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背景下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

2019-01-05 18:53张玉茹孟晓林董传举李学军聂国兴
河南水产 2019年6期
关键词:农林水产研究生

张玉茹, 田 雪, 孟晓林, 董传举, 李学军, 聂国兴*

(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 河南新乡453007)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教育部、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同组织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按照“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旨在为现代农业提供人才基础、科技支持和智力支撑。新时代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的培养对水产养殖专业研究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释放人才红利的主要途径,为了实现培养卓越复合型全面发展的卓越农林人才的目标,在培养研究生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人文素养同样不能忽视。因此,本文对人文素质的内涵、水产养殖专业研究生人文素质存在的问题和提升人文素质的途径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文理双全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1 人文素质的内涵

对人文素质概念和理论的把握是研究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人文一词最早出自周文王·姬昌所著的《周易》:“文明已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人文”是指古代的礼乐文化,包含了诗书礼乐在内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人类文明和文化;即现代的包括各种文学、历史和哲学的人文知识[1]。“人文素质”则是人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包含了人们的知识水平、道德涵养、治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等诸多方面。它体现在人对社会的看法,人内在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人品、气质和价值取向。因此,人文素质是从人文知识、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到人文行为的综合素质[2]。

水产养殖专业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使卓越农林研究生同时拥有水产养殖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双修。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让研究生首先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独立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如何严谨、执着的追求科学理论,如何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技能运用在现代渔业生产中,造福国家和人民。

2 水产养殖专业研究生人文素质中存在的问题

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在我国教育中由来已久。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我国中、小学长期推行应试教育,“重理轻文”现象严重,特别是到高中后为了备战高考,文理分科制度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严重失衡。进入本科教育后,由于学科划分过细及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人文教育课程设置不足,从而导致广大理工科学生对于人文学科的内容基本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甚至缺乏最基本的涉猎[3,4]。如此一来,绝大多数水产养殖专业的研究生均未受到系统性和规范性的人文素质教育,出现“有知识没文化”、心理素质差和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文化基础知识匮乏

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要求下,水产养殖研究生除在具有水产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的基础上,应具有一定的中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的能力。以作者所在的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研究生为例,研究生毕业时要求在专业学术期刊上至少发表一篇专业学术论文,同时需要撰写不少于三万字的毕业论文。评阅研究生的学术论文时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研究生语言表达能力欠缺、逻辑思维混乱。科研论文中经常出现语句不通、词不达意、词语粗糙、缺少主语/谓语/宾语等最基本的语言问题。此外,由于缺乏广博的人文素养,他们在论文选题方面也存在局限,无法进行多学科融合的创新性研究。由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欠缺给科学研究的规范性和创新性带来了不可低估的恶性影响。

(2)心理承受能力差

和本科生不同,研究生需要更多地倾向于学术研究。任何科研都不会轻易成功,做实验时难免会有枯燥无味、结果错误、反复实践的时候。此外,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的结构也朝着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复杂的生源结构,导致研究生面临的问题及压力越来越多,例如学业、婚姻和家庭等。困难出现时,有些研究生意志力差、抗压力和抗挫折能力弱。一旦遇见打击和挫折后非但不主动积极的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反而经常萎靡不振、自暴自弃,甚至轻易地放弃自己坚持了一段实践的课题。另外,媒体上高学历研究生自杀事件屡有发生,这是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欠缺给社会的沉痛教训。

(3)道德品质良莠不齐

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研究生首先应严格遵守《专利法》、《著作权法》和《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及学术道德规范,要坚持科学真理、尊重科学规律、崇尚严谨求实的学风,勇于探索创新,恪守职业道德,维护科学诚信。但是有些研究生科研水平和学术品行存在严重问题。比如,基于毕业或迫于导师压力,实验操作潦草应付、科研方法错误、实验数据胡编乱造、数据结果不可靠、甚至学术造假等问题频发。

另外,日常生活中,一部分研究生人际交往中沟通能力差、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个人情操的陶冶和高洁的品格的塑造,不懂得尊重同伴,也不善于关爱他人,对导师也无尊敬之意。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快餐文化和西方享乐主义文化的冲击,有一部分研究生过分崇尚西方文化,忽视中国传统文化,这样的人才科学技能再高超也无法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3 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路径

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体系中,我们应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培养研究生水产养殖生产和技术的同时,高度重视法治意识、环境意识和生物伦理等文化素养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才兼修的卓越农林人才。使科学进步与人文素质并行不悖、相得益彰。为了加强研究生的人文素养,主要可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人文环境几方面共同努力。

(1) 打造一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水产养殖导师队伍

唐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中提及:“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语道破为师者的真谛。“传道”,要求老师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形成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授业”,要求灵活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惑”,旨在采用恰当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进而发掘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由此可见,教师特别是研究生导师是学生人文素质播种者,其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如果导师能以广博的知识理念、圆融的表达沟通能力、优雅的仪表风度、卓越的人格修养去感染熏陶学生,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5]。

