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雪英
(山东省青岛平度明村镇经管统计审计服务中心 山东 青岛 266700)
山东省是农业生产大省,粮食、蔬菜等作物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其中,小麦是山东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最大作物,占到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6.77%。本文通过对小麦的成本收益分析,找到降低小麦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对策。
从小麦播种面积看,山东表现为小麦播种面积连年增加,从2007年的5 278.65万亩增加到2017年的6 125.81万亩,年均增长1.5%,小麦面积占全国的比重经历2007年到2009年的短暂下降后,呈现比例明显上升,由2009年的14.5%增加到2017年的16.66%,播种面积的稳定为小麦的产量起到一个保障作用。
从小麦的单产看,2007~2015年小麦单产呈连年增加走势,由2007年的378.1 kg/亩增加到2015年的411.7kg/亩,连续6年实现亩产量400 kg,2017年受低温天气原因影响,单产略有降低。总产由2007年的1 995.57万t增加2017年的2 495.11万t,年均增长2.26%。
图1 山东省小麦播种面积变化
图2 山东省小麦单产和总产变化趋势
从投入产出分析,整体表现为总投入和总产出增加,净收益持续徘徊,产投比持续下降。小麦投入由2006年的437.35元/亩增加到2014年的990.07元/亩,年均增长10.75%,产出由2006年的593.17元/亩增加到2014年的1 160.14元/亩,年均增长8.75%,投入增加的比率大于产出增加的比率,导致小麦净收益的下降,农户收益没有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产投比也由2006年的1.36下降到2014年的1.17,经济效益的下降必然导致从事农业劳动力的减少,转移到高收入的第二和第三产业中。
表1 山东省小麦投入效益表
投入方面,物质与服务的费用占到最大的开支,其次是人工费用和土地成本,到2014年分别为473.68元/亩、362.03元/亩、154.36元/亩,但从图3中也可以看到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增长速度超过物质与服务费用,2006年到2014年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费、土地成本分别增加了70.81%、192.98%、323.25%,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6.9%、14.38%、19.76%,可以看到随着近几年土地流转热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导致小麦的成本投入结构的变化。在物质与服务费用当中,最大的开支为化肥的投入,并且呈持续增加趋势,受农户思想观念的影响,肥料越多产出越多,但没有计算产出会带来多大效益,造成目前小麦高投入高产出、低收益的局面。
图3 小麦成本分析
3.1 实施小麦科技创新工程,实现小麦化肥的减量。从调研看,化肥农药投入量持续性增加并没有带来小麦的产量的大幅度增加,但更多的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实施科技小麦增产提质增效工程,通过科技的创新实现小麦的增产和稳产。
3.2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行机械化作业,降低劳动力成本。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小麦种植,难以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家庭劳动力也难以解放,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实现小麦种植规模化,用机械代替劳动力投入,大大减少劳动力成本投入。
3.3 加强对小麦生产经营主体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生产经营水平。目前小麦种植农户更多通过依靠经验管理从事小麦生产,需要通过小麦观摩、在线教育、大喇叭广播、手机等多途径多方式对经营主体进行培训和引导,让更多农户体会到科技引导小麦生产,走上科技兴麦的道路,实现小麦绿色增产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