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兵(含弘)
(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合肥230051)
中国种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市场化竞争洗礼,不可否认,其管理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企业所沿用的各项“管理之术”为其赢得竞争优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现今又有很多企业经理人时常发出感叹,即自己沿用多年的“管理之术”似乎越来越不灵了。为此,企业经理人对当下和未来纷纷感到彷徨与无奈,甚至是焦虑不安。针对行业所出现的这种新局面,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种业已经到了一个强调“管理之道”的时代,而这需要企业本着“道”的智慧思想来管理自我。有鉴于此,本文将简明阐述种业成长发展的智慧管理之道。
1.1 行业正经历诸多困惑与困难客观地说,中国种业当下正经历着诸多困惑与困难,这些困惑与困难集中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1 行业品种井喷目前,整个行业品种正呈井喷之势,但亦显现泛滥之形。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当前品种审定(包括引种备案)的速度过快了一些,审定通过且具有竞争力的品种并不多见,多数品种“含金量”不高;二是整个行业的信用机制不够完善,种业市场的“诚信”土壤还没有真正确立。
1.1.2 企业产品过剩引发企业产品过剩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品种井喷所致,更为重要的是企业贪大贪快的理念占主导,对累积经营所隐藏的库存风险重视不够,并突出表现为:生产盲目、库存盲目、现金流管理盲目。
1.1.3 企业经营迷茫正是因为行业品种井喷、企业产品过剩以及自身的商业情商等存在问题,从而使得众多种业企业深陷迷茫,对管理去向亦不知所措,并时常犯下不应有的错误,而这个错误又主要表现在:忽悠营销、侥幸营销、经销商转战企业。
事实上,中国种业目前所呈现出的诸多困惑与困难,其本质都是因为过多依赖于“管理之术”,而忽视“管理之道”所引发,并且这种管理之术常常带有浓厚的投机取巧思想。
1.2 “道”让企业不再感到困惑与困难针对行业所呈现出的诸多困惑与困难,种业企业仅凭既有的“管理之术”,似乎已很难取得良好的管理成效,毕竟,中国种业已经到了一个强调“管理之道”的时代。惟有“道”才会让企业不再感到困惑与困难,这是因为:(1)大道至简。“道”,它能将复杂的问题变成简单化,从而易于企业看清事物发展的本质,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要点;(2)大道至远。只有遵循了“道”,秉承了“道”,践行了“道”,企业成长发展之路才会走得更远,才会规避更大的经营风险与闪失。可见,“道”能够帮助企业减少迷茫、减少盲目、减少犯错,从而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道”,它究竟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呢?综合起来,“道”,主要能给企业带来以下3 个方面的价值思想。(1)明理。“道”,因为它强调“修齐治平”,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故“道”能让企业更加明理,而这是中国传统儒家的管理要诀,它体现出的是一种“道”理思想。(2)明治。“道”,因为它强调“自强不息”与“顺其自然”,从而让企业心安理得并泰然处之。这其中“自强不息”,出自《易经》乾卦内容,它所彰现的是儒家“积极进取”的思想;而“顺其自然”,它所强调的是“企业能做多大,就做多大”,不要过于冒险与心存侥幸,它所代表的是道家的“得失相依”思想。(3)明心。所谓“明心”,就是让企业的心境变得更为透明与平静,也就是中国儒家、道家和佛家所提倡的心定与禅定。面对功名得失与经营成败,企业应尽可能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靠近看齐。
当企业以这样的心态看其当下、看其未来,企业就会深悟明白,先前的“困惑”不再是“困惑”,先前的“困难”不再是“困难”;否则,企业永远陷于一种自我纠结之中,而无论你的企业做多大、目前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1.3 “道”与“术”的本质区别事实上,当人们谈论道的时候,常常又离不开术,并表现为二者不可分割,或者说彼此相互融合。
1.3.1 术的内涵所谓“术”,简单地说,就是基于环境的相关特性以及企业基本面而采取的各种具体管理方法。
1.3.2 道的内涵《易经系辞》有文曰:“形而上道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可见,“道”是从表象中进行抽象而得的管理概念。
