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俐婷
乙型肝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 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 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1]。根据相关的临床研究可以明显的发现, 乙型肝炎的发生不仅仅是由外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 有一部分感染者是因为母婴传播而受到感染。为了能够阻止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 一些学者不断进行研究, 近几年来, 核苷类药物被广泛运用于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在母婴中的传播。本次实验主要就是为了研究在妊娠晚期应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对于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 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入的80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妊娠晚期孕妇(均为单胎妊娠)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5~31岁, 孕周28~30周。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孕妇分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40例。本次实验是在孕妇自愿情况进行的, 符合相关规定。孕妇均符合具体诊断标准。入组孕妇整体都极为配合, 自觉意识比较强。
1.2 方法 对照组孕妇采用被动免疫疗法治疗, 即在妊娠28周时开始对其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 U/次, 1次/月,产后30 d停药。研究组孕妇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即在妊娠28周时开始, 口服拉米夫定100 mg/次, 1次/d, 产后30 d停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孕妇治疗前后HBV-DNA定量和HBeAg水平以及两组新生儿HBV-DNA和HBeAg阳性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孕妇治疗前后HBV-DNA定量和HBeAg水平比较治疗前, 对照组孕妇HBV-DNA定量(3.84±0.76)×108拷贝/ml、HBeAg(460.68±103.65)s/co与 实 验 组 的 (3.81±0.56)×108拷贝/ml、(460.64±102.65)s/c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实验组孕妇HBV-DNA定量(1.34±0.26)×108拷贝 /ml、HBeAg(143.76±32.34)s/co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37±0.36)×108拷贝 /ml、(184.76±51.34)s/c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新生儿HBV-DNA和HBeAg阳性率比较 实验组新生儿HBV-DNA阳性率5.0%(2/40)、HBeAg阳性率2.5%(1/4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8/40)、15.0%(6/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乙型肝炎对于人们的生活具有很严重的不良影响, 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其中部分感染者是因为母婴传播而受到感染, 但母婴传播机制现如今尚未完全清楚, 作者分析认为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2-4]:①乙型肝炎病毒并不是婴儿自身所携带的, 而是母体的生殖细胞内存在乙型肝炎病毒, 所以导致乙型肝炎病毒在母婴之间传播;②婴儿生活在母体羊水中, 可以隔绝一些外界的病毒, 但是在婴儿生长的过程中, 胎盘屏障的第一层保护膜不断的变薄, 使得外界的乙型肝炎病毒通过胎盘屏障, 传播给婴儿, 造成乙型肝炎病毒在母婴之间传播;③孕妇在妊娠时, 子宫内壁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定的损伤, 因此就会对胎盘屏障造成一定的影响, 甚至是造成一定的损害, 这时候乙型肝炎病毒就会通过母体的血液从传染到胎儿。而在妊娠期间如何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就成为了最重要的任务。目前常见的集中阻断方式包括以下几个[5]:①定期的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做好药物的防治, 以此来杀死病毒;②孕妇在孕期要定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保证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的入侵;③在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同时, 孕妇可以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提供多一层的防护, 避免乙型肝炎病毒的入侵, 也为婴儿的生长提供保障。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是一种浓缩的被动免疫制剂, 将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至母体之后, 就能够将抗体传递给胎儿, 因此可以很好的起到预防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作用。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制剂所起到的效果不仅好,并且对人体的影响较小, 对人体的新陈代谢也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此外, 相关的实验表明[6,7], 要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在母婴之间的传播, 可以通过服用核苷类的药物来达成目的, 这也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方式。本次实验对这一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实验中两组均采用被动免疫疗法治疗, 在此基础上, 实验组采用拉米夫定这一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的结果显示, 治疗后, 实验组孕妇HBV-DNA定量(1.34±0.26)×108拷贝 /ml、HBeAg(143.76±32.34)s/co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7±0.36)×108拷贝/ml、(184.76±51.34)s/c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HBV-DNA阳性率5.0%(2/40)、HBeAg阳性率2.5%(1/4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8/40)、15.0%(6/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妊娠晚期应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可有效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而对于一些乙型肝炎患者来说, 长期使用拉米夫定这一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不仅可以有效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还可以改善人们的身体情况, 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8]。
总之, 妊娠晚期应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可以较好的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在母婴中的传播, 可在临床治疗上大范围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