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耕, 张西瑞, 陈礼刚, 李治勋, 朱文锦
(1.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水产局 郑州450002;2.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郑州450044)
近年来,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渔业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但是随着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一些突出问题,如全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怎样有效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瓶颈问题怎么突破?怎样提高水产品的质量?渔业怎样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带着问题,省农业农村厅组织进行专题调研,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2019年7月11~12日,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耕带队,省水产局局长张西瑞、调研员陈礼刚、省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治勋等一行5人到濮阳市台前县、范县、濮阳县三县实地调研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情况。
调研组先后调研了台前县打渔陈镇小龙虾养殖基地、范县杨集乡莲虾共作基地、濮城镇稻渔共作基地和濮阳县王称堌镇特色水产养殖基地,每到一处,与乡镇负责人、经营企业、养殖户进行现场交流,了解基地运营模式和带贫情况、小龙虾的养殖面积、生长周期、销售途径,交流探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未来发展思路。
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党的十九大以来,当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时重要讲话精神,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渔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抓手。重点推进高效种养业和绿色渔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渔业发展稳中有进,结构优化,效益提升。近年来,濮阳市台前县、范县、濮阳县三县水产业快速发展,2018年养殖总面积2667 hm2,总产量2.2万t。通过养殖模式不断创新、产业扶贫模式不断完善,涌现出了一批重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产业带头人,闯出了小产业带动脱贫致富的好路子,渔业得以健康有序发展。
台前县现有养殖水域面积178.7 hm2,其中:打渔陈镇77.8 hm2。养殖名优品种:热带观赏鱼工厂化养殖2 hm2,小龙虾养殖91.2 hm2,其它鱼类85 hm2。
打渔陈镇梁集小龙虾养殖基地基本情况:项目一期建设用地69.3 hm2、建池塘31个、养殖面积60.4 hm2,养殖小龙虾54.4 hm2,养殖螃蟹6 hm2。聘请湖北省潜江市小龙养殖技术专家为基地常年技术顾问。2019年4月15~25日投放虾苗50000 kg,蟹苗500 kg。目前已销售成品虾1500 kg。基地总投资984.18万元,预计年利润729.2万元。
该基地采取“合作社+集体经济+贫困户”的带贫发展模式,由合作社与11个村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各行政村与贫困群众签订增收协议。打渔陈镇申请集体经济资金500万元,用于投入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由台前县天然湖养殖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自资金投资到位之日起开始享受收益,每年收益额不低于投资的6%。
濮阳县水产养殖以农村自然坑塘、废窑场、低洼地改建的池塘养殖为主。截止2018年底濮阳县养殖面积达556 hm2,水产品总产量7041 t,其中养殖产量6946 t。濮阳县现有水稻种植面积4000 hm2,支持稻区乡镇发展稻渔、莲渔综合种养,促进农渔民增收。
濮阳县属省定贫困县,2018年脱贫摘帽,为实现精准脱贫,出台了《水产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2017年安排水产扶贫资金300万元,用于支持带贫水产企业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建档立卡,通过水产养殖自主创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当年濮阳县有39家水产企业成功申报为带贫企业,新建养殖池塘100 hm2,改造提升原有池塘123 hm2,发展鱼藕共作面积35.7 hm2,水产企业直接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114人就业。
濮阳县王称堌镇把发展水产业做为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支柱产业,规划建设水产扶贫示范园。至目前,已建成占地100 hm2的高产高效水产养殖基地。基地通过四种带贫途径直接带贫1028户:一是土地流转受益贫困户41户; 二是签订贫困人口就业协议24人,人均月工资不低于1500元;三是吸纳963户贫困户利用到户增收入股,收益率达14%;四是以示范园为依托,实施“废弃坑塘”集中改造行动,高效利用全镇500 hm2废弃坑塘,推行“万亩千塘”计划,增加农民收入,为濮阳县产业扶贫起到较好示范作用。
范县现有低洼荒废地面积2000 hm2,坑塘面积1833.3 hm2,稻田面积1.3万hm2,藕塘面积2000 hm2,50%以上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为范县发展水产养殖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1.水产养殖发展情况
水产养殖以池塘为主,草鱼、鲤、鲢、泥鳅等养殖面积667 hm2,稻渔综合种养面积533 hm2,莲渔综合种养面积667 hm2,水产品总产量8760 t,产值5786万元。
⑴发展小龙虾养殖情况
根据范县资源现状,确定了濮辛、杨集、龙东、陆张四个小龙虾养殖基地和龙王庄、陈庄两个稻虾、莲虾综合种养示范区,规划养殖总面积496 hm2,目前已建设小龙虾养殖面积399 hm2。预计小龙虾产量可达1000 t,产值4000多万元。
⑵发展低碳高效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情况
范县新发展高效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基地4个,共29条生产线。目前陆集乡石大庙养殖基地30 hm2,建设16条生产线,张庄乡前房基地3.3 hm2,建设6条生产线,龙王庄镇西屯基地2 hm2,建设3条生产线,已进入正常养殖生产,其他正在建设中。预计水产品产量达到500多t,产值500多万元。
2.产业扶贫情况
水产业带贫主要采取“合作社(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通过入社分红、资产受益、奖补受益、劳务增收、土地流转受益等形式,每年给贫困户分红不低于2000元协商分红,实现贫困户脱贫。
