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农业农村局 郝勇锋 秦伟 郭二庆
春甘蓝是春末夏初采收上市的甘蓝,具有脆软多汁、营养丰富、易栽培、病虫害轻、上市早、供应期长、经济效益好等诸多优点,是河南省春季种植较多的蔬菜作物之一。如何使春甘蓝达到高产优质,需要在栽培技术上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春甘蓝可选冬性强不易抽薹开花的品种,如“春丰”“中甘 11号”“春甘1号”等。
春甘蓝种植应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浇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的黏壤土或沙壤土地块较好。宜选择前茬作物为土豆、红薯的地块,不宜选择近两年种植过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地块。
甘蓝属于绿体春化作物,若播种过早、肥水过大,会导致幼苗过大,在遇到在低温则出现早期春化抽薹现象。因此,北方地区春甘蓝可选择在2月育苗,同时注意肥水措施适当。在育苗过程中,选择饱满、无虫的种子,选好种子后进行种子处理,用50 ℃左右的温水浸泡种子15~20 min,并不断搅拌,在室温下再浸种4 h左右。将浸好的种子用湿棉布包好,放在25 ℃处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次,当有60%以上的种子萌芽露白时即可播种。
育苗方式可采用保护地小拱棚育苗,也可选择人工日光温室育苗。小拱棚育苗时,选择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地块作为苗床。苗床处理:采用土与充分腐熟筛细的有机肥按2:1混合均匀,每立方米加有机无机复混肥1 kg,将土铺入苗床,厚度约10 cm。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与床土混合均匀进行床土杀菌消毒。苗床消好毒后,浇透水后备用。播种时,将种子均匀撒播于苗床,覆细土0.5 cm厚。播种后,苗床上搭建小拱棚。小拱棚要注意保温保湿,棚内温度保持在白天 20~25 ℃,夜间 15~18 ℃,拱棚密闭,当幼苗长出1片真叶时,白天揭去小拱棚薄膜,以利于幼苗见光、降低棚内湿度,傍晚重新盖上拱棚以利于增温。
苗期棚内温度不宜过高,防止幼苗徒长,当幼苗2~3片真叶时分苗,可采用10 cm×10 cm营养钵分苗。分苗后小水浇透,之后不旱不浇水,当幼苗生长到4~5片叶片时,开始通风炼苗,适当降低棚内温度,以适应定植后的大田温度。炼苗期一般不浇水,若遇到倒春寒等恶劣天气,要闭棚保温,防止冻伤幼苗,炼苗时间一般为7 d。
当幼苗生长到5~6真叶时,茎粗0.5 cm左右达壮苗标准即可移栽,一般为播种育苗后55天左右。移栽前1 d苗床要喷水,利于取苗。定植地块要深耕细耙,结合整地每667 m2施用腐熟的有机肥5000 kg、有机无机复混肥80 kg,耙平后起垄,垄高10 cm、垄宽40 cm,沟宽40 cm。每条垄上栽植甘蓝两行,定植前垄上覆盖地膜利于保温保湿,定植株行距为40 cm×40 cm,每667 m2种植4500株左右。
定植后浇缓苗水,4~5 d后结合中耕培土1次。在莲座期控水蹲苗7 d。蹲苗后结合浇水每667 m2追施氮磷钾复合肥20 kg。进入结球期要保持土壤湿润,结合浇水每667 m2追施氮磷钾复合肥20 kg,或每667 m2用200 g磷酸二氢钾加叶面肥进行叶面喷洒2~3次,结球后期不能大水浇灌,且要中耕除草,及时清除枯黄带病叶片,采收前7 d停止浇水施肥,防治甘蓝叶球开裂,影响品质。
一是采用黄色黏虫板,将50 cm×60 cm的长方形黏虫板,挂在植株上部,每667 m2挂40~50块,用来黏蚜虫和其他飞虫。二是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
黑斑病用30%绿得宝悬浮剂400倍液,连用2~3次。霜霉病用72%的杜邦克露600~7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连喷2~3次。灰霉病可用50%速克灵1500倍液或50%扑海因1000倍液喷雾,连喷2~3次。黑腐病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福美双500倍液喷雾,连喷2~3次。
夜蛾类害虫可用苦参素500~700倍液、3.2%田卫士(氯·苦参碱)乳油1000~1500倍液或5%增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防治。菜青虫可用BT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氯氰菊酯800倍液喷雾。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辛硫磷乳剂1000 倍液防治。潜叶蝇用1.8%虫螨克2500倍液喷雾防治。注意用药间隔期8~10 d,采收前7 d不要喷洒农药。
当甘蓝叶球紧实度达八成,单棵质量600 g左右,即可分次采收上市。采收过早,会影响经济效益;采收过晚,甘蓝叶球开裂或抽薹开花也会影响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