依上可见,“术”,更多强调的是方法应用,而“道”,更多强调的是理论概念。
2.1 中国传统文化对“道”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道”的认识,可以从儒家、道家和《易经》3 个方面来认识,以下分别述之。
2.1.1 道家对道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道”的认识,起源之一是老子的《道德经》。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就是说,“道”是很难用语言来描述出来的,能简单用语言描述出来的,都不能称为“道”。为什么?因为“道”需要提炼与总结。
老子在《道德经》中还说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来源于道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就是说,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由阴和阳所组成,此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事实上,《道德经》里的“道”,它是指相对的无极,或者说是指太极中的无极,也就是强调人们做企业也好,生活也好,都需要尽可能保持一种无欲无为的本自然状态,也就是做到“太极中的无极”。如果你不保持这种状态,而追求绝对的极,也就是无极,而无极意味着事物还未形成之前,或者事物已经走向死亡。所以说,老子《道德经》中的道,真正的内涵并不是指混沌原始的无极,而是指在太极中做到无极。那么,如何在太极中做到无极呢?具体来说,它需要人们做到以下3 个方面:(1)需要本着道法自然的生活状态。因为你的生活状态与工作状态是紧密关联的,二者是不可分离的。(2)需要本着顺其自然的事业追求。企业最终能做多大,只有前面努力并尽力了,其结果与过程,企业都是要认可的。(3)对管理者来讲,强调无为之治。所谓无为,它是指在太极管理中,不要破坏自然与影响他人,努力达成与他们之间的和谐。
2.1.2 儒家对道的认识如果说,道家的道是追求太极中的无极,那么,儒家的道则是追求太极中的有极。什么是太极中的有极?它是指企业需要秉承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来把事业做得更好,并需要达成一种境界,或是秉承一种境界,这个境界就是中庸。事实上,儒家在论这段话的时候,它是在强调对结果的一种天命观认知。
2.1.3 易经对道的认识事实上,无论是儒家也好,道家也罢,其所有的文化思想,都是来源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这个源头,儒家称其为“群经之首”,道家称其为“三玄之冠”,也就是《易经》。
《易经》的思想玄奥而又简单,并可以高度概述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成之者性。”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是由阴、阳所组成,而阴、阳共同构成太极。所以说,中华文化是太极文化,中华文化是阴阳文化,而这要求企业秉赋“太极阴阳”思想,并依此来践行中华文化的智慧大道。
2.2 太极阴阳的智慧管理思想围绕认知与践行太极阴阳的智慧管理思想,企业重点需要抓好以下方面认知。
2.2.1 太极阴阳的管理启示《易经》的核心思想主要是围绕“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定大业。”来阐述的。这其中,“是生两仪”的“两仪”,分别是指阴和阳。那么,在企业管理中,阳和阴的管理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从更大范围来看,阳的思想就是企业的显性管理,它所追求的是基于西方逻辑学基础之上的科学管理,论及的是企业经营之道;阴的思想就是企业的隐性管理,而隐性管理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所认知的玄学管理,它所追求的是企业天命之道。
什么是科学?科学是指有清晰的逻辑推导,经过客观验证,并形成完善的理论应用体系。
什么是玄学?玄学是指中国人对宇宙自然多年来所形成的一种主观积淀认知,这个主观认知目前并没有被科学所发现,也没有被科学所充分验证,但它又着实在影响人们的思维与行为。
进一步,既然任何事物又都是由阴、阳所组成,故科学管理的企业经营之道,也应是由阴和阳所组成。这其中,企业经营之道的“阳”,主要是强调企业战略、战术和执行一体化管理,强调制度与流程的规范化;而企业经营之道的“阴”,主要是强调企业需要确立两个价值观:一个是普世价值观,一个是核心价值观。这里的普世价值观,主要是指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而核心价值观,则主要是指企业所应秉承的核心价值理念,譬如说,工作责任心、执行力、团队精神等。
除了科学管理的经营之道外,基于玄学管理基础之上的天命之道,它是千百年来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玄学管理的“阳”,主要是通过卦象所体现,而玄学管理的“阴”,则主要是通过八字命理所体现。因这部分内容深奥敏感难懂且受篇幅限制,故在此不作论述,仅是将其列为智慧管理的“阴”。
