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琼瑶
(台湾政治大学/广州市心明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州 510170)
中国将循证矫正的理念引入社区矫正实践中,较早起源于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与江苏省重点示范区南通市崇川区在2008年合作的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项目的运作经验[1]。
关于循证矫正的研究,最初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的实践。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从2003年开始做重点社区的试点实践。
2013 年,在对各地区社区矫正试点项目运作经验调研基础上,我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苏军对循证矫正做了具有实践操作性的定义。“所谓的循证矫正就是遵循证据进行矫正,是指矫正工作者在矫正罪犯时,针对罪犯的具体问题,寻找并按照现有的最佳证据等,结合罪犯的特点和意愿来实施矫正活动的总称[2]。”
2014 年,中国学术界结合社区矫正实践经验做了对循证矫正的定义及原则的总结和界定。广州商学院法律系李晟老师指出矫正原则即是指矫正工作者在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各项要求[3]。
与此同时,福建省宁德市宁德监狱教育中心陈大国老师2014年对循证矫正的工作原则做了八项概括,具体内容如下:风险和需求评估原则、目标干预原则、增强内在动机原则、提供信息反馈原则、积极反馈原则、技能培训原则、自然社区持续支持原则、评估相关程序和实践原则[4]。
为共同打造新时代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广州市心明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下文简称“心明爱机构”)积极响应政府司法部门的号召,主动发挥社会组织的社区服务优势,投入资源开展刑满释放人员、社区服刑人员的服务。
心明爱机构先后承接了四项司法社工服务项目:一是2016年4月承接海珠区瑞宝街司法社工服务项目、二是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承接广州市司法局刑满释放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项目、三是2017年承接广州市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爱溢正能·心态建设服务项目”、四是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承接广州市海珠区司法局购买司法社工服务项目。
在接近四年的矫正服务历程中,心明爱机构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经验,期望通过以专业社会工作方法与循证矫正理念相融合,全面提升矫治帮教服务质素,将项目取得的良好社会效果和法律执行效果向社工同行大力推广,共同打造以专业方法应用为特色的司法社工矫治服务品牌。
下文重点以心明爱机构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承接的广州市海珠区司法局购买司法社工服务项目为例,通过对海珠区第二片区的9条街道司法所驻所的司法矫正社工的服务专业个案进行分析,结合11位社工针对两类人群(一类是指有显性需求的人员,二类是重点人群,如:涉毒、未成年人、妇女、弱势、重犯高风险等人群)的服务过程,对循证矫正八大原则进行社工服务实践的点对点回应。
陈大国老师提出,有效的矫正须借助于一个能评估罪犯犯因性需求和再犯罪风险的动态精准评估工具[5]。
心明爱机构社工在对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过程中,与每一位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入矫程序的首次面谈时,都会运用广州市司法所统一推出《社区服刑人员需求评估问卷》的工具,来对社区服刑人员做关于个人基本信息及娱乐休闲情况、教育经济状况、情绪精神状态及用药史、犯罪风险动态情况、家庭结构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网络系统、回归社区行动规划等五大方面的精准评估,具体包涵以下14个维度共71道题:
1.基本信息及娱乐休闲
一是个人情况方面主要含社区服刑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罪名、服刑类别、社区矫正期限、所属街道、司法所联系方式等8题,二是休闲和娱乐,具体包括社区服刑人员的社会组织服务参与、空闲时间利用等2题。
2.教育就业及经济状况
