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办学资源整合模式下《制茶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9-01-05 15:24陈志丹林馥茗王晓霞陈倩洁鲁静高水练林东艺
中国茶叶加工 2019年1期
关键词:茶学茶类制茶

陈志丹 , 林馥茗 , 王晓霞 , 陈倩洁 , 鲁静 ,高水练 , 林东艺

(1.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福建安溪 362400;2.福建茶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福建安溪 362400;3.福建省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安溪 362400;4.福建省茶产业技术开发基地,福建安溪 362400)

《制茶学》(也称《茶叶加工学》)是茶学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茶叶生产加工和品质调控技能的主要课程。福建农林大学《制茶学》课程,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20学时、实习课2周,该门课程在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制茶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课程,是一门研究茶树鲜叶加工成各类成品茶的基本原理、主要过程和不同方法的课程,理论课程主要讲授不同茶类的加工原理、工艺技术和加工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实践课程主要教授学生各茶类的加工操作和工艺参数控制,并指导学生观察加工过程中在制叶的变化和加工对茶叶品质形成的作用。通过制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培养学生掌握不同茶类加工与品质关系的基本理论、基本工艺技术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为茶叶加工技术发展和科学研究服务。

文章以本科高校茶学专业《制茶学》课程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近年来的一些实践探索,提出和探讨《制茶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措施,为提升制茶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当前《制茶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材内容相对滞后

在本科院校中,《制茶学》或《茶叶加工学》课程教材多使用中国农业出版社于2018年出版的《制茶学》(第三版),该书出版年份较新。但一本系统的本科专业教材,其出版经历了编辑组织、生产实际调研、汇编修改等过程,出版周期较长,而茶叶加工则是茶学领域内技术更新较快、多样化程度较高的一个环节,尤其是随着茶叶加工机械化、清洁化、自动化和程序化水平越来越高,出现了一批较新的加工工艺和技术。同时,在实际茶叶生产加工中,也会随着市场不断更新和改变茶叶加工工艺和技术,使得教材中的一些教学内容滞后于现代茶叶加工的情况,容易造成学生课堂所学知识以及掌握的操作技能与实际生产有所差异。

1.2 教学方法手段相对单一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是现今茶学专业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工作的关键[1]。在多数高等院校中,受限于自身的场地和条件因素,没有系统的、与生产实际充分接轨的茶叶加工实践条件,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结合校内茶叶加工实验室实践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理论教学容易照本宣科,实践教学又因次数少、设备少、人数多,造成学生被动学、动手操作有限等问题,使得学生孤立、僵化地掌握知识点,缺乏自主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以及缺少动手操作的训练。

1.3 多茶类加工制作专业知识和技能欠缺

我国是世界上茶叶品类最多、产品最为丰富的国家,多茶类的生产加工模式以及对每种茶加工技术的不断探索改进,要求授课教师掌握多茶类茶叶加工的基本原理,熟悉各类茶叶的品质特征和加工工艺,并能指导学生开展多茶类的生产与加工,以此培养具备多茶类加工理论和技能的茶学人才。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因为本地区生产茶类单一、跨地区之间缺乏交流等因素,使得授课教师本身缺乏足够的多茶类加工制作技术实践,因此在不同茶类制作技术的授课过程中容易造成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讲解晦涩枯燥、实践教学不到位、不合理等现象,不利于多茶类教学的开展和人才培养。

2 《制茶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

2.1 到基地生产一线开展制茶实践

校外基地是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载体[2],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在全国重点产茶县安溪县办学,依托产地办学资源优势,学院与当地20余家茶叶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及龙岩、漳州、武夷山、三明、宁德等周边10多家茶叶企业签订了科教基地合作协议,为开展制茶实习提供了较好的支撑。每年春茶加工季节,学院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实习小组,由教师带队分赴各个科教实践基地开展时长约为2周的制茶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3],把产学结合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制茶能力。

学生在科教基地实习时,直接投入到所在基地的春茶加工生产中。此时,通过前期的课堂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制茶专业知识,在带队教师和校外导师的带领和指导下,较深入地参与茶叶加工生产一线,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熟悉制茶操作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课堂理论知识的认识,并更加精熟地把握制茶工艺的原理和参数。在这个过程中,带队的教师也通过实习活动对制茶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制茶实践能力。

