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军娜, 马 娟, 余 炜
(漯河市源汇区水产渔政站 河南漯河462000)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名特优水产品的需求量快速增长,渔业供给侧结构的不断调整,养殖规模迅速扩大,新型养殖方法不断出现,水产品产量迅速增加。不少养殖户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增加放养密度,导致养殖水质恶化,造成水环境的严重污染,水产养殖病害大量暴发,对水产养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水产养殖病害的治理不仅与水产养殖快速发展关系密切,同时还关系到水产品的质量,成为渔业安全健康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
随着淡水渔业养殖生产规模的增大, 水产养殖病害不断增加,甚至出现区域的流行性疫病,病害出现的时间延长、规模扩张、病害类型增多,具有一定的耐药性,亦缺乏有效的溯源干预检测手段,对水产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渔业经济健康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对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生特点及其防治对策进行分析探讨,加强水产养殖业各环节的病害预防。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名特优新品种、新技术迅速推广和应用,不少养殖户过度看重饲料投喂量,滥用抗生素,忽视了水体的承受力和水环境的质量,导致水体高度富营养化。伴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日益扩张,水体环境污染严重。现阶段,水产养殖周期内最为常见的病害大都是由寄生虫、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随着快递物流的汇集,鱼苗全国性运输迅速快捷,导致鱼病类型逐渐趋于综合性和流行性,不再是单一的病害。养殖户大多缺乏提前预防的观念,一般都是发病后大剂量的用药治疗,并频繁换药,使养殖池塘水体不堪重负。
水产养殖户在遭遇大量鱼类死亡的时候通常会盲目增加药物数量,这种措施不仅治疗效果较差,反之为寄生虫以及病原菌的生存繁衍提供优质的生存环境。药物投入并没有消灭所有的病原菌与寄生虫,那些能够生存下来的带有抗病基因的病原菌、寄生虫通过繁殖,便会将抗病基因遗传给后代,进而导致寄生虫和病原菌的耐药性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除此之外,盲目使用药物还会导致病原体、寄生虫的基因发生变异,进而形成新的致病菌。使得最初相对单一的病原体转变为多类病原体,进而导致病害更加严重,运用药剂的种类、数目逐渐递增,造成了恶性循环,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
养殖水体不单单是养殖水生动物的载体,也是寄生虫、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生长繁衍的载体。病原体可以随着水体而流通,使水产养殖病害的流行范围扩大。近年来,在以往一些唯有在特定季节才会出现的病害会在其他季节发生,且发病时间不断延长,不同病害会叠加暴发。
因为水产养殖面积大,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水产业养殖品种均会受到病害的影响,包含真菌、病毒、寄生虫、细菌、污染物以及外来物种等,其中病毒与污染物的危害最为严重。水库、池塘以及河流等均有污染,同时部分工业污染不但对于水产养殖产品产生巨大的危害,还会滋生许多病菌,严重污染水环境。水环境质量差,极易滋生病菌,为病害的生长与繁衍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导致了水体环境质量不断下降,水产养殖病害规模日益扩大。
精养池塘,底部淤泥和有机质较多,清塘时泼洒生石灰效果较好。放养鱼苗前15 d晴天下午15∶00之后,晴朗的天气开展清塘消毒工作,选用块状生石灰,加水成浆后趁热泼洒。①带水消毒:水深1.5 m时生石灰的泼洒量为150 kg/667m2。②干法清塘消毒:(水深10 cm左右)泼洒量为75kg/ 667 m2,泼洒完一周后往池塘内加注新水,取水一端必须使用筛网过滤,避免杂质或野杂鱼流入消毒的池塘,静置3 d后,在池塘内设置有养殖网箱的两侧各安装一台增氧机,放养鱼苗前开启增氧机进行水体溶氧交换,扩大增氧面积。
新开挖的池塘,底部无淤泥且有机质较少,放养前10d泼洒块状生石灰50 kg/667m2进行全池消毒,保留10~15 cm底泥便可。
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系统分开,排灌方便。水源水质应符合《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养殖池水质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在温度相对偏高的夏天,池塘中的水环境极易发生恶化,因此会造成水产养殖病害大量发生,为了能够妥善处理此问题,需要利用水质在线检测设备及时进行水质监测。正常情况下,每5~7 d对养殖池塘用水进行一次常规检测,主要测定pH值、氨氮、溶氧,亚硝酸盐。夏季暴雨以后需及时把握池水的变化状况,池水的透明度保持在30~35cm范围内,pH值保持在7.5~8.5,氨氮含量需少于0.5mg/L,昼夜的溶解氧不少于5 ~3 mg/L。根据水产养殖品种不同,不断调节水位。在养殖河蟹、虾的池塘中,水位需要调控在1.3~1.5 m范围内,养殖鱼类的池塘水位需保持在1.8~2.4 m左右。除此之外,在高温环境下,水质环境条件不同采用不同处理方式,比如偏酸性的池塘,用生石灰泼洒处理;亚硝酸盐较高的池塘用有益微生物制剂进行全池泼洒,功效比较好的主要有EM菌以及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有益菌群。
