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项新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会影响和促进小鼠的自闭症样行为,改变它们的代谢状况和大脑中的基因表达。这一研究为治疗人类自闭症提供了新线索,肠道益生菌类药物或许在未来某一天会出现在自闭症处方单上。相关论文刊发在《细胞》杂志上。
肠道微生物对人类至关重要,它们与人体共生,影响着我们的新陈代谢以及免疫系统。在新研究中,为了解肠道微生物在小鼠自闭症行为中的作用,加州理工学院、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将自闭症儿童的肠道微生物移植到实验室培养的“无菌”小鼠体内,同时将非自闭症儿童的肠道微生物移植到对照组小鼠体内,进行对比观察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小鼠在移植了自闭症儿童肠道微生物后,变得安静,与其它小鼠的互动时间明显减少,并经常做出重复行为。这些都是人类自闭症患者的典型症状。而那些移植了正常发育儿童肠道微生物的小鼠则没有显示出这些症状。
除行为差异外,移植了自闭症儿童肠道微生物的小鼠在大脑基因表达及新陈代谢物类型方面也有所不同,特别是其体内5-氨基戊酸(5AV)和牛磺酸这两种代谢物的量相对较低。这两种物质都会影响GABA受体,进而影响大脑的神经元兴奋性。而进一步研究表明,利用这两种物质治疗自闭症小鼠,则会减少它们的自闭症样行为。
研究人员指出,新研究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群在与自闭症相关的神经变化中所起的作用,为未来该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线索,或许有一天医生会使用细菌代谢物或益生菌药物来减少患者的自闭症状。同时,研究人员强调,新研究虽表明肠道微生物会促进小鼠的自闭症样行为,但并不能表明肠道微生物会导致自闭症,相比于小鼠,人类的自闭症研究要复杂很多,要全面了解肠道微生物对人体的影响,还需要进行更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