通过不同岗位的实践锻炼,对茶叶从“鲜叶→成品→商品”的整套加工、包装技术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将课堂学到的知识融入到实际操作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加深了对课堂理论学习的认识,同时也为今后茶叶审评及茶艺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聘用校外导师指导学生制茶实践

安溪县茶叶企业众多、产业链完整、行业大师云集,基于产地办学的产业资源优势和学校的平台支撑,学院在茶学专业办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办学地的产业人才资源,与当地的制茶大师及制茶能手合作,聘其作为校外导师,指导学生开展制茶实践[4],每名校外导师每学期指导学生总时长不得低于50小时。每年春、夏、秋等茶叶主要生产季节,校外导师直接带领所指导的学生到企业、茶区等生产一线开展制茶实践和指导,在非生产季节,校外导师也定期召集学生,指导学生茶叶精加工、茶叶拼配与烘焙、茶叶品质审评等方面的技能和操作,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制茶知识和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校外导师直接接触交流,校外导师在指导学生制茶知识的同时,也将自身的经历、经验传授给学生,有助于提高学生主动沟通交流能力,因此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具有较好的作用。

2.3 开展多茶类制作教学与实践

福建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销地区之一,茶叶加工历史悠久,是红茶、白茶、乌龙茶和花茶的发源地。在办学过程中,根据福建省茶类多、技术积累深厚、加工技术人员丰富的特点,将多茶类的加工制作能力作为《制茶学》课程重要的内容。一方面,推行“走出去”的策略,鼓励和支持《制茶学》课程的相关任课教师到基地、企业生产一线学习交流。近两年,学院教师在茶叶主产季节,多次前往福鼎、武夷山、福州、安溪、漳平等地,学习绿茶、乌龙茶、红茶、花茶、白茶等加工技术,提升了自身的茶叶加工操作技能,在《制茶学》课程及相关实践课上,通过理论讲解、操作演示等教学手段指导和提高学生多茶类加工技能;另一方面,贯彻“请进来”的策略,邀请各茶类的制茶工艺大师、专技人员进课堂,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指导和培养学生各茶类的加工技能,也加深了学生对各茶类加工关键工艺及操作的了解和把握。

3 小结与展望

茶叶是我国特色资源和优势农产品,产业链覆盖第一、二、三产业,产品类型丰富,资源利用形式多样。茶叶加工制造业也是我国茶产业链中举足轻重的环节,茶叶加工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才能生产出优质、安全,能够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保障中国茶产业的持续发展。通过高效地学习茶叶加工相关课程,培养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5],对茶叶加工行业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茶学专业在办学过程中,探索开展了“多形式与实操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和“多茶类与产业化的制茶实习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制茶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研究高效利用办学产地的丰富资源辅助课程教学,从合作科教基地、涉茶企业和单位以及学生个体等多方面反馈的信息表明,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较好地提升了学生制茶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制茶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课程的开展以及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当地的产业实际密切相关,因此,在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推广应用和相互交流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办学要求和地方实际,并以地方茶产业实际人才需求为出发点,探索和借鉴适合的教学改革措施。

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如针对黑茶、黄茶等福建茶区生产较少或不生产的茶类,任课教师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地方茶产业中也缺乏相关技术水平较高、经验丰富的专家人员,难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讲授和加工操作示范教学,因此在课程后续的改革探索中,应适当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选派任课老师到黑茶、黄茶产区进修学习,同时积极邀请精通黑茶、黄茶的加工专家进课堂,为学生讲授制茶理论、示范操作技术,以此保障《制茶学》课程多茶类加工制作的教学需要,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多茶类加工制作水平。

今后还需继续深入研究探索高效的、符合产业需求的《制茶学》课程教学措施,结合正在开展的自主化、个性化实践课程和创意课程,通过多样化的茶叶加工实践和加工产品开发,探索激发学生在茶叶加工方向的兴趣和潜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提升制茶理论与技能的意识,培养符合茶叶加工发展的茶学人才,更好地服务于茶产业。

猜你喜欢
茶学茶类制茶
浙江大学茶学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茶类植物在园林景观艺术设计中运用
不同茶类加工工艺对福建水仙茶儿茶素组分和生物碱的影响
百年“荣茶”展芳华 匠心制茶传“非遗”——访晋商老字号胡氏荣茶第八代传人胡萍萍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基于日语教学中中日茶类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研究
常喝白茶益处多
高等农林卓越创新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探讨
中国的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