因此,需要通过文史哲学专题讲座、艺术鉴赏等形式对包括导师在内的所有研究生培养教师队伍定期培训。比如学校和学院可以定期聘请校内外知名的汉语言文学专家来开办讲座,培养老师的人文素养,建设一支文理综合的研究生培养师资队伍[6]。比如,为了培养广大青年导师的人文素养,笔者所在学院号召广大老师,多读书读好书,学院领导还专门撰写了《工蜂-大学青年教师生存实录》一书的推荐词:“工蜂,是大学青年教师的代名词。虽然弱小,但它们带着思想飞行,有无穷的力量。青年教师犹如工蜂,一方面秉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方面为人类世界和国家民族提供智识、启迪后人。一旦遇到敌害侵袭,会将蜇针连同肠脏留在对方体中。尽管自己死亡,也要给对方一击,这是工蜂的特点,也是知识分子的性格。希望青年学者通过阅读此书,深入了解师大亦师亦友的青年教师,也希望师大关注、善待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因为,他们是师大的未来!”

(2)在已开设课程中加强和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首先要发挥思想政治课、英语课、鱼文化等文科类课程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作用。思想政治课是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研一开设的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中理解科学和哲学的关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中领悟中国建设的坚信历程,从而树立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的远大志向。

其次要把课程思政和专业课有机渗透结合起来,将专业知识学习过程转变成为丰富的科学人文主义的知识构建过程[7]。比如在进行专业科技论文写作时进行动物伦理、学术道德等人文教育;在水产品质量安全课程中渗透为人类造福的高远志向引导;在渔业政策与管理课程中掌握渔业法律、法规和渔业资源管理等知识。

(3)充分利用网络人文课程资源

新媒体环境下,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已经朝向网络化发展。目前像慕课等平台的发展极大扩展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通过网络研究生们可以便捷快速的学到名校明道的优质课程。因此应该优选一些经典的文化素养课程引导研究生在业余时间学习,弥补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不足的缺陷。

(4)开展人文社科学术研讨活动

聘请校外一定学术威望的名师、专家教授、社会名流、政府领导、企业家等来校进行人文学术宣讲,内容可以涉及文学、政治和艺术等内容,如传统文化传承讲座、文学艺术讲座、音乐欣赏讲座、科教兴农讲座、农业信息化讲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等。笔者所在的学院在2017年曾邀请《路遥传》作者、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梁向阳教授作了题为“路遥与《平凡的世界》”的学术讲座。梁向阳教授就路遥是怎样的一位作家,《平凡的世界》是怎样一本书,我们应向路遥学习什么等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不仅让研究生感受到了路遥丰富的文学世界,也深刻领悟了路遥文学精神的时代意义。

(5)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全方位的工程,除渗透在已有的课程中,还应融入课堂外的多维空间和平台,从“校园文化”、“校园活动”和“校园建筑”等等平台给学生创造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在研究入学和毕业时开展重温入党宣誓等活动增强研究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理想和信念;(2)在研究生日常生活中可通过组织经典诵读、文化节、诗歌朗诵比赛、三笔字大赛、科学大讲坛、民族精神和英语角等活动构建严谨踏实、勇于探索、民主自由和百家争鸣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融合的大环境[8];(3)要注重书籍在研究生人文素养培养中的作用。在当今网络的冲击下,浅阅读和快餐文化横行,很多研究生们已经没有耐心和时间去图书馆阅读传统经典书籍,体温经典作品中蕴含的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9]。阅读经典是培养研究生民族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的必由之路,因此为能具体、实际和行之有效推进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笔者所在的学院开展了经典书籍推荐、经典导读、读书沙龙和读后感征文等读书活动。以伊塔罗·卡尔维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作为导读语“读书,读你未读过的书。你打开前已读过的书。如果你的命不止一条,必定会读的书。目前太贵,必须等到清仓抛售才读的书。可以向人家借阅的书。人人都读过,所以仿佛你也读过的书。好久以前读过现在应该重读的书。你一直假装读过而现在该坐下来实际阅读的书……”给研究生推荐了包括《人间词话》、《给青年诗人的信》、《经济学原理(第4版)》、《国史大纲》、《美学散步》等经典书目让研究生求学三年中有书香环绕,充实而有分量。

结语

高等教育中尤其是研究生教育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并不是我国教育独有的反思,广大理工科人文素质的缺失早已是全世界共同的话题。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都是水产养殖研究生综合素养的综合表现形式,两者密不可分需相互依存和互相促进。人文素养是研究生成长过程中宝贵的精神食粮。只有同时具备了精湛的水产养殖生产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丰富的人文底蕴才称得上是合格的卓越农林人才。通过师资培养、课程建设和人文环境营造等举措把研究生培养成人格高洁、为人正派、团结协作、宠辱不惊、乐观积极、开拓创新和关心国家和世界命运的新时代卓越农林人才[6]。

猜你喜欢
农林水产研究生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加油!水产人!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