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林运用茵陈芩连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浅析

2019-01-06 05:05李伟林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肝体口苦茵陈

贺 洁 李伟林

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 浙江 台州 318000

李伟林主任中医师为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应用中医药理论治疗肝病经验丰富,现将其运用茵陈芩连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经验浅析如下。

1 病因病机

李主任认为乙肝属于乙肝病毒直接感于少阳半表半里,正气难以发挥祛邪的作用[1]。邪伏少阳,感而不发,是乙肝早期症状,虚、瘀、浊、毒是乙肝的主要病因病机。正气不足,外邪内侵,邪气伏藏在胁下。乙肝常见症状有乏力、食少、食欲不振、腹胀、胁痛等,其病位主要在肝脾两脏。肝主藏血,肝体阴而用阳,罹患乙肝,乙肝病毒损伤肝细胞,即损伤肝体;邪气内伏少阳,半表半里,邪气与正气相互搏结,导致肝气郁滞,疏泄不及,肝主疏泄功能不足导致瘀血、湿浊内停,损伤肝用。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肝体用不足,疏泄不及,影响到脾脏,形成肝脾两虚的病证。气血生化不及则少气、倦怠、乏力,脾运化的职能失司则食欲不振、腹胀,进一步导致体内的痰饮、瘀血、浊毒等病理产物内积。毒邪闭阻三焦气血津液通道,导致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与人体血气搏结,引动伏藏于少阳病位的毒邪,即乙肝病毒。

2 组方分析

茵陈芩连解毒汤是李主任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方剂。其主要的药物组成为茵陈、黄芩、黄连、金银花、蒲公英、泽兰、赤芍、苍术、土茯苓、滑石、杏仁、薏苡仁、党参、甘草等,是在茵陈五苓散、三仁汤、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化裁而来,具有清肝利胆、健脾补虚、活血祛瘀、化浊解毒的功效。茵陈苦泄下降,微寒清热,乃治脾胃二家湿热之专药,善清利脾胃肝胆湿热,使之从小便出,故为治黄疸要药。《长沙药解》载茵陈“利水道而泻湿淫,消瘀热而退黄疸”。在临床上治疗乙肝时,李主任重用茵陈,以其为主药,常用剂量为90g。方中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蒲公英、土茯苓清热解毒;滑石清热利湿;杏仁降浊消郁;薏苡仁、党参、甘草、苍术健脾祛湿,增强机体正气,提高抗病抗邪能力;泽兰利水消肿,活血祛瘀;金银花其气芳香,透散热邪,配伍黄芩,清解透散少阳伏藏之乙肝病毒;赤芍柔肝养血,滋养肝体。

3 病案举隅

赵某,男,34岁。2018年8月15日初诊:主诉:恶心,乏力,伴有右胁胀满疼痛。既往史:发现乙肝病史6年。母有乙肝病史。1月前开始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辅助检查: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23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28U/L,总胆红素25.35μmol/L,乙肝病毒DNA定量1.29×105copies/ml。刻下诊见:晨起口干、口苦,口中黏腻,恶心,四肢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小便色黄,二便无殊,面色萎黄,口唇紫黯,舌淡紫黯红、苔黄厚腻,脉弦细。中医辨证:胁痛(肝郁脾虚,瘀浊毒盛型)。治法:疏肝健脾,祛瘀解毒。处方:茵陈芩连解毒汤加减。药物组成:茵陈90g,蒲公英30g,泽兰、薏苡仁、麦芽各15g,黄芩、金银花、赤芍、白芍、杏仁、白术、土茯苓、茯苓、党参各10g,苍术、黄连各5g,甘草6g。7剂。8月23日二诊:乏力、恶心、口干、口苦已改善。复查肝功能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36.5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80U/L,总胆红素21.35μmol/L,乙肝病毒DNA定量3.1×104copies/ml。效不更方,原方继续治疗14剂。前后随症加减治疗2月余,诸症平稳,指标渐趋正常。

按:本病患者既往罹患乙肝,乙肝病毒伏藏少阳。患者晨起口干、口苦,口中黏腻,右胁胀满疼痛,脉弦细,提示病位在肝胆。湿热郁结肝胆,则口干口苦,口中黏腻;湿热阻滞气机,则恶心乏力;肝失疏泄,脾气不足,则倦怠乏力,面色萎黄;瘀血浊毒内生,则口唇紫黯,舌苔厚腻。治疗当选用茵陈芩连解毒汤清肝利胆,健脾补虚,活血祛瘀,化浊解毒。初诊即见成效。

猜你喜欢
肝体口苦茵陈
柔肝法的理论探讨
口苦口臭,可能是肝脏不好受
利胆退黄夸茵陈
绵茵陈养肝祛湿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晨起口苦是怎么回事?
绵茵陈与花茵陈的现代药理对比及临床应用
嘴里有苦味是咋回事
论肝之体阴用阳及临床应用
从哲学体用观探讨“肝体阴用阳”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