总之,在管理实践中,如果企业既秉承经营之道,又秉承天命之道,这是大智慧;如果企业仅秉承经营之道,没有秉承天命之道,这是小智慧;如果企业仅秉承天命之道,没有秉承经营之道,这是少智慧;如果企业既没有秉承经营之道,又没有秉承天命之道,则是无智慧。
2.2.2 太极阴阳的智慧管理图式太极阴阳的智慧管理图式是对企业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是上文关于太极阴阳智慧管理的内容总结,其理论思想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阴阳管理;二是逻辑管理。这其中,阴阳管理主要是让企业更加知晓管理的本质,而逻辑管理主要是让企业更加理清管理的思路。
作为对智慧管理思想的一种概括与总结,引用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一句话,即“尽人事,听天命”。这其中“尽人事”,它强调“阳”,需要的是“科学管理”,而“听天命”,则强调“阴”,需要的是“玄学管理”。事实上,企业做到了“尽人事,听天命”,也就是秉承了阴阳合德的智慧大道,而这是企业成长发展的管理宝典与真正的秘籍所在。
2.3 智慧管理在企业管理上的应用如前面所述,智慧管理的阳,强调的是经营之道,它表现在企业管理上,也就是笔者原创所提出的四度管理(表现在营销管理上,则为笔者原创所提出的三达营销);而智慧管理的阴,强调的是天命之道,它主要强调企业需要做好品牌命名管理。
2.3.1 智慧管理之四度管理根据智慧管理的太极阴阳之道思想,这里,笔者将四度管理视为一个太极,并进一步将其细分为2 个子太极,其中,第1 个子太极是由高度管理和深度管理所组成,第2 个子太极是由权度管理和速度管理所组成。进一步就这2 个子太极的阴阳组成来说,高度管理构成第1 个子太极中的“阴”,深度管理构成第1 个子太极中的“阳”,而权度管理构成第2 个子太极中的“阴”,速度管理构成第2 个子太极中的“阳”。需要说明的是,由高度管理和深度管理所构成的第1 个子太极,它所反映的是“刚柔有体”的智慧管理思想,而由权度管理和速度管理所构成的第2 个子太极,它强调的是“动静有常”的智慧管理思想,而“刚柔有体”和“动静有常”恰恰是易经太极阴阳思想的要诀所在。
(1)企业高度管理。它旨在强调企业应通晓与运用其成长发展的管理路径,特别是需要围绕传统儒家所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管理思想来统领企业全程和全方位发展。这其中的“修身”,主要是强调智慧之“阴”,它是做好智慧之“阳”(即“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与归宿。可见,企业高度管理更多强调的是智慧之“阴”。
(2)企业深度管理。它旨在强调企业应系统提升自我的整体管理能力,特别是需要对现代西方管理学相关知识进行必要的整合与强化运用,进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与成效。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企业应充分做好战略、运营和执行的一体化管理以及制度流程的不断优化管理。可见,企业深度管理更多强调的是智慧之“阳”。
(3)企业权度管理。它旨在强调企业应适时把握与调整好自我的发展定位与管理节奏,通过完善与强化企业的时位管理,进而充分体现适应和适中管理思想。有关权度管理的本质,重在强调企业推行传统儒家的“中庸之道”并做到稳中前行。可见,企业权度管理更多强调的是智慧之“阴”。
(4)企业速度管理。它旨在强调企业应抓好运营与执行层面的时效管理,特别是针对行业竞争已经突显出以时间竞争为主导的管理特征。为此,企业需要在正确的战略指导下来全力提升其管理时效,特别是围绕内在价值链与外部供应链的动态管理来做好自我管理速度的提升。可见,企业速度管理更多强调的是智慧之“阳”。
2.3.2 智慧管理之品牌命名就企业品牌命名而言,总体上需要从义理内涵方面予以把握。因篇幅限制,在下文只对其作扼要介绍。
品牌命名的义理内涵。品牌如同一个人,它需要拥有良好的义理内涵,从而易于大众口碑传播。在管理实践中,企业给品牌命名一般有3 种方式:情感型,如德农等;联想型,如隆平等;中性型,如中种等。在这3 种类型中,情感型与联想型的品牌名称,它们易为广大农户从心智需求层面所接受,并且更易于传播,而中性品牌通常是一种简称或者是具有某种特殊含义,其不足之处在于,企业往往难以提炼与设定由品牌名称所演化出的品牌核心价值。
进一步就品牌命名的义理内涵来说,主要有3种价值取向可供选择:强调“仁、义、智、信”价值理念;强调“稳中前行,中庸至上”价值理念;强调“持盈保泰”价值理念。至于品牌命名的引用与出处,企业可以多参考国学经典如“四书五经”、各类诗词史事等,也可以本着以上3 种价值取向进行直接命名。
以上是笔者根据古老易经太极阴阳思想所演化提出的智慧管理之道,它较好融合了太极阴阳思想与西方逻辑管理思想,充分体现了以和谐为导向的大道治理思想,其内容涵盖儒家、道家以及西方管理学的管理精髓。因受篇幅限制,有些内容未作展开,也请读者给予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