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锈病绿色防控技术

2019-01-05 16:05:46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刘国琴
农业知识 2019年12期
关键词:锈菌锈病豇豆

文/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刘国琴

一、发病症状

豇豆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和荚果。叶片被害初生针头大小斑点,小斑点逐渐扩大、变褐、隆起成近圆形黄褐色小疱斑,后期病斑中央突起呈暗褐色(夏孢子堆),周围常具黄色晕环,表皮破裂后散生出大量锈褐色粉末(夏孢子)。茎和荚果染病产生暗褐色突起,发病严重时,新老夏孢子堆形成椭圆形或不规则锈褐色枯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相连,引起叶片枯黄脱落。

秋后天气逐渐转凉,豇豆生长中后期,病斑发展成椭圆形或不规则黑褐色枯斑(冬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生出黑褐色粉末(冬孢子)。

二、病原菌

豇豆锈病的病原菌为豇豆属单胞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系单主寄生锈菌。

三、发病规律

在寒冷地区,豇豆锈菌以冬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季在具有水滴和散射光的条件下,冬孢子萌发产生菌丝体,借气流传播产生芽管侵入豇豆叶片,成为初侵染源,然后在受害部位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成熟后,借气流传播到豇豆健康叶片,萌发后,

产生芽管侵入为害,产生夏孢子堆。在温暖地区,夏孢子也能越冬。在豇豆生长期,锈病主要以夏孢子重复侵染为害,夏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从气孔侵入,形成夏孢子堆后,又散生出夏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再侵染。豇豆生长后期或环境条件不适宜时,在侵染部位产生黑色冬孢子堆。

四、发病条件

1.环境条件:豇豆锈病喜温暖高湿的环境,发病最适宜温度为23~27℃,相对湿度95%以上。寄主表面有水滴是夏孢子萌发和侵染的必要条件。当遇到连续小雨或中雨天气,易造成病害流行。

2.栽培管理条件:在植株抗病能力弱,豇豆田低洼、排水不良、种植过密、通风不良、榻架造成田间过湿的小气候等,均利于病害发生。

五、绿色防控措施

1.加强田间管理。

(1)种植地块选择。选择地势干燥,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豇豆。

(2)控制湿度。雨后及时排水排湿,特别在病害易发期,设施栽培地块要及时通风,降低棚内湿度。

(3)合理布局。秋豇豆最好远离夏豇豆地种植,防止相互传播病害。

(4)合理施肥。多施充分腐熟优质有机肥,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5)合理密植,清洁田园。合理密植,及时摘除中心病叶,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做深埋处理。

2.轮作。春秋茬豇豆地要隔离,避免连作;实行与叶菜类、瓜类等非豆科蔬菜轮作。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可选用70%硫磺.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苯醚甲环唑微乳剂2000倍液,或40%的氟硅唑乳油1500倍液,或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喷雾防治。

猜你喜欢
锈菌锈病豇豆
玉米黄锈病现状和青贮调制措施
夏季当家菜——豇豆
中老年保健(2022年7期)2022-09-20 01:06:40
禾谷锈菌转主寄主的研究进展
Informations pratiques Recettes chinoises
试论天山东部云杉锈病及防治措施
现代园艺(2019年13期)2019-01-06 10:27:12
越南黄檀锈菌与锈菌瘿蚊关系*
林业科学(2017年7期)2017-08-30 14:24:16
一种杨树锈病天敌昆虫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谷子品种耐锈病性试验初报
现代农业(2016年5期)2016-02-28 18:42:36
豇豆新品种连豇3号的选育
上海蔬菜(2016年5期)2016-02-28 13:18:02
小麦锈病的防治
种业导刊(2016年9期)2016-01-03 01:2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