一是教育及工作经历,具体包括社区服刑人员的含教育程度、教育特殊经历、就业经历、失业经历等共4题。二是经济情况,具体包括社区服刑人员的含经济困难、社会救助等共3题。
以心明爱机构驻瑞宝街司法所社工的专业个案蔡某(化名)为例,案主面临考试时会受到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扩大考试失利带来的消极影响,也因此寝食难安、夜不能寐。这也是案主对社区矫正监管产生无意识的抗拒和违背行政管理规定要求被扣分的原因。社工在真诚充当案主的聆听人,深入了解案主违反规定的深层原因后,更好地介入与案主共同制定矫正目标和行动计划。
3.情绪精神状态及用药史
一是情绪及精神状态,具体包括社区服刑人员的焦虑、紧张、幻想、失眠、精神治疗经历及康复过程等共5题。二是毒品及酒精和药物依赖情况,具体包括社区服刑人员的酗酒史、吸毒史、用药史、近一年的用酒用药频率等共6题。
以心明爱机构驻瑞宝街司法所社工的专业个案蔡某(化名)为例,社工对案主秉持着接纳、包容和同理心,并能够不断地给予案主鼓励和情绪支持,帮助案主走出“交通肇事罪”带来的情绪低落、自责愧疚、一蹶不振的心理阴霾。案主在社工的持续支持下,逐步调适好心理状态,失眠症状得到缓解,并找到新工作。
4.家庭结构支持系统
一是家庭和婚姻情况,具体包括社区服刑人员的含婚姻状态、家庭关系、犯罪与家庭成员关系等共8题。二是居住环境,具体包括社区服刑人员的居住类型、搬家经历、社区情况等共4题。
以心明爱机构驻华洲街司法所社工的专业个案龙某(化名)为例,社工在介入的过程中积极接触案主的家属,并发现案主妻子不排斥社工,也愿意配合社工工作,社工及时为案主家庭送上慰问品的节庆关怀,并积极调动了案主的家庭支持系统资源。案主妻子对丈夫也给予了极大的包容、宽恕、理解和支持,案主也逐步在妻子的支持下找到了照顾家庭“好好经营生活”的责任感和自我价值感。
5.社会支持网络系统
一是同辈群体,具体包括社区服刑人员的社交情况、同是犯罪者的交际圈及朋友圈里遵守监管纪律情况等5题。二是社会排斥感知,具体包括社区服刑人员的就业遭受歧视排斥经历、被家人朋友邻居排斥的经历等共5题。
以心明爱机构驻滨江街司法所社工的专业个案李某某(化名)为例,社工对案主始终秉承着接纳、包容的服务理念,同时能够针对案主对于自身“被冤枉”的非理性情绪,灵活运用站点的律师资源对案主进行法律知识的权威普及,帮助案主正确认知自身的犯罪行为,并在澄清和对质的过程中,逐步帮助案主纠正其“被冤枉”的非理性信念。
6.犯罪风险动态维度
一是犯罪历史,具体包括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前科、犯罪记录次数、首次犯罪年龄、服务期间表现及相关记录等共10题。二是罪行态度取向,具体包括社区服刑人员的对罪行的认知和态度、对监管的态度等共4题)。三是目前服刑情况,具体包括社区服刑人员的犯暴力相关罪行、产生新的违法行为、违反社区矫正纪律记录、被训诫、被罚金等记录等共5题。
以心明爱机构驻瑞宝街司法所社工的专业个案蔡某(化名)为例,社工能秉承着对案主的包容、接纳和同理心开展服务,从最初案主的抗拒和违背行政管理规定要求被扣分。随着社工与案主的专业关系的逐步建立和深入发展,案主慢慢地敞开心扉,愿意接受社工的建议,积极参与法律知识教育、参与社区公益服务,拓展了社交支持网络。
7.回归社区行动规划
主要是了解社区服刑人员的人生未来规划,含具体发展方向、家庭生活规划等2题。
以心明爱机构驻海幢街司法所社工的专业个案邓同(化名)为例,社工为案主链接了社区义工服务资源,逐步帮助案主回归社区,并在人际关系中获得自我价值感,提升自信心;社工对案主的就业需求始终加以支持,不断鼓励案主尝试向多个公司投简历、对求职坚持不放弃、调适对岗位薪酬的期望值等,最终促使案主得以成功就业!
目标干预原则是鼓励和要求司法矫正社工在工作过程中,针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多元需求,进一步对与其犯罪行为风险有较高相关性的需求层面进行厘清,并与其共同制定较为贴切其紧迫性犯因性需求的目标,为后续的系列干预介入提供工作方向和作为监测工作成效的依据。
以心明爱机构驻龙凤街司法所社工的专业个案阿丽(化名)为例,社工对案主的情况把握由浅入深,并能根据案主的三个层次需求循循善诱,不断加以引导和支持,帮助案主逐步正视自己的犯罪行为,逐步实现三个层面的工作目标,促进案主与家人的关系获得改善、成功就业、融入社区,是服务成效较为明显的典型案例。
内在动机是社区服刑人员寻求自我改变的关键,如何激发社区服刑人员能够通过行动来实现对自身“罪犯”身份的去标签化抗争,改变自身社会处境,改变社会大众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刻板印象,是值得司法矫正社工在实践中做进一步的探索的议题。
以心明爱机构驻官洲街司法所社工的专业个案邓同(化名)为例,社工不断地帮助案主在社区矫正的过程中更正案主对社区服刑人员的身份的适应,逐步降低案主的羞耻感、焦虑感,激发案主的内在改变动机,鼓励案主积极参与社区矫正的法律知识学习、亲子沟通技巧学习小组和社区清理垃圾的服务,以优势视角鼓励案主在活动中传授自身优势技能,使得在社区矫正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成长。案主感慨自己获得了“重生”,这也是社区矫正“循证矫正”的服务初衷!
