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斐然
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堪称绝妙,就其书法成就而言,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誉。据说唐太宗爱之尤甚,称:“右军之书,朕所偏宝。就中逸少之迹,莫如《兰亭》。求见此书,劳于寤寐。”《晋书·王羲之传》中称其:“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可见,其在书法上的艺术成就毋庸置疑。然而,作为一篇书序,却能够艳压《兰亭集》中的所有诗文,流传至今。仅凭这一点,我们便可窥其在文学上的意义与价值。
同学们学习这篇古代散文,大多只悟出“时光易逝”“物是人非”之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对文本的精神内核却并未把握。因此,对这样有深度的文章,我们需要把目光投向深处,去探寻其中的生命力量。而这寻幽探胜路上的明灯便是文中的“乐”“痛”“悲”三字。
汤显祖《牡丹亭》里的唱词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也说“四美具,二难并”。可见,遇到“四美”当然是心情愉悦的。因此,王羲之在序言中说:“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两处是序言中最明显能看出其乐之心情的地方,尤其是第二处在“乐”前加上了一个“信”,意为:“实在是值得高兴啊。”王羲之在兰亭美景的触发下,自然是情不能自禁,发出那样的感慨,也是“情所应当”的。
然而,倘若我们在此将王羲之的“乐”仅仅归为良辰美景带来的纯粹的快乐,又难免有失偏颇。原因有二,其一,在第一处“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后说的是“亦足以畅叙幽情”。言外之意,这美好景象,好就好在可以痛快地叙“幽情”。那么,何谓“幽情”呢?“幽情”即“深远的情思”,这“深远”便韵味无穷了,总难让人跟“欢乐”“痛快”联系起来,这“幽”中何尝不是含着忧伤的呢?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这满眼的山水之景,恐怕更多的是为内在的深情所左右的。
其二,“信可乐也”一句在抒发前也是有所铺垫的,即文中所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这里的“俯仰”不仅是一种体察万物的姿态,更是王羲之的一种观照人生的方式。西哲柏拉图曾道:“灵魂就是由骑手驾驭的两匹马,一匹通体透明,日行千里,驶向崇高壮丽的天国;另一匹则黑暗而愚钝,顽固地拖向大地,拖向物的世界。心灵的翅膀渴望高高飞腾,现实的桎梏最终将我们拖向地面。我们全部的痛苦即来源于此,而最终的幸福也将来源于此。”的确,人生在世,我们时时被这“两匹马”拖着,我们不能跟着任一匹单独跑了,只能在双方的对峙中寻求平衡点。如此,一切的悲与乐便在这样的过程中产生。“仰”体现的是一种对苍穹的叩问,一种对理想的追寻,一种即使遍体鳞伤也要挣扎着起来的勇气;“俯”体现的是一种对世界的认真态度,一种对现实的正视,一种对万物生灵的敬重。想必,王羲之也在这“俯仰”间挣扎过,并且找到了某种平衡点,于是,他笔下的世界方显得空阔无比。当然,也不止王羲之一个人。例如《周易·系辞下》言:“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再如孙绰《答许询诗》言:“仰观大造,俯览时物”。“俯仰”成为许多士人对宇宙自然进行审美观照的方式。
文章在抒发完“信可乐也”之后,忽然转至“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有人将此归结为“乐极生悲”,我倒觉得并不合适。与其说是“乐极生悲”,莫不如说是“悲从中来”。也有人将此处的“痛”与后文的“悲”混为一谈,认为两者的意思是一样的,对此我也是持否定态度的。“痛”是一种自己触及的能真切体会到的感觉,它比“悲”要来得直接。而“悲”更倾向于一种大彻大悟后的理性思考。
那么,王羲之因何而痛呢?用原文中的话来说就是:“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仔细分析这几句,无疑都指向一个因素——对时间的恐惧感。在王羲之看来,生命是如此短暂。由“俯仰”“暂得”这些词中无不流露出一种生命的仓促感。人与人相处是短短的几十年,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只是暂时拥有,世界是如此多变,最终一切都将化为乌有。时间是残酷的,在时间里,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死亡的不可抗拒使得我们无奈又无力。故而曹操感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古诗十九首》里也有类似的句子:“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连向来豁达乐观的苏轼也曾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那么,对于王羲之这样一个年过半百的人来说,更是感慨万分。沉浸于此,生命的确是痛的。当然,这样的“痛”多少有些“与生俱来”的意思,但也有其触发点。两晋政治空前黑暗,统治集团内部相互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天下名士,少有全者”。于是,士大夫们不得不面对时刻都可能发生的死亡,并由此展开了关于人生的追问,生命的思索。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把晋人轻裘缓带,居丧无礼等都归结为吃药的缘故,并说道:“因为他们生于乱世,不得已,才有这样的行为,并非他们的本态。”对时局混乱的恐惧加重了这一份“痛”。
王羲之的最后一声叹息是随着“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一句而发出的。倘若个体生命的短暂算是一种痛,那么集体的“痛”就很容易演化成“悲”了。这里,已经不是个人真切体会到的“痛”了,它已经成了“千古同悲”。王羲之把目光看向了古人:“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此时,王羲之以“仰”的姿态追问古人,穿越历史的长河,透过千年的文字,感受古人的悲痛,恍然间有心心相惜之感。原来,即使跨越千年,悲痛情怀也是一样的。
当然,这里面也有否定,比如对“一死生,齐彭殇”的反对。即把死和生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虚妄的。王羲之对生命有自己的思考,他并没有随许多人那样把生死等同看,把寿夭等同看,也并没有因为生命的短暂就否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相反,他更能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诚如李泽厚所说:“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那么,到底该如何把握生命的意义呢?还好,作者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用文字将一切记录下来,唯有文字的生命是最顽强的。无怪乎古人将“立言”作为人生的“三不朽”之一,更有曹丕:“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今人刘亮程在《今生今世的证据》中也曾道:“对于这样的世界,我证明我曾经来过,我用我的方式来为这虚无的人生做一些执着的努力。”古今之为文,其致一也。
学法指导
本篇文章兼具几重身份:“文言文”“魏晋散文”“序言”“天下第一行书”。所以,可以切入的角度有很多。本篇文章处于苏教版必修五“心连广宇”专题“送怀千载”板块。本专题旨在让同学们体验人类文化经典中宇宙论和人生论的精华,认识到人的最高境界是体认人与宇宙的关系,进而思考人之所以为人、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终极追问。因此,本课的一大学习目标应该是:体味作者的生命情怀,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想要达成这一目标并非易事。这篇文章的深度是较难探寻的,同学们与这样的文章触碰是有距离感的。在基本扫清文言障碍之后,须把理解的重点放在对“乐”、“痛”“悲”三个字的体悟上。同时,需要给同学们一些抓手,可以结合相关的资料介绍,也可以配合《滕王阁序》《逍遥游》两篇一块看,关键在于学生自己的感悟,能不能调动其已有的人生经验。
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魁在《论文偶记》中说:“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并由此提出了“因声求气”的说法:“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我想,对于《兰亭集序》这样的文质兼美的文章,通过读来求文章之“气”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当然,除了全篇读,在中间环节也可以设置品读个别语句,分段读,组内互读,读评结合等活动,以文促读,以读促悟。