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来
芜湖镜湖区方村街道一河蟹养殖户,通过多年的不断摸索,不断学习,养殖技术日益成熟。2018年在面积为36亩的河蟹池塘里,按“河蟹混养+生态”技术模式进行养殖,即低密度投放大规格幼蟹,主养河蟹套养鱼、青虾,养殖总产量及经济效益喜人。现将其养殖新技术模式详细介绍如下,供参考:
养殖池塘为长方形,东西向,池塘面积共36亩,分为4个塘口。面积3~10亩不等,池埂坡度小,池底平坦,塘内挖挖成“井”字沟型。沟的面积占池塘总面积20%,沟处可保持水深1.2~1.5m,沟底向出水口倾斜,中间平滩处可保持水深0.8m左右,池塘四周用专用塑料膜围着以防逃逸。
放苗前,清淤过多的淤泥,曝晒池塘,用生石灰、漂白粉等对养殖池塘进行彻底消毒,杀灭塘中的细菌和敌害生物。亩用生石灰75~100kg或每亩用漂白粉10~15kg化水全池泼洒,消毒7天后排干水重新注新水备用。
种草多少决定养殖效益的高低。该地采取池塘平滩处种植水草如苦草、伊乐藻等多品种水草搭配方式,占其总面积的60%。水草既能净化水质,又能使河蟹、青虾在脱壳时起到“隐蔽”作用,同时还作为饵料,通过多年养殖实践证实:“草好蟹虾好”。
水源来自青戈江水,水源充足、水质优良、交通便利、进排水方便、水质符合国标的标准。
1.每年年底或翌年初,在蟹种放养前把水位控制在50~60cm。每亩放养平均规格为150~200只/kg的自育河蟹苗种650~700尾(根据经验,放养密度大,破坏水体生态环境,养殖的成蟹规格小),蟹苗在放养前用浓度3%~5%食盐水浸泡5~10分钟,以降低养殖中发病率。放养的蟹种要求来源于有资质的良种场,要求外光好,肢体齐全、活动能力、无伤无病、规格整齐。放养时间在3月底前结束为宜。
2.青虾苗分两次放养,分别在春季和秋季。在蟹苗放养结束后,亩套养800~1000只/kg青虾苗4~4.5kg,到5-6月份陆续起捕上市,可亩产青虾25~30kg,每亩可增加收入1600~1800元;7月中旬至8月初,虾苗规格为6000~7000尾/kg,亩放青虾4~5kg,可获亩产商品虾30~35kg,每亩可增加收入2600~3000元。
3.在4月初每亩套养黄条规格15cm以上鱼种20尾,年底可获0.2~0.5kg/尾商品鱼4~8kg。黄条又叫细鳞斜颌鲴,是生活在水体中下层的中小型经济鱼类,该鱼属优质鱼类,经济价值高。该鱼主要摄食腐植质、植物碎屑、腐泥、底生藻类,能改善池塘生态环境,净化水体作用。
4.在池塘中亩套养0.5~1kg/尾鳙鱼10尾、或鲢鱼8~10尾,能防止浮游生物蔓延,起到调节池塘水质的作用。
河蟹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动物,在投喂上应进行动植物饲料科学搭配、科学投饵原则进行饵料投喂。
植物性饲料:主要是以玉米、小麦、苦草等各种水草。动物性饲料:主要以小杂鱼、冰冻鱼、塘内螺蛳、小蚌等。配合饲料:按照河蟹生长营养需要,进行搭配。
投饵方法:根据生产季节、天气、水温及其活动情况。实行“两头精、中间青”的原则进行投喂;看天气,天晴多投,阴雨天少投;看摄食活动强弱,活动力强多喂,弱则少喂及河蟹的体重、个体大小等因素,加强观察和巡塘检查。
1.养殖期间池水应始终保持“肥、活、嫩、清”。早春以浅水为主,水深控制在60~80cm,保持池塘环沟水位,水温升高时,调节水质使池塘水体转化成良性生态养殖水体环境,并逐渐加注新水,前期每隔10天左右加注1次新水,河蟹、青虾生长旺盛期每隔3天加注1次新水。5月份水位保持在0.8~1.0m,高温期间水位1.2~1.5m,9-10月份水位1~1.2m。
2.池塘内种植水草如苦草,约占总水面的60%,这样既能为河蟹、青虾提供鲜嫩可口、营养丰富的饵料,又能起到降温、避敌、增加溶氧量、改善水质、改善池塘生态环境的作用。
3.河蟹坚持“两头精,中间青” 投喂原则。3月中旬至4月,日投饵量为体重的2%~3%;5-6月,日投饵量为体重的4%左右;7-8月以投喂植物性饲料为主;8月下旬以后是河蟹育肥时节,投饵以投喂动物性饲料为主,搭配40%植物性饲料日投饵量为体重的8%~10%。河蟹的具体投饵量要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及其摄食活动等情况及时调节,以满足其生长需要。
4.鱼病防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生态调节与科学用药相结合。把好清塘关、苗种关,定期使用生石灰及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日常投饵不定期加维C及免疫多糖防病以增强鱼、蟹的体质,提高其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巡塘发现病害时要对症下药,严禁菊酯类和敌百虫等温和消毒剂。河蟹在养殖过程中可能因缺钙造成软壳或蜕壳不遂或致死,应定期在水中泼洒生石灰和在饵料中添加脱壳生长素,或用活性离子钙,以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浓度。
5.适时捕捞,均衡上市。根据市场需求抢抓捕捞,将规格达到的个体河蟹及时挑选上市,捕捞方法有地笼、抄网、诱捕、干塘捕捞法等。
去年底养殖户在36亩河蟹池塘里收获总产量为4930kg,其中河蟹 2400kg、青虾 1080kg、鱼1000kg,总产值 27.28万元,亩产值7578元。
1.种草、放螺、用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是河蟹池塘生态系统最为重要的三个环节,对河蟹养殖起决定性作用。
2.笔者建议,科学合理放养养殖品种和养殖密度,尤其是蟹苗放养密度不能太大(建议亩放蟹苗不超过750只),否则养殖对象在不良的环境中生长,投饲量加大不说,还污染水质,影响池塘生态环境。而且养殖的品种规格小,品质差;相反,不能充分发挥水体的潜力,养殖产量和效益上不来。应充分利用养殖空间适当调整河蟹、青虾等品种的养殖配比,提高单位河蟹养殖生态高效新技术水平。
3.加强水产养殖管理,认真做好生产日志,特别是池塘天气、水温、投饵量、病害、渔药用量及使用等情况,积累生产经验,提高养殖技术保护好水质,维护池塘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