及时提供信息反馈原则,也可预防社区服刑人员因自身认知偏差而酿成不可挽救的违反监管法律的行为,进而受到被取消社区服刑,改为重判入监狱的处罚现象发生。
社区矫正社工将社区服刑人员置身于一个对其行为表现给予及时的、持续的积极反馈监管系统中时,所给予的正面的肯定、认可、鼓励就会不断地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强化其正向行为。当得到的是“棒棒糖”而不是“大木棒”时,社区服刑人员会对自身在社会环境中习得的正向行为继续保持下去,并企图通过正向印象来改变自身被标签化的“罪犯”身份。
以心明爱机构驻瑞宝街司法所社工的专业个案李某(化名)为例,社工对案主的需求把握地较为全面,及时回应案主想当义工回馈社区的需求,为案主链接社区社工站的义工岗位资源。案主还通过累计义工服务工时被评为四星级义工,成为司法所表扬的典范,被推选为社区登革热宣传队队长,社区归属感和荣誉感得到了强化。
社区矫正社工需要掌握一些专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才能在与社区服刑人员接触的过程中做强有力的、有效的介入辅导,比如加强对认知行为疗法的运用技能系统培训和学习,为大部分有认知偏差、行为偏差的社区服刑人员提供针对性的介入,并不断地监管和评估其行为和认知改变的成效。
社区服刑人员为了保持在社会环境中习得的正向行为,必须获得相关的、积极的社会支持,尤其是来源于与其自身生活起居密切相关的家庭成员或社区成员的支持。得到身边的人的认可,能更大地激发社区服刑人员持续保持正向行为的动力。
以心明爱机构驻龙凤街司法所社工的专业个案小梁(化名)为例,社工急案主之所需,积极鼓励案主申请低保、医疗救助等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资源,同时还在重要节庆及时为案主送上慰问品。而案主也在社工的人文关怀下,悲观情绪得到良好的改变,并积极地参与社工链接的医疗救助讲座,也有幸在讲座中获得进一步的门诊医疗救助资源资讯,且能积极地尝试申请流程,最终得到80%的医疗报销费用资助,极大程度地缓解自身癌症治疗及家庭的经济困境。
当社区服刑人员对以上的相关入矫后的矫正程序实践到一定的阶段时,社区矫正社工需要对其执行的各个程序加以评估,必要时可结合入矫时的服务需求评估问卷反馈的《社区服刑人员评估报告》进行行为比对,进一步帮助社区服刑人员顺利度过矫正过程,在解矫前,还需组织社区服刑人员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估》。
循证矫正的八大原则有着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先后关系,彼此之间相互促进和相互牵制,对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立体化开展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指导意义。
循证矫正原则在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运用中,尤其是专业个案的服务实施过程中,更注重于发挥社区服刑人员的主体性,充分调动社区服刑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促成其自身的行为和认知改变。
社会工作本身有提供“社会服务”的性质,面对社区服刑人员群体,需要把握服务适度原则,拿捏好服务的“尺度”。
社区服刑人员是被标签化了的“罪犯”的身份,而矫正社会工作者既要站在法律的角度来对其进行偏差行为和认知的矫正,又要站在社会服务者的角度,帮助其在居住的社区场域中重建社会支持网络、提升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更好地适应和回归社会,双重角色对于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也是一种挑战。
循证矫正的八大原则中,尤其针对最后一项“提供信息反馈原则”,以心明爱的实践经验总结为基础,可做进一步的发展,比如“定期追踪支持原则”。社工可通过电话回访了解到的资讯来进一步判断矫正对象的犯罪风险,这对于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有着“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意义。
循证矫正在社区矫正社会工作中的运用,还可以更为深入、更立体、更为多元。尤其是在找到社区服刑人员的“最佳证据”或“服务需求”后,矫正工作者需要更多地以个案管理模式的视角,充分调动社区服刑人员的自身优势和其所处的社会系统、家庭系统的多元力量,帮助社区服务人员建立正向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重走健康阳光人生之道。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在介入社区服刑人员的过程中,与其专业关系逐步建立后,会在与其互动的过程中,更多地挖掘其自身的“优势”及闪光点,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将自身优势的正确发挥到对社区的在地化贡献中,这对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回归社区、重建社会支持网络也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