①苗种驯化。苗期投喂,豆浆沿池塘四周泼洒,一周后要堆食,鱼苗小,将粉状饵料拌成软块状,投放到鱼池四周。
②投喂要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定时:水产养殖户需要把日常投饲时间固定到每天的3~4个具体时间段,易形成正常摄食条件反射;定位:投喂饲料在固定位置,在喂食过程中需要确保饲料的分散,防止养殖品种由于争抢食物而聚集在一起,导致局部缺氧问题;定质:确保饲料的品质符合鱼类的生长需求,可以适当添加增强肌体自身免疫力的维生素;定量:每一次投入饲料的数量应当保持在正常投放量的70%~80%。不使用受潮、发霉、生虫、污染、腐败变质的饲料,饲料质量应符合《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的规定。
③保证投喂量。饲料的日投量为鱼体重的5%~8%,具体要根据天气、水温、鱼的摄食情况而定,以投喂后30min内鱼吃完为宜。水温30℃以上,则少喂;正常投喂要及时加注新水,以补充蒸发掉的水分。
①体外消毒。外用消毒药全池塘均匀泼洒,消毒药物有:二氧化氯、二溴海茵、溴氯海茵、强氯精、季铵盐络合碘、苯扎溴铵等。
②内服药物。目前有许多商品药供选择,根据病鱼症状对症使用即可,用药天数以鱼病基本控制后,再喂1~3 d为宜。
③水质调节。将水体的酸碱度、氨氮、亚硝酸盐氮、水色等调节正常。
④药物轮换原则。为避免产生抗药性,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外用消毒药和内服药,最好用了2次后换其它药物。选择通过国家GMP认证,有较高信誉厂家的药物对症使用。
⑤科学选药,准确用药。根据不同的病原选用最适合的药物(有条件可先做药敏试验),留意鱼的药物禁忌(如鳜鱼、加州鲈鱼等对敌百虫极敏感),准确计算池塘的容积,按渔药商品说明书的量施药,注意休药期。
⑥注意增氧开机。施用药物和微生态制剂时要开动增氧机增氧。
开发绿色生物渔用药物,积极开展免疫防治技术研究和绿色生物渔药的研制,进行我国渔药的临床检验及质量检验。建立适合水产动物的渔药体系,推广低残留、无公害渔用药物开发及安全用药技术,科学应用微生物制剂,合理调节水生态环境,实现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完善创建水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实行无公害水产品投入品和产出品产地检疫证制度。严格落实国家禁用渔药管理制度,大力实施渔业安全生产“隐患治理”活动,持续推进渔业生产安全水产品质量监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严格落实养殖场区及养殖大户的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制度,全面掌握渔场、养殖大户的详细情况。组织开展水产品质量执法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事故隐患的整改。建立安全隐患和违规行为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受理有关渔业养殖生产环节使用违禁渔药的举报,并经调查核实后,落实整改措施。定期对水产养殖户的环境维护情况实施监管,协调各个部门共同执法,互相协作,增大处罚力度,切实保护好水环境。
寄生虫的危害表现为:①机械性刺激与损伤,可直接造成死亡或产生其他病变;②压挤与阻塞,一些寄生鱼体内的寄生虫往往对寄主的组织器官造成挤压,引起萎缩、坏死和生理机能丧失;③掠夺寄主的营养,对寄主的生长发育影响极大,造成发育不良或者死亡;④毒素作用,寄生虫寄生在寄主体内,其排泄物在寄主体内,产生一些毒素,对寄主造成危害。
①病因:嗜水气单胞菌、鲁氏耶尔森菌等感染。
②流行季节:3~11月,水温9~36℃。
③病症:病鱼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及鱼体两侧充血,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大量的腹水并有溶血现象,肠道内无食物,粘液多,有时伴有眼球突出、鳞片竖起、鳃丝末端腐烂、内脏器官贫血、肝脏肿大等症状。不同地区对于细菌性败血症的名称并不完全一样,其发病便是由温和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以及河弧菌生物变种等感染所造成的,有出血性腹水病以及溶血性腹水病等。
病毒病原体微小,在宿主细胞内复制,难以用药物进行控制,一旦暴发损失惨重。鱼类病毒性疾病与鱼种和水温有关,如鲤春病毒病主要在鲤鱼体内发生,发病温度为11~17℃,超过24℃不发病;锦鲤疱疹病毒病只在锦鲤和鲤鱼中发生,发病水温为23~28℃,低于18℃或高于30℃不发病;草鱼出血病发生在草鱼和青鱼中,在水温20~30℃,特别是25~28℃为流行高峰期。鱼类病毒病潜伏时间长短不一,临床症状比较复杂,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隔离和控制难度较大,病毒病难以用药物控制,主要以预防为主。
水产养殖中水质问题、种质退化、应激反应、预防措施不到位都会导致鱼病发生,防治难度相对较大,但加强科学管理、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发病后快速处理、对症用药,是鱼病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因此,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是确保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随着科学养殖的快速发展,在养殖生产过程中不断学习,把握科学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掌握科学预防方法,减少养殖业对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的减少或降低水产养殖户的经济损失,从而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