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长安,柯元南
(中日友好医院 心脏科,北京 100029)
1984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中日友好医院建院,直属原卫生部,成为当时我国富于国际色彩、设施先进的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心脏科成立于建院之初,35年来在各届科主任的领导下,励精图治,紧密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及时掌握和应用心血管疾病诊疗最新技术,在国内较早开展冠状动脉造影及右心导管检查,成为北京乃至全国较早期开展介入治疗以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救治绿色通道的单位之一,现已发展为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科室。
心脏科是中国胸痛中心、中国心衰中心、中国高血压中心认证以及获批全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成为区域内重要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
在心脏科发展初期,老一辈专家将从德国留学期间学习的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带回国,牵头筹建心脏科心导管室,并带领团队在国内较早开展了PTCA治疗冠心病,开创了中日友好医院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新篇章。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介入诊疗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心脏科冠心病介入诊疗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自1996年开设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救治绿色通道,冠心病介入诊疗病例数逐年增加,急诊介入的死亡率由最初的15%左右降至如今的大约5%,急诊量也由每年几十例增加至400余例,且患者的病情复杂危重程度更高,抢救成功率居国内前列。依托中日友好医院胸痛中心,经过流程优化,绿色通道救治更高效,门诊时间最快缩短至25分钟,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我科多名在国内较早开展介入治疗手术的介入心脏病学专家,曾在国内上百家医院指导开展心脏介入治疗,他们以身作则,毫无保留、倾囊相授,做好“传、帮、带”,培养了一大批介入心脏病学骨干医师,为心脏科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
心脏科年手术量达3000余例,除常规开展冠心病的介入诊治、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外,现任科主任带领团队不断挑战复杂病变,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钙化病变等的介入治疗,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北京地区较早开展ECMO支持下的复杂高危冠心病介入治疗。中日友好医院心脏科是北方CTO俱乐部的创办单位,俱乐部旨在规范、普及、提高CTO治疗技术,是国内众多医疗中心进行手术演示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同时也促进了心脏科学科建设在该亚专业领域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水平不断提升,心脏科获批为全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为我国冠脉介入的普及和推广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也离不开人才的流动交流融合。在学科发展历程中,多名心脏科的国内知名专家为科室早期心脏电生理介入诊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电生理介入诊疗手术可以常规开展普通单、双腔心脏起搏治疗、主动电极希失束起搏、室间隔起搏、起搏电极拔除等手术,Brugada综合征、长QT综合征和心脏猝死综合征等少见和疑难疾病的诊治手术以及各种常规和复杂心律失常的介入诊疗手术 (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房颤患者的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等。目前电生理介入诊疗年手术量达400余例,在北京大型综合医院名列前茅。
结构性心脏病是近年来心脏病领域提出的新概念,泛指一大类先天性或获得性的以心脏和大血管结构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心脏病。随着医疗新技术的发展,对结构性心脏病的治疗从以往的单一外科手术转向综合治疗,尤其是介入技术的发展应用,使许多无法行外科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获得了治疗机会。心脏科现任科主任指导团队及时学习掌握房缺、室缺封堵术以及左心耳封堵术,肥厚性心肌病心肌化学消融术等,科室目前还协助心外科开展TAVI手术,造福于广大患者。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近30年来逐年增长,患病情况不容乐观。多年来,心脏科高血压亚专业组建立了规范的诊疗流程,利用综合医院优势,多学科联合,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开展个体化诊断治疗,在继发性高血压筛查和鉴别诊断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包括肾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诊断,形成规范、完整的继发性高血压诊治流程。开展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的基因诊断工作,临床工作获得同行的充分肯定,于2019年4月通过中国高血压中心认证。
心衰亚专业是心脏科的学科发展重点之一,其发展与医学界对心衰发病机制的认识历程密切相关,治疗的靶点也在不断演变发展。各届科主任紧跟心衰诊治进展,如今已逐步掌握并灵活应用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植入装置如CRT、ICD、LVAD(左室辅助装置)等手段。为了更好地规范诊疗,2018年4月12日依托心脏科成立中日友好医院心衰中心,并于2018年12月通过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及心衰中心总部认证,成为中国心衰中心认证单位之一。在医院其他优势学科(如心外科、肾脏科、放射科、康复科)的支持与帮助下,目前已形成了多学科干预治疗心衰患者的诊疗体系。具备收治疑难及危重心衰患者的条件,针对疑难危重患者开展了ECMO支持下复杂高危冠心病介入治疗、心内膜心肌活检、右心功能评估等,为进一步提高重症心衰患者的收治能力,积极配合终末期心衰患者介入治疗及心脏移植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房颤患病人数超1000万,新发患者不断增多,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脑血栓引发的卒中则是最常见的表现类型,10%~20%的房颤患者在未来会发生严重的致残性卒中。心脏科每年接诊大量的房颤患者,科室积极开展血栓性疾病的诊疗和防治,包括抗栓治疗的长期管理和个体化治疗、易栓症的筛查和诊治,获得同行专家的肯定,心脏科获原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认定的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
近年来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心脏科超声心动图室的规模不断发展扩大,设备条件逐年改善,参与开展心脏超声的医师达10余人。除常规检查外,超声心动图室还开展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心脏声学造影、负荷超声心动图、术中超声监测、胎儿超声心动图等特殊检查项目,尤其在肺动脉高压与肺栓塞的右心评估、心肌功能评价及复杂疑难心血管病等领域达到国内乃至国际领先水平。
科研工作对学科的发展举足轻重。心脏科作为建院后最早获批的临床药理基地之一,牵头并参与几十项国内外临床试验,为新药的研究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获得1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牵头或参与开展大量临床研究,每年发表SCI论文10余篇。
科室高度重视教学工作,作为心脏介入培训基地(国家卫健委、中国医师协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和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培养点,拥有4名博导、5名硕导,研究生的培养数量逐年增加。积极开展国家级继教项目会议,积极帮扶区域内二级医院及社区医院;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多次获得优秀教学集体荣誉。
自诞生之日起,中日友好医院就站在了时代的前列。中日友好医院心脏科同样肩负着医院发展的一份责任与重托。过去40多年我国以改革开放作为主旋律,探索了全新的发展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改革开放,心脏科学科建设取得巨大进步,各项绩效指标如收治病人数、手术量都大幅增加,平均住院日逐年缩短,诊疗水平和服务获得广大患者的认可和好评。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分级诊疗的逐步推进,门诊量自2016年开始逐年平稳下降,药占比逐年降低,心脏科对疑难复杂危重症患者的诊疗能力逐年提升。走在新时代,心脏科团队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