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匠队伍建设发展情况报告》发布

2019-01-05 07:16本刊整理
上海工运 2018年12期
关键词:选树工匠报告

◎本刊整理

2018年11月14日,上海市总工会正式发布了《上海工匠队伍建设发展情况报告》。

2016年至2018年间,上海工会先后三次选树了上海工匠280人,其中2016年88人、2017年94人、2018年98人。总体来看,这些上海工匠都是各行业、各领域的佼佼者,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覆盖领域广,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特点一:以产业工人为主体,政治素质高。280名上海工匠中,产业工人220人,占78.6%;中共党员187名,占67%;女性工匠28人,占10%。

特点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涵盖领域广。280名上海工匠中,国有企业208人,占74%;非公企业72人,占26%;专业技术人员74人,占26%;农民工28人,占总数的11%。

特点三:以一线职工为主体,技术技能强。280名工匠中有205名来自生产一线,占73%。工匠平均工作年限26.6年;本科以上学历142人,占总数的51%。

特点四:创新能力强,专利发明多。280名上海工匠,在获得工匠称号时,有120人已拥有发明专利,有123人已拥有实用新型专利,有30人已拥有外观设计专利。

报告也指出了工匠选树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问题一:技能人才浪费太可惜

《报告》显示,280名上海工匠中,非公企业仅有72人,占总数的26%,与非公企业从业人员比例相比,明显占比过低。另一方面,农民工仅有28人,对这类人员的培育选树上明显滞后。

与此同时,在上海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去产能化进程中,相当多的产业工人被动调整,有的岗位轮换,有的另谋职业,这使其积累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技能技艺付之东流,造成了技能人才浪费与流失。

对策及建议:

上海工匠选树活动要向非公企业倾斜,给予地区非公企业更多机会和平台,推荐选树更多来自非公企业的上海工匠。

注重提升农民工技能素质。各行各业尤其是企业要将生产一线的农民工纳入技能提升培养体系,制定规划,全面加强技能培训、技术练兵、技能竞赛,系统提升技能水平。

问题二:收入与付出有差距

近两年来,工匠人才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报告》对前两届部分工匠收入跟踪调查发现,2016年有57人被评为工匠时,个人月平均可支配收入约9859元,2018年为11187元,月收入增长1328元,增幅达13.5%;2017年有65人被评为工匠时,个人月平均可支配收入约10087元,现为11003元,月增长916元,增幅达9.1%。收入调研反映,上海工匠人才收入虽有提高,但其整体收入水平与相应的工程技术人员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更与其自身付出及对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有较大差距。调查还显示,89%的工匠希望增加收入。

对策及建议:

建议进一步改善工匠人才的福利待遇。加大对工匠人才表彰奖励力度,使工匠人才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重用。相关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搞好统筹协调,建立符合工匠人才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补助性津贴制度和工匠人才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以及与其能力与水平相匹配的相关福利待遇机制。

问题三:对工匠选树工作重视不够

上海工匠选树活动开展3年来,已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宣传工匠、学习工匠、争当工匠的热潮。2016年,“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并获评当年年度十大热词。在全市范围掀起了宣传工匠、学习工匠、争当工匠的热潮,但不可否认,当下社会上仍存在部分对“上海工匠”不够重视的现象。

《报告》指出,全市大多数单位,尤其是多数国有企业相当重视工匠人才的培育选树,但也有部分单位,尤其是部分非公企业出于怕麻烦、怕占用工作时间、怕影响正常工作、怕工匠评上后要增加工资,甚至怕工匠因此另谋高就等原因,不重视工匠人才的培育选树工作。

由政府主导,工会、人社、教育、行业、企业相互协调配合、资源共享、形成合力的工匠培育选树机制尚未健全;特别是目前市级层面的工匠选树仍然是工会独唱,没有形成大合唱。工匠选树激励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制度机制健全亟须跟进。

对策及建议:

针对部分企业不重视选树工作,《报告》建议,各级工会要聚焦经济园区、开发区,广泛开展职工素质工程、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探索建立工匠纳入高技能人才居住证积分、积分落户、享受公租房等政策。

猜你喜欢
选树工匠报告
首发集团工会启动第四届“首发工匠”选树工作
做好劳模选树 激发奋斗力量——工会组织选树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经验谈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选树先进典型的实践
报告
工匠赞
“四步把脉”塑造先进典型——洛阳供电公司先进典型选树宣传的经验做法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