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9-01-06 04:21许淑莲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稻曲稻曲病多菌灵

许淑莲

(滦南县倴城镇人民政府 河北 滦南 063500)

稻曲病在滦南县当地又称黑穗病、黑疙瘩,是危害水稻的主要病害。近年来在滦南县时有发生,发生程度轻重不一。2017年发生比较严重,给水稻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稻曲病严重影响稻谷产量和品质,并且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减产,所以在稻曲病发生前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做好预防工作。

1 发生情况

稻曲病的发生时期在水稻的抽穗开花期到乳熟期,危害部位只是稻谷粒。发病后,每穗上的病谷粒几粒到几十粒不等。病菌生长在颖壳内,刚开始受侵害时,谷粒颖壳张开露出黄绿色的小块状突起,以后随着突起的逐渐膨大,将整个颖壳包裹住,颜色也变成绿色。病菌裂开后,有黑绿色的粉末,粉末带有粘性,虽然不容易飞散,但是能借助空气流动传播,在水稻开花时期侵染花器和幼颖。病菌在7~8月发育,如果气候适合就进行大量繁殖。病菌繁殖最适合的温度是26℃~28℃,低于16℃或高于36℃都不能生长。稻曲病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如水稻品种抗性、施肥情况、气候条件等。从品种上说,一般紧穗型、晚熟品种容易发病,而散穗型、早熟品种发病较轻。在气候条件上,如果抽穗期遇到阴雨天气,加上日照时间短、露水多,就会发病重。孕穗期如果气温低、雨水多、日照少,抽穗后气温增高,湿度变大,发病也会多而且严重。在施肥上,氮肥施用偏重或施用过晚也容易发病。另外大水漫灌、连作的地块也会发病重。

2 防治方法

2.1 选用抗病品种。水稻品种间抗性存在很大差异,应选用经过审定推广、适合本地条件、对稻曲病抗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2.2 改进栽培措施。要合理种植,避免田间密度过大、水层过深,要田间浅水勤灌。对上一年稻曲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在水稻收割后进行深翻,并及时清除田间、沟边的杂草,以减少病残体和田间的病源物。要合理施肥,不要偏施氮肥,防止氮肥施用过晚过多,少用或不用氮肥,追施粒肥。氮、磷、钾要配合施用,增施有机肥,注意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2.3 药剂防治。稻曲病发生后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所以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首先要对种子进行消毒,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2~3d,或浸种灵2500倍液常规浸种处理,也可以每亩用3%苯醚甲环唑种衣剂50 ml拌种预防。田间用药量最短期在水稻孕穗后期(即水稻破口前7~10 d)用药预防效果最好。药物首选苯甲·丙环唑,每亩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30 ml,还可每亩用50%井冈霉素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50 g,或20%三唑酮乳油100 ml,或瘟曲克敌180~200 g,以上药剂兑水进行喷雾防治。

猜你喜欢
稻曲稻曲病多菌灵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多菌灵的不确定度评定
水稻稻曲病菌侵染行为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高效、快速提取高质量稻曲病菌基因组DNA方法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多菌灵的残留现状研究进展
稻曲病气象适宜度等级精细化预报技术
稻曲病菌成灾机制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啤酒中的“多菌灵”会致癌,它真的有那么毒吗?
籼粳杂交水稻稻曲病防治药剂试验
2011年怀集县水稻稻曲病重发生的原因及防控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