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冰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畜产品质量安全监察所 125200)
鸭短时间内产蛋量大幅度下降、采食量降低,多因鸭群中存在某种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有些病传播迅速、蔓延范围广,如不加以控制,将会给养鸭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就这类常见病:鸭流感、鸭产蛋下降综合征、鸭坦布苏病毒病及VD、VE缺乏,逐一加以分述。
病原是鸭流感病毒,属A 型流感病毒属的成员。各种鸭均易感,而且是本病毒的主要贮存宿主,有周期性迁徙野鸭体内贮存病毒种类相比家鸭多,个别不表现症状,但长期带毒、散毒。
产蛋严重下降,产小型蛋、畸形蛋,各种日龄鸭均可感染。病症表现受病毒类型、致病力强弱、感染程度及感染年龄等因素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通常可见流泪红眼,脚软无力,头颈触地,倒地仰翻,喙和足呈紫红色,死亡快。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环境控制水平,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并控制人员和车辆的进出,严格执行清洁和消毒程度。鸡鸭禁止混养,厂区周边及水域设置防护野禽入内措施,阻止所有贮毒、带毒动物出现。定期消毒,扎实做好疫苗免疫工作,定期检测抗体效价水平,根据需要及时补种。一旦发病,应及时上报,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划定疫区并封锁,所有操作程序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
病原是禽腺病毒,属腺病毒科禽类腺病毒属成员。病毒以鸭、鹅和野生水禽为自然宿主,感染各品种鸭,发病主要集中在产蛋高峰期。病程常可持续一个月以上,然后逐渐恢复,但很难恢复到原有产蛋水平,这是因为病毒具有嗜输卵管性,使病鸭输卵管各部产生病变,导致其功能异常[1]。
产蛋急剧下降,产变形蛋、薄壳蛋和软壳蛋。常集中在产蛋高峰期发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死亡病例。可通过病毒分离鉴定进行确诊。
主要以消灭传染源,控制传播途径,及时隔离免疫,对症治疗为主。种蛋、孵化设备及车间严格执行消毒制度;不从疫区引种、引蛋;定期免疫并落实到位。对病症较轻鸭紧急接种产蛋下降综合征油乳剂灭活苗,皮下注射,1.0~1.5ml/只,也可采用抗生素混饲或饮水进行治疗。重症无须治疗,直接淘汰。
病原为鸭坦布苏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成员,病毒粒子呈小球形,直径为40~50nm,有纤突,为有囊膜的RNA病毒。病鸭和隐性带毒鸭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一年四季均可感染,夏秋季节尤为严重,多个品种鸭均易感。本病流行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发病急,发病率高,但死亡率较低[2]。
蛋种鸭采食骤然下降,肢体不稳,站立行走困难,随之产蛋率大幅度下降(可从90%下降到10%以内,严重者停产),种蛋受精率下降。育雏、育成、商品鸭多在20 日龄前后发病,主要表现神经症状。病程大约1 个月,之后可自行康复。
本病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免疫接种,辅以增加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并做好日常卫生保健,减少人员及车辆的流动,控制感染机会,从而预防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导致鸭体内缺乏VD,多因饲料配比不足;或饲料中钙磷不足或失调;鸭得不到阳光照射、肝脏疾病、肠道炎症等也能导致VD缺乏。VE 是抗不育维生素的总称,是正常生殖机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如果饲料中含量不足,保存加工不当及肠道疾病导致VE吸收、利用率降低,或某些环境因素干扰吸收都会导致鸭缺乏VE。
成年鸭产蛋量下降,产薄壳蛋和软壳蛋。鸭喙、爪变软,龙骨变形或弯曲,种蛋孵化率低。
饲喂全价饲料,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配比应科学合理,不喂霉变和酸败的饲料。治疗VD乏症,每千克饲料中添加鱼肝油10~20ml,或肌注维丁胶钙。治疗VE缺乏症,每千克饲料中添加VE250 国际单位或植物油10g,亚硒酸钠0.2mg,蛋氨酸2~3g,连用2~3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