3.出台优惠政策
范县县政府出台了水产养殖业奖补办法,对集中连片发展稻田、藕田养殖小龙虾6.67 hm2以上的,每667m2补助经营主体1500元;发展池塘养殖小龙虾6.67 hm2以上的,每667m2补助经营主体2000元;集中连片达到33.3 hm2以上的奖补乡镇20万元,66.7 hm2以上的奖补乡镇50万元;对新建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补助养殖水槽及其配套设施部分投资的50%;新建工厂化养殖车间500 m2以上,给予60元/m2的补助等。
河南省濮阳市把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和水产养殖业作为沿黄地区产业扶贫特色项目,市、县、乡三级联动,重点推进。调研的三个县稻渔综合种养实施效果亩增收1000~2000元,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40%,取得了良好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稻渔共生互促,鱼虾吃掉田中害虫、幼卵及杂草,排泄物又肥田,还可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减轻面源污染,构建出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通过发展水产养殖业,扶持龙头企业,实施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实现产业精准扶贫,达到渔民增收、农村致富的目的。
稻渔综合种养、低碳高效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等模式属于朝阳产业,通过调研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受整合资金使用限制,渔业基础设施配套未完全到位,部分基地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水产养殖周期较长,生产投资大,养殖户普遍财力不足,养殖基础设施薄弱,增加了水产养殖风险。
目前濮阳市没有优质苗种繁育基地,小龙虾、及其他名优鱼类苗种缺乏,依靠外购。外地苗种价格高,长途运输成活率低,影响渔业产业化发展。
养殖户文化水平低,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能力不足,养殖模式落后,加上近年来,大宗水产品过剩,大宗水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低迷,水产养殖投入大,比较效益低。
现有的龙头企业因产业转型已不适应当前水产业发展需要,新型龙头企业须重新培育。
水产养殖业已初具规模,但宣传力度不够,缺少品牌效应,产业链短,缺乏加工、餐饮、流通等第二、三产业,限制了水产业发展壮大。
近年来,小龙虾养殖火爆,养殖面积快速增长。但2019年小龙虾市场售价降低,养殖户积极性受到影响,要树立市场风险规避意识。截止2019年6月,全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5.3万hm2,其中80%以上为小龙虾养殖,市场风险较大,规避风险能力差。
为促进全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省农业农村厅出台(豫农渔业〔2018〕1号)和《豫农办渔业〔2018〕12号)文件精神,加大对稻渔种养苗种场、龙头企业、带贫合作社和加工厂等支持力度,延长产业链,为全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因地制宜,开展多元化养殖,如稻-蟹、稻-鳅、稻-鱼、稻-鳖、莲-鳅、莲-鱼等多种养殖模式,引进探索、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宜渔稻田按《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进行标准化田改造,完善稻田养殖水产品苗种繁育技术,逐步解决苗种供给不足的问题。
注重发挥产、学、研、推等机构的各方优势,建立省级稻渔综合种养专家技术队伍,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形成“科研机构+技术推广部门+专业合作社+养殖户”的服务平台,为全省稻渔综合种养提供技术支撑。针对稻渔综合种养发展中关键技术问题,组织开展联合科技攻关,加快主要模式和配套关键技术的集成示范,创新“稻虾共作”和“稻渔轮作”等种养模式。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专家服务队伍,促进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成果研发和转化应用。
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的培训力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组织重点县(乡、镇)到外地学习稻渔综合种养技术;邀请湖北、安徽、湖南等外地专家传授稻田养殖小龙虾实用技术,通过学习培训让农民及贫困户掌握稻渔综合种养的实用技术,以实现稻渔综合种养高质量发展。
打造河南特色的稻渔产品品牌,积极扶持稻渔综合种养示范点,打造优质品牌。鼓励其在全国农产品博览会等平台进行推介展销,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助推各地打造自身独特品牌,提升产品价值。如“范县龙虾”、“范县大闸蟹”、“范县黄金鳅”等品牌,提升企业知名度和效益。目前范县稻虾、虾稻品牌已初见成效,提升了附加值。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以龙头带动产业发展。建设生产、加工、销售、餐饮等一体化模式,推进小龙虾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通过举办“小龙虾节”、“范县泥鳅节”等形式,扩大对外影响,提高产品知名度;创建“范县稻虾米”、“范县稻蟹米”、“范县稻鳅米”等品牌,发挥品牌效应,提升产品品质和价值。
河南省把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作为稻区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全省相关市县上下联动,重点推进,在稻区已初步形成富民增收的示范项目。一些县区,因地制宜,把发展水产养殖业做为产业精准扶贫的支柱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范县、台前县开展了以稻虾、稻鳅为主要形式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扶贫工作,濮阳县出台了《水产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在出台的扶持政策中,明确对贫困户发展水产养殖、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的补助措施和企业带贫鼓励办法,扶贫效果显著。一是鼓励企业吸引贫困户在企业或合作社务工;二是流转贫困户土地给地租或参与分红;三是财政扶持贫困户直接从事水产养殖或稻虾种养。
稻虾共作随着面积快速发展,养殖风险也在加大,特别是小龙虾受高温、降水等自然灾害影响较大,面临相当大的养殖风险。学习外地稻虾保险经验,开展稻虾保险,减轻养殖户经营风险。
目前全省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较快,在小龙虾苗种供应、技术培训、加工产能提高、养殖保险推广等方面暴露出诸多问题。在今后工作中,针对存在问题,认真整改,结合实际抓落实,促进全省渔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