部;针对大杏扁树内弱的不足,在修剪上必须采取剪截与甩放结合的措施,以短剪截为主,促进树体及时更新恢复生长势。
1.2 实施整形修剪应坚持的几个原则。依据园地土壤肥力状况、栽植密度等条件,因地因树实施修剪,在整形上坚持低主干、矮树冠、持小冠;坚持休眠期修剪与生长期修剪密切结合,以休眠期修剪为主;幼树为了缓和树势,采取多疏少截,成龄树为了促进树势,采取多缩少疏,促生长与控旺长相结合,促生长与保结果相结合。修剪中坚持“三去三用修剪法”,三去即去强留弱、去正留斜、去外留内(针对渐进衰老期的杏树),三用指幼树坚持用剪不用放,成树用缩不用疏,老树用截不用缩,因园修剪,因树而论,灵活促控,灵活疏截。
2.1 大杏扁树幼树期的整形修剪技术。幼树期的修剪任务是培养各类骨干枝,尽快形成比较合理的树形,同时对辅养枝采取缓放修剪技术,促其成花,实现早期丰产。对大杏扁树不同枝条的修剪应掌握以下原则:以及早定形为主;截、放结合,以截为主,以放为辅。栽植后及时定干,主干高保持70 cm左右。第2年后每年对选留的主、侧枝和中心枝的延长枝分别进行中度短截,剪去的新梢长度控制在总长度的1/3~2/5,以利促发分枝。与此同时,采取支撑、拉枝、别枝等方法对主枝、侧枝进行开张角度,使其主枝基角达到50°~60°,侧枝基角达到70°~80°。对于有空间的辅养枝,可以实施短截、摘心、甩放等修剪技术,也可采用扭梢、环剥、圈枝、别枝等夏季修剪技术减缓树势,促其及早形成具有结果能力的结果枝或结果枝组,实现早期丰产。
2.2 大杏扁树盛果期的整形修剪技术。大杏扁树进入盛果期后,注意调节结果与生长的关系,达到既合理负载又正常生长,此时修剪的原则:短截、复壮、更新、回缩相结合,轻剪与重缩相结合,回缩是修剪的主要任务,在达到更新复壮的同时实现结果力高、树势不衰老。每年对主、侧枝的延长枝进行中短截,剪去的幅度是新梢总长度的1/3~3/5;对花束状结果枝采取疏除1/5~1/2的措施;对短果枝、中果枝以分别剪去新梢长度的1/2~1/3为宜;对衰弱枝头,回缩到强芽强分枝处;对冗长、下垂的较大枝条,坚持回缩到枝条总量的1/2~2/3处;对过密枝、病虫枝、并生枝进行疏除。
2.3 大杏扁树衰老期的修剪技术。大扁杏树进入衰老期后,修剪重点是对骨干枝按照主从关系先修剪主枝,后修剪侧枝,对于已生长5~6年进入衰弱期的大型枝组,可锯去原枝的1/3~1/2。可用骨干枝背上生长的徒长枝、强旺枝代替原枝,作为主、侧枝的延长枝,以恢复骨干枝优势;对树冠内膛长出的徒长枝、发育枝,通过休眠期的短截,或生长期的摘心、拿枝、拉枝等夏季修剪技术,使其尽快成为新的结果枝组。对各类已进入衰弱期的结果枝组,要及时予以回缩,以较壮较强的枝芽代替,以利恢复树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