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云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草原站 810600)
加强饲草料生产符合当前我国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总体要求,是发展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对饲草料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利用,一方面有利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我国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产生重要意义。为此,应加强对饲草料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讨。
饲草料指的是畜禽动物所食用的草本植物饲料。目前,饲草料一般分为以下两大类:一类是指在天然草原上自然繁殖生长的草本植物,经人工刈割或被畜禽采食后作饲喂用途的,称之为牧草;另一类是指人工种植的草本植物用作饲喂畜禽的饲料,称之为饲料作物。
加强对饲草料资源的生产,促进牛羊等饲料粮转化率较高的草食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使在不增加粮耗的前提下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畜产品需求。
历史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秉持着“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理念,在饲草料生产上一般实行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粮食作物等轮种、套种、混种等模式,为种养殖业提供肥料与饲料,从而维系持续增长的人口规模,同时有效避免环境污染与地力下降等情况。基于此,在今后农业发展过程中,我们仍需秉持上述理念,实行上述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大对饲草料资源的生产、开发与利用,同时提高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生产能力[1]。
自我国加入WTO 以来,我国农产品供应问题一直都依靠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来解决。但若是过度依赖进口,既不现实也不稳定。当前,国内饲草料资源较丰富,有饲用玉米、燕麦、柱花草、紫花苜蓿等优质资源,不仅可以直接用于牛羊等牲畜饲用,而且也可以加工成叶蛋白、草粉等饲料添加产品。加强对饲草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方面可以增加我国草食畜产品的生产产量,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降低从国外进口饲料粮,保障我国饲料与畜禽养殖生产安全。
新中国成立后,草原地区人口增长迅速[2]。人口急剧增长,带来更大的畜产品需求,从而引发草原超载超牧行为的发生,导致草原生态恶化。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实行退牧还草等草原保护工程项目,旨在保护草原生态,同时兼顾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但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虽然经费投入力度连年增大,但用于草地建设、改良及鼠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经费远远不足,同时,一些地方还采取移民措施,但由于移民后续生产生活问题未能及时处理好,导致移民形成新的“贫困群体”,部分移民迫于生计又回到原来的草原生活,致使草原减畜难度加大。只有加大饲草料生产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草原地区人口增长与草原生态环境恶化两者之间的矛盾,才能有效推动草原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做好饲草料开发利用工作,提高饲草料生产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近些年,实施草原保护建设政策缓解了我国北方地区天然草原超载超牧问题,但仍未能彻底实现草畜平衡,突出体现在季节性饲草料供应不均衡方面,暖季饲草料有余而冷季严重不足。为保护好北方天然草原生态,还需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在原有基础上,增加经费投入,做好人工种草、改良补播、飞播牧草及病虫鼠害等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草原畜牧业发展与生产能力。
南方地区草山草地多、水热条件好,适合种草产草。适宜地区可以通过补播改良、人工种草等方式,加大优质牧草种植比例,发展草业与畜牧业,同时做好品种改良、示范试验、技术推广等配套工作,促进南方草食畜牧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对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约为70%,其中30%左右为饲料化利用率,其余秸秆多被焚烧或废弃。制约秸秆饲料化利用的主要因素在于秸秆收储运不及时导致的营养价值下降、小规模大群体的农村养殖模式不利于秸秆进行深加工及秸秆青贮微贮等新技术推广不到位导致的生产效益低等方面。对此,要进一步加强对秸秆收储运工作与加工饲喂技术的研发推广工作,不断提高秸秆的利用率与生产效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