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珂
(河南省南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473000)
巴贝斯虫病常在临床上被称作是“焦虫病”,是一种虫媒病,通过蜱虫的叮咬而传播,也有很多人称其为“蜱热”。临床特征为高热、溶血、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1]。而且发病以国外品种或改良品种为主。
牛巴贝斯虫的虫体外观呈现梨形,虫体较小,其长度比红细胞的半径还小,双芽巴贝斯虫的虫体特征也是梨形,但其虫体大小略大于牛巴贝斯虫,大于红细胞的半径。其均是在微小牛蜱的体内繁殖、发育和传播。
本病属于虫媒病,发病需要有病原体、传播者和易感动物。只有同时满足这3个条件,并且含有病原体的蜱在叮咬易感动物皮肤后经唾液将病原体传输到易感动物血液中会引起发病。感染方式通常是当蜱虫吸食含有巴贝斯虫血液时,会将寄生虫吸入体内,其在蜱虫体内开始生长繁殖,这种含有巴贝斯虫的蜱虫再去吸取其他易感动物的血液时就会将其传染给易感动物。微小牛蜱是巴贝斯虫主要寄生的蜱虫,其在牛的体表生活,每年都要繁殖2~3代,每代需要经过两个月的时间,因此本病的发生是每年2~3次,而且多发生在夏季潮湿的季节。本病多感染放牧牛群,对舍饲牛群感染较少。本病的发生具有一个特点,2岁以内的犊牛发病率高,但症状轻,死亡率低;成年牛发病率低,但症状较重,死亡率高[2]。
牛在发生本病后通常具有8~15d的潜伏期,发病初期表现为发热,通常为高热,呈稽留热型,体温一般在42℃左右。在发热的同时可见病牛脉搏和呼吸加快。病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反刍次数减少或不反刍,有的牛还会出现不断的便秘或腹泻,甚至是交替出现。哺乳期母牛会出现停止泌乳。妊娠期母牛会发生流产情况。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病牛会出现贫血和消瘦等症状,可视黏膜出现黄染,有的表现为苍白,病牛可见有血红蛋白尿。病牛在发病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在一周内出现死亡,通常死亡率较高,可以达到50%~80%。如果没有出现死亡的病牛会转化为慢性病例,慢性病例的病牛体温会有所下降,维持在40℃左右。这样持续发烧,食欲依然不振。病牛更多表现出消瘦和贫血症状。在经过较长时间后会自行恢复健康。但犊牛发病后仅表现为轻度贫血或可视黏膜黄染,等体温下降后可以康复。
对发病后死亡的牛进行剖检可以发现,病死牛的尸体消瘦,血凝不良,而且是血液稀薄。皮下组织、肌间组织及脂肪组织都呈现黄染,还可能表现为水肿。病牛脾脏肿大,约为正常大小的2~3倍,脾脏髓质软化,有出血点。肝脏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颜色变为黄褐色,表面可见有点状出血。胆囊也出现肿大,而且胆汁浓稠。肾脏也表现为肿大。肺脏会出现一些淤血,甚至是水肿情况,表面有出血点。心脏表面有点状出血,心肌变软。牛的皱胃内黏膜会有一些出血点,肠道黏膜也表现为水肿和出血。
本病的诊断可以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做出初步诊断,确证需要通过实验室技术手段进行。常用的实验室技术手段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抗体试验及补体结合试验等。但在临床诊断中还需要和其他类似病原区分,主要有泰勒虫病和付红细胞体病。泰勒虫病的临床症状和本病较为类似,主要区别症状在第四胃内,表现为黏膜肿胀,有大量结节,表现为暗红色或黄白色。结节随病情的发展而出现坏死和溃烂,形成溃疡灶,这就很容易导致胃内黏膜脱落。通过血液检查可以看到红细胞内有椭圆形或环形虫体。而附红细胞体病通常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是在牛受到应激后引起的,通过血液检查可见有大量附红细胞体在红细胞表面附着。
本病的治疗通常需要在抗寄生虫治疗的同时进行对症治疗,这样进行综合治疗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对巴贝斯虫进行治疗时可以使用黄色素和贝尼尔。黄色素的使用量为按体重3~4mg/kg,用生理盐水配成1%溶液静脉注射。病状未减轻时,24h再注射1次[3]。贝尼尔的使用量为每千克体重使用3.5~3.8mg。将这些配置成为7%的溶液进行肌肉注射。本药物有中毒情况,在应用时应予以重视,中毒表现为病牛神情不安,肌肉不停颤抖,不停排尿。所以对妊娠牛要慎用。在治疗的同时需要配合对症治疗。对症治疗可以使用青霉素防治继发感染。使用安乃近来做为退烧药物对病牛退烧。使用安钠钾进行注射可以起到强心作用。使用糖盐水可以起到补液和补充能量的作用。应用一些缓泻的药物促进肠道运动,改善肠道机能,此外还要在牛体表应用敌百虫喷洒,可以消灭体表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